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33

第33章 王子腾被谋杀,贾政被优秀

(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在我看来,王子腾死得很蹊跷:

到了正月十七日,王夫人正盼王子腾来京,只见凤姐进来回(禀报)说:“今日二爷(贾琏)在外听得有人传说:我们家大老爷(王子腾)赶着进京,离城只二百多里地,在路上没méi了(去世了。北方习语)……”……

贾琏打听明白了,来说道:“舅太爷……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延(请)医调治,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王夫人听了,一阵心酸,便心口疼得坐不住。

感冒不是大病,甚至喝白开水也能好;按说治疗感冒不需要请名医,最最普通的医生开个最最普通的方子就够了。但王子腾却是“一剂就死了”,比喝砒霜还快。

这个大夫手段不同寻常,因为能把一个伤风感冒的人,一剂药治死,真是好手段。

书中没有谈到尸检,其实有尸检也没有用。王子腾突然死了,四大家族又少了一根顶梁柱。这对王夫人、王熙凤打击最大。(估计王凤姐以后不再对丈夫贾琏大讲“我们王家怎么怎么样”)王子腾也是书中暗写的一个重要人物,现在,他的故事结束了。

祸不单行,贾政又被朝廷狠狠涮了一把:

那年正值京察(京官三年一次考核),工部(建设部)将贾政保列一等,二月,吏部(中央组织部)带领引见。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离京外任)了江西粮道(粮食厅长)……虽有众亲朋贺喜,贾政也无心应酬。

以上一段是黑色幽默,让人哭笑不得,并为古代中国政治摇头叹息。贾政的考核为一等优秀,所以得以面见皇上;皇上因为贾政优秀,就让他到很远的江西当官。哈哈,早知如此,贾政考核不及格就好了。但是考核优秀与否,不是贾政的工作实绩决定的,而是上级确定的。庸官贾政“被优秀”了一回,有苦难言。

贾政被外调,说明贾元春一死,贾府的地位立刻下降。(有人说,粮食厅长是个肥缺,所以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但我认为,还是当京官更舒适。反正贾政一百个不想离京)贾政没有想到,刚回到家又被妈妈大涮了一把:

贾母叫他坐下……哽咽着说道:“我今年八十一岁的人了,你又要做外任去。偏有你大哥(贾赦)在家,你又不能告亲老(官员因父母年老且家中无兄弟,可请假回家奉养)……我所疼的只有宝玉,偏偏的又病得糊涂……我昨日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这先生算得好灵,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我知道你不信那些话,所以教你来商量。你的媳妇(妻子。北方习语)也在这里,你们两个也商量商量:还是要宝玉好呢?还是随他去呢?”

在父母面前,贾政没有反驳权。家庭独裁是国家独裁的民间基础与精神基础。

贾母的独裁者通病又犯了,我说的就对,我说的就算,你们看看怎么执行就是了。贾母的话,不仅难听,而且以势压人,“要宝玉好呢?还是随他去呢?”这道多项选择题,其实只有一个答案:同意贾母的一切决定。

贾政陪笑……站起来说:“老太太这么大年纪,想法儿疼孙子,做儿子的还敢违拗……但只姨太太(薛姨妈)那边不知说明白了没有。”王夫人便道:“姨太太是早应了的,只为蟠儿的事没有结案,所以这些时总没提起。”

贾政又道:“这就是第一层的难处。他(她)哥哥在监里,妹子怎么出嫁?况且贵妃的事虽不禁婚嫁,宝玉应照已出嫁的姐姐,有九个月的功服(穿丧服),此时也难娶亲……怎么办呢?”

其实贾政并不想按贾母的话办。办喜事本应该喜气洋洋,但现在全家上下没有喜气:宝玉丢失通灵,呆头呆脑,现在让其成亲,岂不是违时违心?宝钗的哥哥还在监狱,现在搞喜庆,岂不是违情违理?亲女儿贾元春贵妃刚刚去世,宝玉还在为亲姐姐穿丧服,现在却不顾影响办婚事,岂不是违礼违法?

然而,贾母什么都不怕。一心希望宝贝孙子好起来,担负起家族的兴旺之责。贾母已乱了方寸或者说独裁者通病大发了:

贾母想了一想:“……只可越些礼(礼法)办了才好。”……“……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况且宝玉病着,也不可叫他成亲:不过是冲冲喜……婚是不用合的了……挑个娶亲日子,一概鼓乐不用……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照南边(江南或南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新郎新娘进洞房坐于床沿,伴娘撒金钱彩果,渲染喜庆并祝愿早生贵子),可不是算娶了亲了么……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贾政听了原不愿意,只是……不敢违命……贾母道:“姨太太(薛姨妈)那里有我呢,你去罢(吧)。”贾政答应出来,心中好不自在(很不舒服。北方旧习语)。

某老太妃死了,国丧期间,贾琏偷娶了尤二姐;现在,贵妃贾元春死了,也是国丧期间(还是自己的亲孙女的丧期),贾母竟然安排宝玉的婚事。这种事情,一旦被告发且被追查的话,都是大罪。从这两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法律只是针对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