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8483700000059

第59章 爱难寻,钱难藏

1940年周璇和严华分手后,她就再也没有结婚。

在1943年的《新影坛》杂志上,有人这样评价过周璇:“无论在她婚变之前或后,她的私生活,一向是很严肃的。你可曾看见她独个儿在交际场所或游乐场中出现?除非有应酬,她总是难得外出的,这也是她值得为人称道的一点。”周璇和其他女明星不一样,她在银幕上可以有多种女人,从街头歌女到风流荡妇都能表演的恰如其分,但在现实中,她却把感情收敛的很紧,但这不等于说周璇除了严华之外再无任何男人。

1946年,当周璇和严华、韩非、柳中浩之子柳和锵几段恋情均已灰飞烟灭时,另一个男人又出现在周璇面前,这就是石挥。

石挥,1915年生于天津,在北京长大,也是当时上海滩上一个著名的男演员,他也颇具表演天赋,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两栖演员,被称为“话剧皇帝”,周璇早就看过石挥的戏,当时对他惟妙惟肖塑造各种人物的表演能力十分赞赏,甚至可以说他是周璇的一个偶像,后来他们相识在上海剧艺社的后台里。周璇对他的为人也颇有好感,在一段时间里,他们曾经常在一起谈笑,石挥在交谈中经常用亦庄亦谐的神态讲述他的经历,这给周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石挥同时也被周璇的美丽和气质深深吸引。但在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各自忙着演出,没有多少约会的时间,而也许正是这种有那么一点点距离、又有说不清的思恋让两人牵肠挂肚,最终,在1946年周璇启程去香港前,两人在一次幽会中互吐真情。

周璇在香港拍完了两部电影后,就立即返回上海与石挥约会。此后,两人又有机会合拍一部片子,这就是《夜店》,这是周璇和石挥第一次在银屏上合作。《夜店》的拍摄刚一结束,此时,大中华就派人来邀请周璇,因为周璇和大中华之间曾签有合作合同,临行前,周璇匆匆找到石挥,两人悄悄订立了婚约,然后再次启程去香港。而就在周璇去香港这段时间里,她却从朋友那里听到一些消息,说石挥对她的感情正在日渐淡漠,同时还和别的女人搅在了一起,朋友甚至拿出了上海的一些小报,上面果然有凭有据的。这顿时让周璇冷静了下来。

在得知周璇、石挥走到一起后,沪上报纸媒体也对周、石之恋大力渲染,当时曾有一段对周璇的采访,记者费尽心机地想从周璇嘴里弄到写花边新闻,但显然周璇早已对记者的这种伎俩应付自如——此时已经冷静了许多的周璇也在这次采访中对她和石挥曾许下婚约模棱两可。

当时记者就是从石挥开始入手的。记者问道:“前时周小姐与石挥的事,报纸上登得不少,料想周小姐也看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周璇回答:“告诉你,我们感情很好,不过到现在还是普通友谊,我们同是电影从业员,他(指石挥)看得起我,同我交朋友,我当然乐意接受的,是吧?”

这位记者后来又回忆道:

当我又燃上一支烟时,我早就打算把话题引到石挥方面去,不过我不得不转弯抹角绕圈子……“你以为男性的面貌是清秀的好呢,还是粗壮的好?”

“太清秀也不好,太粗壮也不好,失之过当,总不相宜吧?”

“你最知己的男朋友是谁?”

她很俏皮地答复:“我告诉你,男朋友很多很多。”

“周小姐,直说不妨。”

“我问你,”她的外交手段完全使了出来,“像你今天和我谈的话,我不敢要求你不发表,那么就直写我的男朋友很多很多,这不完了!”说过后她竟哈哈大笑,那时在房里的她的母亲和女佣也跟着笑起来了。

“那么你预备在什么时候和石先生结婚?”

“我不否认,也不承认,结婚不结婚,那还得听命运和环境的支配,不过一时的友谊,还好。”她这时非常镇静。

“从友谊的立场,你看石先生有何优点,有何弱点?”

“他吗?”周璇脸红了一下,很快就改口道,“石先生的优弱点,我一时还批评不出,见不到什么特殊的显着之处,不过我觉得他虽不温柔,也不粗暴,给他四个字吧:沉默寡言。”

“你理想的结婚生活要怎样才觉得美满?”

