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19

第19章 贾珍:不懂得利用阶级斗争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作为宁国府的现任一把手,贾珍远不如荣国府的一把手贾母精明强干,贾母一发狠,王夫人垂手而立,赌钱的老婆子被罚被开除;而贾珍“糊涂”得很:大事小事一起抓,中层主管分不清,不懂得利用等级制度压人,不懂得利用阶级斗争整人。贾珍可从网上搜索《我给美军稳定伊拉克支招》就明白了:

“庄头(村长)送果子来了。”……贾珍……问:“向来(原来)经管的是谁?”门上的回道:“是周瑞。”便叫周瑞:“照账点清……等我把来账抄下一个底子,留着好对。”……周瑞答应了……出去了一回儿,又进来回贾珍道:“才刚来的果子,大爷曾点过数目没有?”贾珍道:“我……给了你账,你照账点就是了。”

周瑞道:“也没有少,也不能多出来。大爷既留下底子,再叫送果子来的人,问问他……”贾珍道:“……不过是几个果子罢咧……我又没有疑你。”

贾府从老一代就有自己的粮食基地、水果基地,其中荣国府的周瑞一并管理水果一项。但不务正业的贾珍连贾府管家们的分工都没有搞清楚。

周瑞说话,让我顿生疑心,他到底想说什么?“小的曾点过,也没有少,也不能多出来。”这不是废话吗!语气之间明显有一种做贼心虚的迟疑与吞吞吐吐,否则他会直接说:数目正好,请过目。

贾府(宁国府、荣国府)人多,水果的需求量也大,周瑞必定从中大赚一笔。(但周瑞与干儿子何三不仅不热爱贾府,还吃里爬外。见第一百十一回)

说着,只见鲍二走来磕了一个头,说道:“求大爷原旧放小的(自称)在外头伺候罢(吧)。”……“奴才在这里又说不上话来。”……周瑞接口道:“奴才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老爷、太太、奶奶们从没有说过话的,何况这些零星东西?若照鲍二说起来,爷们家里的田地房产都被奴才们弄完了。”

贾珍……因向鲍二说道:“快滚罢(吧)!”又告诉周瑞说:“你也不用说了……”

听听鲍二的口气,明显是愤愤不平又理直气壮,他肯定没有捞到好处所以有话敢直说。而周瑞接的一番话,明显内心发虚,还没等贾珍开口,就先挑拨离间、上纲上线:贾府还在乎这点零星东西吗?你鲍二是在怀疑贾府的正确领导与光明前途吗?

贾珍上当了,当场大骂鲍二。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自然比鲍二有威势。

贾珍……听见门上闹的翻江搅海,叫人去查问,回来说道:“鲍二和周瑞的干儿子打架。”贾珍道:“周瑞的干儿子是谁?”门上的回道:“他叫何三,本来是个没味儿的(不懂人情的。北方方言),天天在家里吃酒闹事……听见鲍二和周瑞拌嘴,他就插在里头。”

贾珍道:“这却可恶!把鲍二和那个什么——何几给我一块儿捆起来。周瑞呢?”门上的回道:“……他先走了。”贾珍道:“给我拿了来。这还了得了!”

我们可以想到,鲍二内心一万个不服:凭什么我们出力、我们挨骂,而周瑞捞钱?他当然要与周瑞大吵,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周瑞干儿子何三也不是个好东西,一听干爹吃亏了,立刻冲了上来打架。事情闹大了:

贾琏……就把周瑞踢了几脚。贾珍道:“单打周瑞不中用。”喝命人把鲍二和何三各人打了五十鞭子……下人背地里便生出许多议论来:也有说贾珍护短的;也有说不会调停的……人多嘴杂,纷纷不一。

周瑞毕竟是荣国府的人,贾珍打之不便,但贾琏打之有理。贾珍再次犯糊涂:不调查问题也不解决问题,各打五十鞭子了事;至于以后怎么样,懒得管。难怪仆人们议论纷纷,个个都不服。

凤姐有点急了,“此风断不可长!”打压!哪怕是用暴力维稳!一听打架的还有鲍二,王凤姐又想起了丈夫与鲍二前妻偷情之事:

凤姐道:“事情虽不要紧,但这风俗儿断不可长。此刻还算咱们家里正旺的时候儿,他们就敢打架……珍大奶奶(尤氏)不是我说(指责。北方习语),是个老实头(老实家伙。北方习语),个个人都叫他(她)养得无法无天的。如今又弄出一个什么鲍二!我还听见是你和珍大爷得déi用(用得déi顺手。北方习语,注音为北方式)的人,为什么今儿又打他呢?”

贾琏听了这话刺心,便觉讪讪的,拿话来支开。

在王凤姐看来,宁国府之所以不稳定,正是因为尤氏不狠!(此谬论至今仍有市场)“是个老实头!”此处的“老实头”有“肉头”的意味。

多说几句:北方话喜用“头”,如“你看那云头过来了”,此指“云”;如“风头如刀”,此指“风”;如“回老家砸坷垃kēla头”,此指“土块”;如“这小家秋看到零食不走,有想头”,此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