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08

第8章 孙媳妇人选:贾母再次排除林黛玉

(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chóng结怨)

中国小说讲究情节起伏,贾妃的病情突然好转了:“元妃(贾元春)疾愈之后,家中俱各喜欢。过了几日,有几个老公(老太监)走来,带着东西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xǐng问勤劳(探望辛苦),俱有赏赐,把物件jian(东西。北方方言)银两交代清楚……一齐谢恩毕,太监吃了茶去了。大家回到贾母房中,说笑了一回。”高兴之余,贾母想起了宝玉的婚姻问题:

贾母忽然想起,和(向)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前几天或前天)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我倒给他上了个好儿(说了好话),说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贾政笑道:“那(哪)里能像老太太的话呢。”……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贾母是个老狐狸,说一步看三步,择偶条件貌似宽泛,其实有所特指,“别论远近亲戚……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这分明量身定做指向薛宝钗;最起码彻底排除了林黛玉,因为贾母早就声明“我看那个孩子太是个心细”——反正脾气不好。

我要反问贾母一句:到底是林妹妹心太细,还是环境太恶劣?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的心细都是被逼出来的。此时,在座的人都还没有完全明白贾母的心迹。就连贾政也在试探:

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láng不莠yǒu(不成材)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贾母……有些不喜欢,便说道:“……宝玉这孩子从小儿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点儿……我看他那生来的模样儿也还齐整,心性儿也还实在,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我看着横竖比环儿略好些。不知你们看着怎么样?”

贾母哪里是征求大家的意见,分明在暗示大家一齐回答:“您说得对,万岁,万万岁!”贾母是贾府的领袖,大海航行靠舵手,贾府前进靠贾母,贾母就是红太阳,说话句句是真理,说一句顶大家一万句。从表面看,贾母只是溺爱宝玉(爱宝玉确是事实),不允许别人——哪怕是他亲爸爸贾政——说一个“不”字,其实,她不想让贾政干涉宝玉的婚姻;因为贾政有可能与妹妹贾敏、妹夫林如海感情很深从而倾向外甥女林黛玉。(从第三回林如海向贾政推荐贾雨村时可以看到,林如海与贾政关系甚好:“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建设部副部长),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贾政……连忙陪笑道:“……儿子望他成人的性儿太急了一点……倒是‘莫知其子之美(原文是“人莫知其子之恶è”。见《大学》)’了。”一句话把贾母也怄笑了,众人也都陪着笑了。

贾母因说道:“你这会子也有了几岁年纪,又居着官,自然越历练越老成。”说到这里,回头瞅着邢夫人和王夫人,笑道:“想他那年轻的时候,那一种古怪脾气,比宝玉还加一倍呢。直等娶了媳妇,才略略的懂了些人事儿,如今只抱怨宝玉……”说的邢夫人、王夫人都笑了,因说道:“老太太又说起逗笑儿的话儿来了。”

贾母此时揭儿子贾政的老底,这哪里是单纯地开开玩笑,哪里是为了家庭和谐啊;她分明是公开告诉贾政:在我面前,你太嫩,你没有说话的资格,在宝玉婚姻问题上你早早闭上小嘴。

但贾母说的句句是实,与第四十五回中赖嬷嬷对王熙凤絮叨的情形完全一致,贾政小时候像此时的宝玉,贪玩好动,没少挨了爸爸的打骂;于是他有了儿子之后,也像爸爸一样狠狠管教宝玉:你长大之后就理解我了,就像我理解你爷爷一样!(贾代善、贾政、贾宝玉祖孙三代的成长史,为研究中国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切片)

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全是贾母一个人说了算,贾政也插不上嘴,只有“陪笑”的资格,而其他人只有陪贾政“陪着笑”的资格。

回忆贾母对迎春婚事的置之不问,再听听她刚才说宝玉“横竖比环儿略好些”,足可以证明:儿孙们在她老人家心里是分成三六九等的,有些孩子她是不屑操心的。

(读者可参看“夏之卷”的175篇《孙媳妇人选:贾母没有考虑林黛玉》。见第五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