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8483700000057

第57章 一本黑皮日记

在明月剧社的日子并不算长,但却可以说是周璇的起点——一切的起点:歌唱、舞台、爱情,还有赚钱。

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尽管她还只是角落里的一个丑小鸭,毫不起眼,但却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里有她喜爱的歌唱、还有灯光下的舞台,还有她的音乐老师,这对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孩来说,这里就是幸福的家。“从此,就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我开始以歌唱为职业,并认识了严华。在当时我把它称作生活的起点。在明月社里,我和许多人由陌生而熟悉起来,严华便是其中一个。我每天陶醉在音符飘浮之中,过着嘻嘻哈哈的自由生活。”

当然,对于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初恋,她的爱情就诞生在这嘻嘻哈哈之中。当时,严华显然也爱上了这个刚刚十几岁的小女孩,他一字一句地教周璇说普通话,并且为周璇尽力争取演出机会,同时,也是他最早把周璇介绍给电台,接着又把她推荐给百代、胜利这样的大唱片公司,在明日剧社解散后,他本来有一个自己的商贸公司,但他为了周璇,还是再次出面组织了新月剧社,实际上,对严华本人来说,他并不太在意明月剧社的解散,但他明白,对周璇来说,失去明月就等于失去了舞台,而失去了舞台,周璇这一生很可能就此埋没。当明月解散后,周璇要么回到从前那种依靠养母帮佣度日的生活中去,要么重新有人帮她回到舞台,周璇在《我的所以出走》一文中也说:“我只有一个养母,全仗她做些针线活养活她自己,我一旦失业,势必加重她的负担,我怎能忍心呢!”严华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让周璇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在冷暖无偿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而然进入了这个真爱他的男人的怀抱,她说:“几年来的枯燥乏味(的日子)渐渐在我眼前泯灭,感到心灵上有了点滋润……生活上有了着落……也因为这层关系,我对严华的好感逐渐增加起来”。

1935年5月,新华歌剧社也经营不下去了,只好解散。

这一次,帮助周璇的是她的哥哥周履安——周履安当时已经是明星电影公司的台柱子,当时的报纸报道说:“胡蝶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的时候,周履安和四大明星之一的张织云,已是银幕上的一对情侣,他的潇洒风流,聪明和努力,使每个导演都非常愿意导他的戏。”在他把周璇推荐给了上海艺华影业公司后,周璇由此走上了影坛。这一年,她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风云儿女》。该片由当时著名的导演许幸之执导,原著是田汉,编剧是夏衍,音乐是贺绿汀,主演则是袁牧之、王人美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名家明星云集的片子,而初涉影坛的周璇在这部片子中只演一个配角,但这却是打开电影之门的很好机会,已经有歌后之名的周璇并没有因为只是一个配角而不满,相反,她演的十分投入。

当然,影片中的插曲自然是非周璇莫属。由于这是一部由左翼的电通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影片,因而歌曲具有十分鲜明的左翼风格,该片的两首插曲就是后来窥炙人口的《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这是田汉作的词,聂耳谱的曲。

周璇对于从影其实一直很向往,她早就有意成为电影演员,她说:从此“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愿望,如今总算实现了,当时心里多么高兴啊。”而她在第一部影片中尽管没有成为主角,但却一下结识了很多当时上海滩上的名家也是非常有益,这对她后来成为影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风云儿女》后,邵醉翁的天一公司就是看中了她出色的表演,邀请她拍摄《美人恩》,此后她正式进入影坛。

