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18

第18章 贾母:搞阶级斗争的老手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注博庭欢:让家庭欢乐。孤儿:此为贾兰。无父为孤,无母为独)

贾母虽未读过阶级斗争经典著作,但她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实践着阶级斗争理论,而且运用得很成功。她一定高兴地想:“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贾母把贾政、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贾珠、李纨、贾兰定为“领导阶级”;把贾赦、邢夫人等定为“资产阶级”——虽然靠不住,但可拉拢;而赵姨娘、贾环则是标准的“地主阶级”——是被打压被侮辱的对象,要将他们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唯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人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增强贾府主人们的自豪感。1958、1959在大批农民饿死且不许外出要饭的年代,之所以很少有反抗,除了控制严密之外,各地的斗地主、批富农让许多农民有了人上人的幻觉,从而安于饿死。且看贾母的具体做法。

忽见宝玉进来,手中提了两个细篾丝的小笼子,笼内有几个蝈蝈儿,说道:“我听说老太太夜里睡不着,我给老太太留下解解闷。”

人老了易睡不着,贾母又担心大权旁落,又担心被统治阶级暗中搞复辟bì,当然更睡不着。宝玉手中的几个蝈蝈,本是贾环送给宝玉哥的:贾代儒老师让贾环对对联,贾环对得不好,宝玉帮助了他,贾环特意买了蝈蝈感谢。

此时,作为奶奶的贾母,应该不失时机地说几句:太好了,贾环弟弟对你不错,你们哥俩儿好好上学。但是,贾母却这样开口了:

贾母道:“他(贾环)……对不上来,就叫你儒大爷爷打他的嘴巴子,看他臊不臊……”……贾母又问道:“兰小子呢……”……宝玉笑道:“……师父还夸他明儿一定有大出息呢……”

贾母道:“……这孩子明儿大概还有一点儿出息。”因看着李纨,又想起贾珠来,又说:“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保护门户、壮大家庭)。”说到这里,不禁流下泪来。

贾母说得很直接:贾环对不上对联,自有贾老师狠狠揍他,狠狠打他耳光,不用你宝玉管他帮他;至于贾兰,以后必定有出息!

贾母真正做到了“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雷锋日记》。其实是别人伪造的),并大搞“亲不亲,阶级分”,挑拨离间,厚此薄彼,无非为了让众人都紧密团结在以她为首的领导核心周围。

贾环、贾兰也都进来给贾母请了安。贾兰又见过他母亲,然后过来,在贾母傍边侍立。贾母道:“我刚才听见你叔叔说你对的好对子(对联。北方习语),师父夸你来着。”贾兰也不言语,只管抿着嘴儿笑。

贾兰年纪虽小,但十分成熟,他从没有贾宝玉的单纯活泼。此时,贾兰只是“抿着嘴儿笑”。“寡母带大的孩子……对人间世事自有一种体察……无法长成天真烂漫……的淘气包。”(闫红《误读红楼》)

贾兰很像死去的爸爸贾珠,听话而努力。《红楼梦》中很少看到贾兰的身影,我估计他与妈妈李纨都意识到:既然在贾府没有地位,就只有默默用功,立志出人头地;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提升人生。

最后,我们还是说说贾母,健康长寿是贾母的第一追求,只有长寿,她才能继续享受她认为应该享受的一切幸福与权力。有贾母在,大家都跟着麻烦,虽然有人(如鸳鸯)并不这样认为:

鸳鸯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九九/八十一,暗含“九”。以前认为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则欠吉利)’,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内必要插着《心经》(即《般bō 若rě波罗蜜多心经》)更有功德。老太太因《心经》是更要紧的,观自在(观世音)又是女菩萨,所以要几个亲丁(亲属)奶奶、姑娘们写上三百六十五部……”(此在八十八章回开头)

《心经》只有二百六十字,它的中心是“性空”,一句话:想开点。网络上有讲《心经》的视频,我看后很失望。

贾母一边让人抄《心经》以图增福增寿,一边暗中谋杀亲外甥女林黛玉,可谓享福做恶两不误。这样的大人物其实不少,如乾隆虔诚地手书过《心经》,但也没有耽误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