书城历史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8484000000038

第38章 血性男儿

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易帜后撤入关内,而马占山却率领部属血战江桥,在东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由此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

马占山,秀芳,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毛家城镇西炭窑屯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马占山祖籍河北丰润,清朝嘉定初年,祖父马万龙和祖母刘氏逃难来到东北,定居在怀德县毛家城子村西炭窑屯。后来,刘氏生下马占山的父亲马纯,一家三口过着无依无靠的贫苦生活。

马纯长大后,马家仍然一贫如洗,为求生计,他长年给本屯地主杠活。后来与本屯一家刘姓的女儿结婚。他们辛勤劳动多年,买了几亩薄地,又向本屯地主租赁几亩地,维持本家生活。马纯为人老实厚道,目不识丁,婚后不久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就是马占山。

马占山幼时家中时常断粮,因而体质非常瘦弱,但艰苦的生活也磨炼出他坚韧的性格,且马占山性格倔强,血性十足,从不服输,加之胆量过人,七八岁时,当他为本屯地主放牧时就敢于习练骑马骞跑,因此马占山从小就十分善于骑射,马术相当好。而在他7岁这年,忽然有一天村子外来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还领着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当路过村子时就来到马家乞讨。马占山的母亲刘氏看着可怜,就问知他们姓杜,也是从关内逃难过来的,而马家也是逃难而来,母亲同病相怜,为顿生怜悯之情,于是便将杜氏一家留在炭窑屯定居。不久,杜老夫妇看马家人好,便把女儿杜赞义送到马家当了童养媳。此后,马占山和杜家姑娘就玩撒在一起,两人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马家此时虽说有了几亩薄田,但日子仍然过的相当清苦,1897年间,马占山的母亲刘氏又生下一对双胞胎,但此时马家粮食早已不够用,家中根本无粮喂养新添的两个婴儿,一向懂事的杜赞义,于是当即挎着篮子到处乞讨和求借;马占山的父亲也只好再次出外借粮,当他来到本村一富裕之家后,提出借粮,但没想那家不但不借,反而奚落说;“人有脸,树有皮,王八还有个硬盖子,也没有像你们那样今天借明天还借的……”马纯受辱而归,而杜赞义也只是讨来一点点食物,根本不够用。刘氏此时又产后虚弱,见此情景,竟然一时气火攻心,一病不起,而由此也奶水断绝,几天之后,刘氏和她的新生双胞胎儿女相继死去。

刘氏死后,马占山只有十二岁,还有一个七岁的妹妹,以及他十五岁的童养媳杜赞义。十二岁的马占山见家中如此苦不堪言,于是来到到蒙汉交界地方为一户蒙族有钱人家放牧,每月可得几文铜线,而在这里,他还得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跟随蒙古族放牧时学会了蒙族骑射,且又学会了驯服烈马。1903年,十九岁的马占山为了多赚点钱,又回到本镇姜崴子村,为大地主姜大牙家放牧。但没想到不久就有一匹马走失,而姜大牙诬说一定是马占山把马偷卖了。马占山百般解释,姜大牙就是不信,最后还是就叫人把他绑送毛家城子镇警察分局,非叫马家赔马不可。姜大牙素与本镇警察有来往,此时警察见是大地主姜大牙送来的“偷马”人,立即绑住马占山两手的大拇指吊在棚顶上,拷打逼供。但倔强的马占山,不管警察怎样毒打,总是说:“没偷就是没偷,打死我也没偷!”警察见拷打无效,只好将他关了起来。而在马占山被关进警察局后,姜大牙又来到马家,要其父马纯赔付马钱,否则就将马占山关进大牢。马占山妻子杜赞义和马纯一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杜赞义哭得昏天黑地。马占山之父最后实在无法,只好将自种的麦青全部卖掉,赔了姜大牙的马钱,才算了事。马占山无缘无故遭到一顿毒打,回到家中,又得知父亲将全家唯一的依赖也变卖,顿时气恼地埋怨父亲胆小怕事。而几天后,那匹走失了的马竟然自己跑回来了,但姜大牙死不承认,一口咬定马没有跑回来,不肯将马钱退回。马占山火冒三丈,当时就瞒着父亲和妻子,投奔了当地的一股土匪。

马占山来到了一个名为哈拉巴喇山(黑虎山)的山上,在此结识了早巳在这里落草为寇的兄弟数十人。马占山为人精明,且有一身善于骑射的好功夫,加上他为人豪爽,讲义气,不久便被推为头目,过起了打家劫舍的草莽生活。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马占山带着十几个人突然闯进姜大牙家。姜家的人见势不妙,全家老幼一齐跪倒在地上,纷纷向马占山叩头求饶,承认过去的罪过,说:“要什么都可以,留命就行!”马占山狠狠地痛打了姜大牙一顿,警告他说:“今天不杀死你,让你们这些有钱有势的东西,认识认识老子们的厉害!”

而就在马占山落草为寇的第二年,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而日俄战争的陆地主战场就是在东北。当时大批俄军从怀德县经过,而路过的俄军却如同进入敌国,到处烧杀劫掠,马占山眼看到家乡被毁,民众涂炭,血性十足的他频频出击,袭击俄军补给线,一来报复俄军侵扰家乡,二来也是为了得到些枪支弹药。但此时的马占山人不过几十人,枪不过一二十,也只能抢得些皮毛。

但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侵略军撤出怀德一带后,马占山股匪尽管人数不多,但马占山敢打敢干的劲却早已在四乡八里传开。此时,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也开始恢复对地方的统治,于是发布了收编民团,招抚土匪的通令。当马占山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接受招安,这样既可以继续带队伍,也可以混迹官场,于是下山接受清政府收编。而清政府招安官员也早已听说马占山这个人物,于是委任他为游击队的哨官。从此,马占山走上了行伍仕途。

1908年,马占山的游击队,被进驻昌图府的提督张勋收编为清政府的直属部队,之后就奉命剿匪。此时,当地两大土匪就是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而马占山每逢打起仗来就兴奋异常,作战十分勇猛,且他的枪法和骑马作战的技能十分出众,因而每每获胜。在一次追击战斗中,他一马当先,率领骑兵紧追几十个土匪,而几个土匪也一齐向他射击,但却见他在飞奔的战马上身子一斜就钻到了马肚侧面,当他追近逃敌时,忽然脚挽马蹬,将头探在马首下,随后甩枪射击,而前方几个敌人应声坠马,其部下无不为之惊服。也就是在这次剿匪中,马占山率领他的马队奋力冲杀,竟然一口气将突土匪追逐到八百余里之外大兴安岭的索伦,取得了剿灭叛匪的最后胜利,立了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