周璇也的确是个天生的演员,她在歌舞剧社三年的经历已经证明她就是为舞台而生,而当面对摄影机的时候,人们又发现,她也是天生的银幕之星——周璇并不算漂亮,但一经化妆就十分出色,也就是说,她的脸特别适合镜头;曾与周璇共同主演了古装歌唱片《李三娘》的男演员舒适后来回忆周璇时这样说道:“周璇没有婷婷玉立的身材,也没有国色天香的容貌:茶褐的容颜、配上一双单眼皮。好在她五官端正,轮廓好,行话说:‘上镜头’,经化妆师略施粉黛,拍起镜头来就楚楚动人。她对演戏是严格认真的。记得有一次和她拍戏时,试了几遍戏,她似乎也没什么激情。开始到了正式开拍时,她竟热泪夺眶而出,霎时间使我感到极为意外。再加上她那委婉动听的歌声,无怪乎她受到广大观众的爱戴,这说明周璇不是靠姿色而是靠艺术制胜获得成功的。”而且,周璇几乎和阮玲玉一样,能够瞬间表演出镜头所需要的表情,如哭、笑,而且十分动情,哭得时候能感人泪下,笑得时候能愉悦他人,因而,在她演完《风云儿女》后,在1936年,竟然一口气接拍了五部电影,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令人惊羡的。

不但如此,周璇每接拍一部影片就会向前迈进一步:1936年1月,周璇在艺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花烛之夜》中出任的是第二女主角;6月,周璇拍的是《化身姑娘》,这是她拍的唯一的一部无声黑白故事片;9月,新华影业公司慕名特遨她在电影《狂欢之夜》,担任影片中县长的女儿,这是根据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名剧《巡按》改遍的电影,由当时著名男演员金山出演男主角,作曲是贺绿汀,音响冼星海;10月,在艺华影业公司摄制的黑白喜剧故事片《喜临门》中,周璇已经成为女主角;1936年11月,周璇有出演了《百宝图》,她在进入影坛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默默无闻的配角成为女主角,要知道,在电影中,歌声并不是主要的,表演才是最能让她站住脚的唯一支撑。

1936年,对于周璇来说,阳光是那么的灿烂。

在艺华期间,周璇不仅登上了电影舞台,而且也收获了爱情,在她进入艺华不久,严华要随“大中华”歌舞团去东南亚演出,在离别之际,周璇把一本黑皮笔记本交给了严华,那是周璇的日记,里面记载了周璇对严华全部的爱,一年后,当严华演出返回后,他也带回来了一枚戒指,套在了周璇的手指上。

而到了1937年,周璇的事业更是如日中天,无论是电影表演还是歌曲都进入到了巅峰状态。这一年2月,她拍摄了《满园春色》,此时的周璇早已是艺华电影公司的台柱子,她自然又成为该片的主角。这之后,艺华电影公司又拍摄了《女财神》,此时,进入电影圈不过两年的周璇的表演已经炉火纯青,其表演越来越富感染力,而这也就意味着票房收入,当然,她自己的身价也越来越高。同时,她还在电台播音,而且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她说:那时,我们每天要同时在好几家电台播音,拥有很多听众,舆论界也给了我们很高评价。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打算拍一部反映小人物的电影《马路天使》,导演就是当时著名的袁牧之,同时男主角也是名演员赵丹,而这时她的哥哥周履安与袁牧之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他向袁牧之推荐了周璇。袁牧之早在拍摄《风云儿女》时就对周璇印象不错,因此很快就决定就用周璇出演女主角,对此,周璇也在给《万象》杂志写文章时详细地说道:“我有个哥哥叫周履安,他是我养父所生,曾演过话剧,在明星公司拍过戏,和袁牧之是朋友。袁牧之在明星公司导演《马路天使》时,他提议向‘艺华’借我客串演出,这是因为剧中人适合我的个性,他估计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当时‘明星’和‘艺华’说好条件,由‘明星’借白杨给‘艺华’拍一部戏。‘艺华’答应我在‘明星’客串一部戏作为交换……”

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周璇显得很轻松,没有丝毫刻意的雕饰,也没有过分的哀伤,把歌女小红表演的非常质朴,结果这部影片在金城大戏院公映后大获好评,而其中的两部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也被传唱一时,这部电影也让周璇的歌唱天赋和表演天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周璇也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歌、影两栖明星。