“但求生活能够安定而已。”

……

应该说,这位记者还是得到了一些信息,毕竟再机智的女人在感情上都是容易风吹草动的。但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周璇此时对婚姻也很警惕,当时有报纸评论说:“倘周璇正式下嫁石挥,这将仿佛与严华没有离婚一样的会受到他严厉的管束……”,石挥的个性过于高傲,他们在一起会有很多矛盾,周璇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因而,石挥最终只是周璇感情中的一个过客。周璇把精力还是放在了赚钱上,如1947年6月《青青电影》所评论的那样:“……最近的一、二年,周璇还不至于走上结婚之路。她正走向生财之道上,周璇可能成为电影明星中的巨富者。”

当周璇从香港返回上海后,两人又见面了,但这一次却不是两个人的幽会,中间还有一个姓徐的小姐,她是极力反对周璇和石挥结婚的。也正是她,在这次约会中仿佛是周璇的代言人,从见面开始,一直在斥责石挥滥情,是一个难以依靠的男人,当许小姐痛快淋漓地表演完毕后,三人中间出现了一段难堪的沉默,接着,石挥长叹一声,双手拍了下双膝,然后学着《飘》中男主角白瑞德向郝思嘉告别时的样子做了一个动作,旋即优美地转身离去,就这样,周璇的又一段恋情宣告终结。

后来,周璇被送进精神病院后,有一次在疗养院对面的新华电影院看电影,正巧这天放的是《光辉灿烂》,石挥出现在银幕上,周璇触景生情,看完后在日记上写道:“好久没有看见石挥了,他的演技永远使人喜欢,好些话都让观众拍手遮了过去,一点也没听出来。也不知道他人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因他告诉我要同童葆苓订婚了呢!很使我难过,当然我愿意他更能幸福,对于我们的友谊之爱决不改变。总之,只有我自己对不起人家,没有别的话好说,永远回忆着,自己难过吧,活该!”

然而,石挥这个表演天才能潇洒地离开,却没能潇洒地活下去——1957年9月22日晚,周璇病逝,而此后不久,石挥搭乘前往宁波的一艘轮船出海,当船驶出吴淞口后,他纵身跳入了大海。

无论韩非、柳中浩的儿子、还是石挥,似乎周璇与他们只是一种肤浅的关系,也许有肌肤之亲,也许仅仅是朋友,但除了一些绯闻,他们也并没有给周璇带来什么伤害。如果说她和石挥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的话,韩非和柳中浩的儿子更像是周璇感情中的两片云,飘来了,又飘走了,没有风雨,没有痕迹,反倒是一个和周璇交往了七八年之久的老朋友给了周璇一生中最大的伤害,这个人就是上海著名的绸布老板的儿子朱怀德。

周璇和周怀德的交往才是深入的,他们并不是新认识的朋友,而是已经相识已经数年的故交。其先,两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周璇对朱怀德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情,朱怀德尽管对周璇早已有意,但也并没有像韩非那样大献殷勤,可以说,他们在数年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

朱怀德也并非是一个花花公子,相反他颇有儒商气质,举止儒雅,风度翩翩;也算得上是一个好男人,对女人也可以说是发乎情止乎礼,有细致入微的体贴,也有浑厚的爱,也许,正是如此才让周璇觉得此人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朱怀德对周璇也真可谓倾注了厚爱,曾与周璇有过亲密往来的女明星欧阳莎菲曾经这样描述她所知道的朱怀德:“周璇上楼下楼,他(指朱怀德)搀抚着她。周璇需要什么,他很快就把她所需的送到她面前。周璇有所差遣,他奉命惟谨,一诺无辞。每逢拍戏的日子,或是午膳,或是晚餐,以至夜霄……在充满罗曼蒂克情调的(国际饭店13楼)云楼小餐厅里,桌上燃起了两支红烛,发出了烨烨的光华,坐在餐桌两端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周璇,一个是朱怀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从朱怀德的口中轻轻哼出……”。

当周璇来到香港后,不久后,朱怀德也随之而来,又过了不久,1949年春,他们在上海相处8年淡如君子,结果朱怀德来香港半个月后他们就同居了。

而朱怀德的出现,最终留给周璇的是一个很大的感情伤疤,留给世人的则是两个谜团:

与朱怀德同居期间,周璇怀孕了,但朱怀德不承认这是他的儿子,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儿子?

与朱怀德分手的原因,外界盛传是因为朱怀德骗走了周璇大笔的钱财,那么朱怀德到底有没有骗走周璇的钱财呢?

