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07

第7章 贾元春重病:更是一种象征

(第八十三回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贾元春娘娘病重是书中的标志性事件,它象征着贾府已病入膏肓;如同当年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在女秘书张玉凤挽扶之下老态龙钟的照片,心明眼亮之人顿悟:文革将尽了。

贾赦shè道:“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两个吏目(一种基层文官)去看病,想来不是宫女儿、下人了。这几天,娘娘宫里有什么信儿没有?”贾琏道:“没有。”贾赦道:“你去问问二老爷(贾政)和你珍大哥;不然,还该叫人去到太医院里打听打听才是。”贾琏……来见贾政……贾政道:“如系(是)元妃,少不得终有信的。”

贾赦虽然人品差,但有时却比贾政更有人情味,例如第二十五回中,贾宝玉、王熙凤被马道婆作法昏死之后,“贾赦还各处去寻僧觅道。贾政见不灵效,着实懊恼,因阻贾赦道:‘儿女之数(命运),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qiǎng……由他们去罢。’贾赦也不理此话,仍是百般忙乱。”大家都绝望的时候,贾赦仍在费尽精力、费尽方法,真的令人感动。

此时,还是贾赦最早想到了可能是贾元春病情不妙,他还专门让儿子贾琏派人打听;而作为元春亲爸爸的贾政显然落后了一步。

到了晌午(中午),打听的尚未回来,门上人进来回(禀报)说:“有两个内相(太监)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贾赦、贾政迎至二门外……老公(老太监)道:“……贵妃娘娘有些欠安……宣召亲丁(亲人)四人进里头探问……明日辰巳sì(9点)时进去,申酉yǒu(17点)时出来。”……

贾母道:“亲丁四人,自然是我和你们两位太太了。那一个人呢?”众人也不敢答言。贾母想了想,道:“必得是凤姐儿,他(她)诸事有照应……”

“有些欠安”是外交辞令,其实是生命危险,皇帝还比较照顾高级妃子们,请其家人进宫一见;要是一般宫女,死了就死了。

贾母老练得很,她明白最后一个进宫名额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亲情的问题,这更是一种政治待遇。她有许多人选:假如她想培养新一代领导对象,她可以叫上探春;假如她想提高黛玉地位,应该毫不犹豫地叫上林妹妹;她甚至也可以叫上宝钗,如果她内心已经定下这个孙媳妇的话……

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众人也不敢答言”,因为一句说错,人生玩完;况且,贾母自有主作,果然,她选择了也已经病重的王熙凤!时时、处处抬高王熙凤是贾母晚年最大的革命目标。很可惜,病入膏肓的王凤姐已经扶不起来了。

走至元妃寝宫,只见金碧辉煌、琉璃照耀。又有两个小宫女儿传谕道:“只用请安,一概仪注都免。”贾母等谢了恩,来至床前,请安毕,元妃都赐了座。贾母等又告了座。元妃便问贾母道:“近日身上可好?”

贾母扶着小丫头,颤颤巍巍站起来,答应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元妃又问凤姐:“家中过的日子若何?”凤姐站起来回奏道:“尚可支持。”元妃道:“这几年来,难为你操心。”……

元妃含泪道:“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贾母等都忍着泪道:“娘娘不用悲伤,家中已托着娘娘的福多了。”元妃又问宝玉近来若何。贾母道:“近来颇肯(喜欢)念书。因他父亲逼得严紧,如今文字也都做上来了。”元妃道:“这样才好。”遂命外宫赐宴。

“家中已托着娘娘的福多了”,是的,太多了,多得过分了!贾元春省亲之时,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皇家的可怕规矩,这一次我们再次有所观察体会:等级第一、亲情第二。贾妃思念幼弟,想念不能相见的爸爸、大伯等,让人叹息;但她对王凤姐的表扬,却让我冷笑:贾府,亡了活该!

在贾府上上下下一片担心、焦虑之时,薛家突然更加热闹起来了,夏金桂与仆女金蟾(现已晋升为小妾)互不相让,大吵大闹。“宝蟾的意气又不比从前了,金桂看去,更是一个对头,自己也后悔不来。一日,吃了几杯闷酒,躺在炕上,便要借那宝蟾作个醒酒汤儿……宝蟾也是夏家的风气,半点儿不让。金桂将桌椅杯盏尽行打翻。”

宝钗道:“……妈妈也不用去,由着他们(她们)闹去罢(吧)。这也是没法儿的事了。”薛姨妈道:“这那(哪)里还了得!”说着,自己扶了丫头往金桂这边来。宝钗只得也跟着过去……

薛姨妈道:“你们是怎么着?又这么家翻宅乱起来?这还像个人家儿吗?矮墙浅屋的,难道都不怕亲戚们听见笑话了么?”金桂屋里接声道:“我倒怕人笑话呢!只是这里‘扫帚颠倒竖’,也没主子,也没奴才,也没大老婆没小老婆:都是混账世界了。我们夏家门子里没见过这样规矩……”

宝钗道:“大嫂子,妈妈因听见闹得慌才来的……没有分清‘奶奶’‘宝蟾’两字也没有什么……”……金桂道:“好姑娘,好姑娘!你是个大贤大德的,你日后必定有个好人家、好女婿,决不像我这样守活寡……”宝钗……又是羞,又是气……

金桂……拍着炕沿……说:“……天下有几个都是贵妃的命?行点好儿罢(吧)。别修的像我嫁个糊涂行子(东西。今北方多说“黄子”)守活寡,那就是活活儿的现了眼了!”薛姨妈……万分气不过……宝钗忙劝道:“妈妈,你老人家不用动气……不如且去,等嫂子歇歇儿再说。”

曹雪芹对泼妇文化也有研究。宝钗意识到用文明方式对付夏金桂是没有用的,但宝钗想不出非文明方式,只好不理。薛蟠为了逃避夏金桂,外出做生意去了,夏金桂现在是有时间、有心情、有精力吵架,并且抓薛姨妈的语言漏洞很准,她严正抗议薛姨妈所说的“你们”一词过于平等,没有了大老婆与小老婆的级别之分,把个薛姨妈气得肝心乱颤,“左胁(中医术语)疼痛”。宝钗是个温和的未婚姑娘,有些话是说不出口的,更是一触即败,铩羽而归。

走过院子里,只见贾母身边的丫头同着秋菱迎面走来……宝钗道:“你多早晚(什么时候。北方方言,今多作“多咱”)来的?”那丫头道:“来了好一会子了。”薛姨妈料他(她)知道,红着脸说道:“这如今,我们家里闹的也不像个过日子的人家了,叫你们那边听见笑话。”

丫头道:“姨太太说那(哪)里的话?谁家没个碟大碗小/磕着碰着的呢……”说着,跟了回到薛姨妈房中……薛姨妈忽然叫道:“左胁疼痛的很。”

即使是贾母身边的普通丫环,其水平也不一般,毕竟是在大家族混过,有见识,会说话。中国人爱面子,薛姨妈一听那丫环来了好一会子了,也就知道人家已经听到刚才的吵嚷,但小丫头很得体地说了一句:“碟大碗小磕着碰着”本是家庭常态啊。

本章回,与前八十回的风格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我也觉得后四十回中,一定多有曹雪芹亲自操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