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冬之卷
8465800000016

第16章 林黛玉:秋风瑟瑟忆苏扬

(第八十七回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许多年之后,守活寡的薛宝钗再想起这封写给黛玉的信,她会在羞悔之间燃香一柱为林妹妹祈祷吗?高鹗(或曹雪芹)再次显示一下自己的古典功力,宝钗此信与当年探春的文学社邀请函有得一比:

妹(民国前以自称“弟”“妹”为谦)生辰不偶(命运倒霉),家运多艰,姊妹伶仃(我孤苦零丁),萱亲衰迈(母亲年老)。兼之猇xiāo声狺yín语(虎啸狗叫,喻夏金桂叫骂),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此指薛蟠入狱),不啻chì(不异于)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mǐn cè(同情我)乎?

回忆……结社,序属(节序上属于)清秋,对菊持螯áo(螃蟹),同盟欢洽qià(聚会欢笑)。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为何)迟”(此二句诗见第三十八回的黛玉《问菊》)……未尝不叹冷节馀芳(清秋晚花)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暂时写了四段小诗)。匪(非)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dàng哭(写诗文来代替痛哭)之意耳。

悲时序之递嬗shàn(依次演变)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不幸福)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此为谖xuān,忘忧草)兮,何以忘忧?无以(没有办法)解忧兮,我心咻咻xiū(烦乱)……

银河耿耿兮(天河明亮啊)/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指夜深)。忧心炳炳兮(明显啊)/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

如果我是宝钗,我绝对不写此信送给黛玉,这很像得了便宜又卖乖。此时,宝钗已与宝玉联姻,连大嫂子李纨都知道了。

但善良的“黛玉看了,不胜伤感。又想:‘宝姐姐……单寄与我,也是“惺惺惜惺惺(聪明者爱怜聪明者。此为同命相怜)”的意思。’”

正说着……透过一阵清香来……黛玉道:“好像木樨xī(桂花)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阳历十月下旬)里的,那(哪)里还有桂花呢?”……湘云道:“三姐姐,你也别说。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深秋桂花。此二句为柳永咏西湖名词)’?在南边正是晚桂开的时候……等你明日到南边去的时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

探春笑道:“我有什么事到南边去……”李纹、李绮只抿着嘴儿笑。

黛玉道:“妹妹,这可说不齐。俗语说,‘人是地行仙’……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众人听了都点头,探春也只是笑。

我一直不清楚曹雪芹把林妹妹定为苏州或扬州人(其父林如海在扬州为官,黛玉小时候必随之)是无意为之还是故意转移当时人的视线。江北的扬州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同苏州、杭州一样,扬州自古也为风雅之都,林妹妹生长于扬州这旖旎之地,也算恰当。“二十四桥明月夜”,“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美好)是扬州。”都写尽了扬州的美丽。

几位姑娘的对话,别有深意,为探春远嫁南方再次铺垫。而对于人生命运的不确定性,黛玉体会得深刻,这是探春暂时所不能理解的。

失去的故乡让人忧伤,虽然它未必是完美的:

“父母若在……诸事可以任意……今日寄人篱下……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不知不觉神往那(哪)里去了。

紫鹃……便问道:“……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火腿)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黛玉道:“也罢了(还不错)。”紫鹃道:“还熬了一点江米(南方叫糯nuò米)粥。”

黛玉点点头儿,又说道:“那粥得你们两个自己熬了,不用他们厨房里熬才是。”紫鹃道:“我也怕厨房里弄的不干净,我们自己熬呢。就是那汤,柳嫂儿说了……五儿瞅着炖呢。”黛玉道:“我倒不是嫌人家腌ā脏。只是病了好些日子,不周不备,都是人家,这会子又汤儿、粥儿的调度,未免惹人厌烦。”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雪雁将黛玉的碗箸安放在小几jī儿(小桌儿)上,因问黛玉道:“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北方叫香油)、醋……”黛玉道:“也使得,只不必累赘了。”一面盛上粥来。黛玉吃了半碗,用羹匙舀了两口汤喝,就搁下了。

紫鹃见状,立刻转移黛玉的注意力,但其实,像火腿、青笋、紫菜、糯米等南方食品照样触动乡情。雪雁远不如紫鹃更理解更了解黛玉,在吃饭时,还特意强调“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这让本来就胃口差的黛玉更吃不下了。

在赶走晴雯之时,王夫人明明说过柳五儿死了;而现在,作者又让她活着,并且以后还会有她的故事。

高鹗(或曹雪芹)写得极为细致:紫鹃应该是北方人,故说“江米”而不说“糯米”;雪雁(黛玉进贾府时带来的)确实是南方人,故说“麻油”而不说“香油”。这样的细节,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