周璇在影坛奠定地位后,片约就接踵而来,尤其是当她加入国华电影公司后更是一口气拍了十几部影片,而且,最重要的是,国华电影公司的老板柳中浩十分熟悉电影的市场化运作——在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刚刚兴起不过一二十年,柳中浩就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电影运作模式,从为周璇这样的影星量身定制到前期宣传,以及在每一部电影中竭尽全力发挥出周璇一切卖点,如凡是周璇主演的电影,一定会为周璇特意安排插曲。另外,柳中浩也对观众的喜好脉搏把摸得非常准,当周璇加入国华后,他就开始拍摄古装片。柳中浩的这些电影经营方式实际上与现在电影的市场化模式几乎完全一样,而这样做的效果就十分明显,国华的电影很多都有很高的票房,结果不仅柳中浩赚得盆满钵满,周璇也因此收益颇丰,她的财产也因此与日俱增。

我们紧紧看看周璇在加入国华后拍了多少部电影就能对其拥有多少财产窥见一斑了。

1938年周璇加入国华电影公司,从1939年初开始,周璇马不停蹄地拍了十几部电影:

1939年初,她主演了国华公司投资拍摄的第一部古装戏《孟姜女》,并演唱了电影里的插曲《百花歌》。这部电影开创了中国古装片的先河,柳中浩选择在金城大剧院进行了首映,并且在当时上海影响最大的《申报》刊出了该片的整版广告,结果赢得了一个开门红;

1939年6月,周璇又与舒适、凤凰共同主演了古装歌唱片《李三娘》,她演唱片中插曲《梦断关山》和《春风秋雨》;

1939年9月,周璇主演国华影业公司的《新地狱》;

1939年11月,她又成为《七重天》的女主角,并在该影片中演唱了《难民哥》、《送君》、《天堂歌》、《歌女泪》等四首插曲;

1940年2月,周旋再度与舒适合作,主演了国华公司投拍的古装歌唱片《董小宛》,饰演秦淮名妓董小宛,同时,也演唱了该片插曲《董小宛》和《飘渺歌》;

1940年6月,周璇在《唐伯虎点秋香》中扮演女主角秋香,并演唱了《三笑》、《点秋香》、《画观音》、《诉衷肠》四首插曲;

1940年7月,周璇受国泰影片公司邀请,在《黑天堂》中担任女主角;

1940年8月,国华电影公司投资拍摄《孟丽君》,这是由著名侦探小说家程小青根据古典小说《华丽缘》改编的电影,在该片中,周璇再度与舒适合作,出演孟丽君一角;

1940年9月,国华影片公司拍摄《苏三艳史》,周璇主演苏三,并演唱了《灯花开》、《长相思》、《心头恨》、《苏三采茶》四首插曲;

1940年12月,周璇又成为《西厢记》影片中的主角崔莺莺,并演唱了影片插曲《月圆花好》、《拷红》、《赖婚》、《团圆》、《长亭》;

1941年1月,周璇再次接受国泰影片公司邀请,拍摄的《天涯歌女》,这是一部歌舞片,此片后来成为周璇经典名作。她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歌女——她本身其实也算是一个歌女,因此,她的表演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在这部影片中,周璇演唱了《漂泊吟》、《街头月》、《襟上一朵花》、《小夜曲》、《寂寞的云》、《秋天里开春天的花》、《今宵今宵》七首插曲;

1941年4月,国华影片公司拍摄《梅妃和杨贵妃》,周璇在影片中担任受唐皇贬斥的贵妃梅妃这一角色,并演唱了插曲《梅妃曲》;

1941年7月,国华影片公司拍摄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影片《夜深沉》中,在这部影片中周璇首次和男影星韩非合作,这一次她主演了一个卖唱姑娘月容;

1941年10月,国华影片公司拍摄了抗日宣传片《解语花》,周璇和另一位女明星白云共同主演,周璇在片中演唱了《解语花》、《乡村四月闲人少》、《插秧歌》等四首歌曲;

1942年2月至3月间,国华影片公司拍摄了《恼人春色》上下集,周璇和白云、慕容婉儿共同主演,她演唱了片中插曲《钟山春》、《划船曲》、《春来了》。

一目了然,从1938年加入国华,到1942年春,周璇在国华和国泰两家公司先后主演了17部片子、共计演唱了36首电影插曲!直到目前为止,周璇这一纪录始终无人能及。而在这背后就是滚滚的金钱——当时周璇就是金字招牌,就意味着票房,只要国华公司新片一出,香港、东南亚各地片商就会云集上海,甚至有的片商为了抢到炙手可热的电影拷贝,竟然是冒着到处燃烧的战火提着现金前来。而据当时电影刊物的报道,周璇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影星,在东南亚甚至超过了当年好莱坞的影星珍妮·麦当娜和狄安娜。