成为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后,周璇也开始广泛参与上海的一些社会活动,并且也拍摄一些富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影片,如1937年,这是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的一年,因而她也参与了由于伶、崔嵬等创作的话剧《保卫卢沟桥》;而周璇除了是流行音乐唱法鼻祖之外,她还是中国第一部广告影片主演,这就是中国第一部广告歌舞片《三星伴月》。这部影片也是由艺华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而在这部影片中,周璇不仅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也唱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后来传唱了很多年的《何日君再来》,这首歌也是周璇所有歌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以致后来有报纸评论道:“在这支歌诞生的漫长……岁月中,没有任何一支中国电影歌曲像它这样引起纷纭的评说和褒贬。”这首歌曲本来是著名作曲家刘雪庵1936年就读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时,在一次同学联谊会上即兴创作的一首探戈舞曲,1938年,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拍歌舞片《三星伴月》时,导演方沛霖请编剧黄嘉谟为刘雪庵的这首曲子填了词,即成了该片的插曲《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由于是按照探戈舞曲节奏创作的,因而既富有强烈的节奏又婉转流畅,再经过周璇的金嗓子唱出,结果就成为最流行的一首歌。

这首歌传唱的是如此广泛,以致连三四十年代日本著名歌星李香兰都十分喜欢,她后来在1985年在解放军出版社为她出版的《李香兰一一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道:

她所演唱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曾风靡一时。那支具有世界性的名曲《何日君再来》,也是由她首先唱起来。我是个周璇迷,非常喜欢她的歌。

有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那就是我在灌制《夜来香》唱片那天,当乐队随着黎锦光先生的指挥棒响起那轻快的前奏时,我透过录音室的玻璃窗,突然发现一位楚楚可爱的女性,站在监听室那里目不转睛地往这边望着,我一眼就看出那是女明星周璇。她正在演唱《何日君再来》,我突然发现了这位憧憬已久的明星而过于激动和兴奋,便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一声:‘哎呀,周璇!’,结果使得录音作废……

李香兰后来也成为周璇的挚友,她回忆说:“从那次见面后,我和周璇成了好朋友,常常在一块儿喝茶、吃饭……或到她家的钢琴前面干脆呆上几个钟点,因为她要学习乐章结尾时的婉委唱法,我们曾在一起进行过热心的研究。周璇是一个温柔娴雅的女性,丝毫没有大歌星、大明星的架子。”

然而,也正是这首歌,在1957年,刘雪庵因创作此曲而被打成右派,因为当时有人说起上海沦陷前唱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沦陷后流行的是《何日君再来》。不过,这首歌的确是当时最有流行价值的一首歌,因为它的确太富有感染力了,李香兰说:“《何日君再来》是当时的中国红星周璇的传世名作。”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在事隔半个世纪后,回忆起周璇演唱的歌时也说:“……最流行的一首,应该是《三星伴月》里的《何日君再来》……一直到现在,每一听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马上就会想起当时的生活情景,跟着就会想起周璇,所以中国的影星和歌星,一直到现在为止,仍以周璇的唱片销路最多,地区也最广。”

在唱红《何日君再来》的时候,也正是周璇和严华最是好花好景的时候,他们随后去了东南亚,在香港、菲律宾等地进行巡回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至今,在东南亚一些地方还能听到周璇的一些歌曲。而对周璇和严华来说,这一次巡回演出也如同一次蜜月之旅,不仅演出成功,而且两人也更加如胶似漆,周璇回忆道:“我们一路上领略热带风光和异国情调,揭开了我生命史上新的一页。尽管我们过的是漂泊的生活,但(我和严华的)生活是甜蜜的。”

而在1938年夏天他们从东南亚巡回演出回来后,周璇和严华又都参加了上海“爵士合唱团”,这之后不久,他们决定去北京结婚。为了结婚,周璇放弃了赵丹等人参加“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的邀请,因而没有四处巡演。“这时,我和严华的感情与日俱增,双方同意在北平举行了婚礼。”不久,他们在北平的西长安街春园饭店举办的婚礼,并在北平过了四个月的蜜月期,当返回上海时,周璇已经变成了周漩:“这一段时间,我们始终沉浸在爱的漩涡中。在我的想象中,前途注定了光明和幸福,生活会永远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