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64

第64章 贾府被抄:贾雨村立了大功

(第一百零七回散馀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在日本的许多公司里,往往是几代人都在此工作,真可谓以厂为家。(这种凝聚力,哪里是我们的企业所能企及)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效果,首先是老板具有高素质,公司制度具有透明性。请问:贾府哪点做到了?所以,贾府只能出奴才,而不可能产生现代公民。

家人们(仆人们)见贾政忠厚;凤姐抱病不能理家;贾琏的亏缺一日重似一日,难免典房卖地。府内家人几个有钱的,怕贾琏缠扰,都装穷躲事,甚至告假不来,各自另寻门路。独有一个包勇……真心办事,见那些人欺瞒主子,便时常不忿。

贾政不是“忠厚”而是“无能”;贾琏不是“无能”而是“无权”;凤姐不是“不能理家”而是“不敢理家”;假如贾府现在突然又大权在握,我相信王熙凤的病情立刻就减七分。(凤姐一“抱病”贾府就乱套,说明公司没有制度,只有人治)

包勇这样的高素质员工很难找,虽然贾政等人都不喜欢他,但他还是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尽职尽责:

忽一日,包勇耐不过,吃了几杯酒,在荣府街上闲逛,见有两个人说话。那人说道:“你瞧,这么个大府,前儿抄了家,不知如今怎么样了?”那人道:“他家怎么能败?听见说,里头有位娘娘是他家的姑娘,虽是死了,到底有根基的。况且我常见他们来往的都是王公侯伯,那(哪)里没有照应?就是现在的府尹(首都市长)、前任的兵部(总参谋长),是他们的一家儿。难道有这些人还护庇不来么?”

那人道:“你白住在这里!别人犹可,独是那个贾大人(贾雨村)更了不得。我常见他在两府来往,前儿御史(纪检书记)虽参cān了,主子还叫府尹查明实迹再办。你说他怎么样……他倒狠狠的踢了一脚,所以两府里才到底抄了。你说如今的世情还了得吗!”

以上几段,彰显《红楼》之妙:明线暗线齐出,明写暗写并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映成趣。我们可以想象,贾雨村在皇帝还没有下定最后决心是否抄查贾府时的出色表现,他一定是慷慨陈词、不徇私情:我虽然是贾府的本家,我虽然是贾府提拔上来的,我虽然感谢贾府的知遇之恩,但是公归公、私归私,我不能把组织、祖国、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情感之上;贾府这些年很不像话,贪污受贿,左右官场,逼死人命,巧取豪夺,这样的家族不处理,不足以显示朝廷反腐倡廉的决心,不足以平息人民的愤怒!抄家,一定抄家,我愿意亲自去,请组织相信我!

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帝要是再不处理贾府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大臣们如果反对抄家,这已经不是法制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了。

包勇心下暗想:“天下有这样负恩的人……”……忽听那边喝道而来……那两人轻轻的说道:“这来的就是那个贾大人了。”包勇……便大声说道:“没良心的男女(奴仆。古代方言)!怎么忘了我们贾家的恩了?”

贾雨村没有听见,假如听见,会不会像殴打倪二那样,把包勇抓起来打个半死?

坏的制度能把天使变成魔鬼,况且贾雨村本来就不是天使,在官场的大染缸里,他更迅速地蜕化成魔鬼。贾雨村的临阵倒戈、反攻贾府的心理很易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向组织表示自己已经与贾府彻底划清界限。

不要惊诧,请回想一下不远的反右与文革,那些最坚定出卖朋友的,多是平时关系特别好的;那些最坚定与父母决裂的,多是平时最听话的好孩子;那些殴打老师最重的,多是平时亦师亦友的好学生;他们也只有一个目的:请看,我是崭新的我!

《红楼梦》里的许多故事,并没有走太远。就在重庆唱红打黑的主将王立军跑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后,网上马上疯狂转发以下贴子,作者模拟包勇听人讲贾雨村这一段,提前预测了薄熙来的命运。

让我们来个妙文共欣赏,政事齐拨迷:

旁人道:“他家怎么能败?听见说其父勤劳王事(薄熙来之父薄一波是中共元老),立下功勋,得了个世职(可传后的官职),虽是死了,到底有根基的;况且我常见他们来往的都是王公侯伯,哪里没有照应,便是现在的学士、前任的尚书也是他们的一家,难道有这些人还护庇不来么?”那人冷笑道:“若在平时,那爷是了不得!开牙建府(地位较高的官员受命可在辖地较自由地设立衙门,管理百姓,任免官员)的,哪个不是真真儿的权贵!听说前阵子府里奴才(王立军)犯了事,怕被灭口,便带了府里的罪证(薄熙来的妻子、香港公民薄谷开来毒死外国人)投了官,御史(纪检委书记)参了,主子还叫查明实迹再办。这会子转了风儿,便连官带爵都革去了,你道这世情还是往常吗!”

以上文字,几可以假乱真,哪怕曹雪芹再世,也会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