而出了影片,片中那36首歌曲也是一笔重要的收入,这些歌曲中很多都被录制成唱片,周璇也因此得到了巨额版税。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周璇的收入是多么惊人。1945年的3月,在月末的28、29、30的三天里,周璇在金都大戏院举行了她的个人首场独唱音乐会,当时的票价高达300元,可谓天价,但没想到依然销售一空。这场盛大的个人演唱会轰动了整个上海滩,上海的名媛淑女、达官显贵云集一堂,演出前舞台上早已堆满了各种花篮,其中有一个用鲜花扎成了“金嗓子”三个大字的花篮尤为显眼,这是《凤凰于飞》的导演方沛霖送的。在这场歌唱会上,周璇演唱了银海三部曲一一《渔家女》、《鸾凤和鸣》、《凤凰于飞》的全部插曲。周璇在舞台上真可谓光彩夺目,当时的报纸这样描述道:

幕慢慢地扬开,周璇袅袅婷婷地走出来,站在麦克风前,舞台的灯光照在她的身上,越发显出她的美丽。

《渔家女》(插曲)这是谁都熟悉的,听众沉醉在歌声中。院子里除了周璇曼妙的歌声外,恐怕连落在地上的绣花针的声音也听得见。每一个人都倾着耳朵静心地聆听着……

《渔家女》唱完后,休息的时间有关宏达和严俊的相声,关宏达把周璇的歌名连缀成一个故事,巧见匠心,噱头百出。

第二部曲《鸾凤和鸣》,周璇换了一套橘黄色方格的旗袍。第三部曲《凤凰于飞》周璇又换了一套天蓝色旗袍,外罩一件单色绒线外套,那娇小的样子,站在台上越发显得姿态楚楚动人。她轻柔地唱道:

左右飞绕着祥云/远近闪烁着繁星/这里是理想的乐园/这里是玫瑰的仙境/—处处灵宫贝阙/洋溢着凤韶鸾音/—簇簇琪花瑶草/散布着异香清芳/灵鹊是活跃的绿衣使/明月是莹澈的菱花镜/我们管领着这一方青冥/享受着永远的承平/说什么天长地久有时尽/说什么碧海青天夜夜心节目完了,在掌声和喝彩声中,听众高喊‘恩哥’(英语:再来一次的音译),结果千呼万唤始出来,再加唱一首《采槟榔》。

而这场演唱会的收入有多少呢?1945年5月《上海影坛》上的记者报道最后说:“据说三天歌唱会共售400余万元,除一切必要开支外,周璇名利双收。”

1946年冬天,周璇、舒适等上海影视界的许多人迁移到了香港,之后,她又在香港拍摄了几部片子,如在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摄制的《长相思》中担任女主角顾湘梅、周璇和另一位女明星龚秋霞共同在《各有千秋》演出等。而这时周璇的收入更是可观,百代公司在《长相思》放映的同时就开始发行影片插曲,结果非常畅销,香港、内地、东南亚等地的唱片商人蜂拥而至,前来购买包含有《夜上海》和《黄叶舞秋风》等歌曲的唱片,结果发行量很快突破了以往的记录,据百代公司说,仅仅支付给周璇的版税一年就达到2000万元(旧币),这使得周璇的财产更加膨胀。

周璇的财产十分巨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最后她的财产到底归了谁却又成了一个谜。就是在香港期间,周璇每拍一部电影,都是按照几十根金条计算的,如她当时在拍摄《清宫秘史》的时候,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就是用了百两黄金才请到她的,同时,这期间她的唱片版税也达到每年1000万元(旧币),另外,她还有其他收入,如股票、债券等,因而她的财产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如此多的财产最后的去向却谁也说不清,有人说周璇的大部分财产最后都被朱怀德骗走了,如香港导演屠光启在《金嗓子周璇的血泪遗书》中就说朱怀德劫财劫色,不仅和周璇同居了,而且最后还骗走了她很大一部分财产。屠光启说,周璇在1945年前,把一大笔现金交给朱怀德去放高利贷,也就是做所谓战时的“囤货”生意,但最后朱怀德卷走了所有财产,周璇未能收回分文。另外,还说朱怀德趁周璇住在香港期间返回上海,到周璇在上海房子内,把她藏在沙发中的许多金条全部翻出,然后带走了。

屠光启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已经很难了,但朱怀德的确曾在理财上帮助过周璇,也就是那位曾出现在周璇和石挥之间的许小姐,也曾出现在她和朱怀德之间,她认为朱怀德此人可信,是个值得依靠的男人。而朱怀德出身商业世家,在生意经营上颇有一套,在他为周璇经营资产期间,曾为周璇获得三倍的盈利。

1947年,周璇和朱怀德的感情之火已经趋于暗淡,他和周璇之间留下的是两个纠缠不清的谜: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和一大笔的财产,这两个谜只有周璇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