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34

第34章 王熙凤协助谋杀林黛玉

(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常常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王子腾刚刚死去,王夫人、王熙凤沉浸在哥哥死、爸爸(或叔叔)亡的悲痛之中,但这并不影响她们谋杀林黛玉。

袭人等却静静儿的听得明白……心里方才水落归漕(洪水下降入河道),倒也喜欢。心里想道:“果然上头的眼力不错,这才配的是,我也造化(幸运)!若他(她,宝钗)来了,我可以卸了好些担子。但是这一位的心里只有一个林姑娘……不知要闹到什么分儿了。”

袭人也属于优秀的封建主义接班人一类,“果然上头的眼力不错”——典型的中国职工思维。宝钗与袭人,大奶二奶的最佳组合。

袭人出于对宝玉的爱,也出于善良之心,最先想到了最现实的问题:牛心左性的宝玉爱的是黛玉,怎么办?

袭人同了王夫人到了后间,便跪下哭了……王夫人道:“你慢慢的说。”袭人道:“……太太看去,宝玉和宝姑娘好,还是和林姑娘好呢?”王夫人道:“他两个因从小儿在一处,所以宝玉和林姑娘又好些。”袭人道:“不是‘好些’。”便将宝玉素与黛玉这些光景一一的说了……“奴才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万全的主意才好。”……

贾母听了,半日没言语。王夫人和凤姐也都不再说了。只见贾母叹道:“……林丫头倒没有什么。若宝玉真是这样,这可叫人作zuō了难了。”

“林丫头倒没有什么”,此语让人心寒。不知那些热爱贾府领袖贾母的读者有何感想?贾母根本没有把黛玉放在眼里,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大不了让林丫头死!

我反复说过,后四十回的大部分文字的风格与前八十回惊人相似。贾母的表现不出我的意料。

袭人伺候宝玉时间长,接触机会多,明白其中秘密。宝黛心心相印,地球人都知道,只是王夫人等装糊涂,装糊涂的主因还是因为不把黛玉的死活放在心上。袭人出于善良之心,哭诉着汇报了,王夫人不好意思再装聋作哑,但她不想落个杀人的恶名,也不想担不负责任的坏名,于是把球踢给了贾母。

贾母不傻,只是她不可能再把球传给任何人了,射门或者不射门,就看她一个人最后的临门一脚了。她想了半天,还是说了心里话:放弃黛玉。

然而,新娘总是不能假冒吧?怎么办?王熙凤来主意了。凤姐这个人,服从性很强,贾母、王夫人让她做好事,她就能做好事;让她做坏事,她做得更起劲:

凤姐想了一想,因说道:“难倒不难。只是我想了个主意,不知姑妈(薛姨妈)肯不肯。”王夫人道:“你有主意,只管说给老太太听,大家娘儿们商量着办罢了。”凤姐道:“……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贾母道:“怎么‘掉包儿’?”

凤姐……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王夫人点了几点头儿,笑了一笑,说道:“也罢了(说得过去)。”……贾母果真一时不懂。凤姐笑着又说了几句。贾母笑道:“这么着也好,可就只忒tuī(太。北方方言)苦了宝丫头了……”

王夫人再次送出了一脚绝妙的传球——“只管说给老太太听”。王凤姐得意地说出了“移花接木”式的掉包计。贾母不好意思立刻叫好,先装作“一时不懂”,后来终于明白了,欣慰地“笑道”什么“忒苦了宝丫头了”。那么,我问你:林丫头就不苦了吗?

两个信佛的女人——贾母与王夫人——在谈笑之间,布置了一件伤天害命的秘密工作,让不信报应、只信权钱的王熙凤具体执行去了。但总有一天,害人者,必遭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