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方法二: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从幼年直至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的特性和幸福、快乐。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天性和意愿,以过来人自居,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一生画下明确的路线,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路线去努力。
我们幼年时最常听到的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希望我们的孩子比自己强不为过,而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孩子要比自己强,就显得不妥了。如果真的是所有的家长都要求孩子超过自己,那么各国的元首及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子女还有活路吗?
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尺度应该是什么?如果说培养一个上北大上哈佛的孩子,是母亲的成功,那么,培养一个没有考上大学但却心地善良、做事认真、生活快乐,而自食其力的孩子呢?培养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坚忍不拔的孩子,是不是成功呢?
世上没有和你的孩子完全一样的孩子。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己不带孩子
“我4岁的儿子好像不喜欢我跟他亲热。”日前,在东子为长春一家幼儿园作报告时,一位年轻妈妈对我说。妈妈对孩子这样对待她很郁闷。东子和她详细交谈后了解到,原来,她自从生完孩子后,从来没有自己带过孩子。
她称,从产房回家后,孩子就一直由婆婆带。而且为了保持身材,在孩子4个月时就断了奶。由于与公婆分开住,上班后,她就把孩子送到婆婆家里,有时两天去看一次。“越来越感觉到孩子对我很陌生,而且不肯听我的话。”她希望东子能给她一个方法。
爱是互动的,父母与孩子也不例外。孩子4岁了还没自己带过一天,怎么不会对妈妈产生陌生感呢?
事实上,父母只负责生孩子,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孩子,在城市似乎已成了抚养孩子的模式。东子在采访年轻父母中了解到,一个“忙”字是他们不带孩子的主要理由。
在一外企担任企划工作的张小姐称,老公经常出差,自己又经常加班,回到家里已身心疲惫,只想好好休息。“虽然爱孩子,也只好把孩子交给父母带了”;一部分年轻的父母坦言,自己不会带孩子;3个月前生下女儿的陈小姐说,虽然结婚生孩子了,但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带孩子常常不知所措;还有些年轻父母之所以不带孩子,是为了自己过得潇洒,白天忙工作,晚上忙玩,没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东子提醒年轻父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上学之前特别是5岁之前,要主动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因为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使再忙,或由老一辈带,自己每天也要挤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陪陪孩子。
爱是需要表达和传递的,对孩子也不例外。”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隔代抚养弊端多
父母不自己带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孩子从出生至5岁,有着强烈的亲近父母的需求,需要父母给予安全感、亲切感。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容易出现焦虑、担心等心理症状,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普遍对孩子宠爱有加,要么造成孩子任性,要么导致孩子性格内向。
东子对长春、沈阳、大连三市10家幼儿园100个孩子,5岁以下孩子妈妈进行调查得知,其中亲自带孩子的小家庭只有27家,而多达70%的年轻父母则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们照顾。后来,东子又随机询问了数十位身为独生子女年轻人,八成以上的人表示如果以后有了小孩,会托付给父母或者请父母过来帮忙带小孩,还有人表示会请保姆一起帮忙带小孩,没有一个人打算完全依靠自己抚养孩子。
对此东子认为,孩子5岁前后是亲子关系建立的最好时期,过了这段时间,孩子会和经常在一起的爷爷奶奶关系很亲密,而和父母关系疏远。因此把带孩子的责任都推给父母的做法不可取。
现在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年轻人没时间看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年轻父母们可以与自己的父母带结合带孩子。但是谁照顾的主次必须要分清楚,孩子的父母是主角,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配角,就是对孩子养育、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是家长本人。
年轻父母亲自带孩子有不少好处。首先是现在的年轻父母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面广。孩子在父母身边,能接触到许多在爷爷、奶奶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这样能够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其次是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虽说育儿经验少,但现在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年轻人可以边学边育儿,并能对过去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以辨别、改进。
另外,老年人年纪大了,没精力陪孩子玩,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长此以往,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就非常不利。年轻父母精力充沛、充满生气,经常带孩子出去活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方法二: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
任何理由都不能替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那是孩子天生的需要。孩子生下来就知道找妈妈,就知道亲妈妈,那是一种天然的纽带联系,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小孩子哭着,但亲生母亲一抱起他来,立刻就不哭了,为什么呢,他熟悉那个气味,那个心跳的频率,那是在子宫里听惯了的声音。
家里有了小孩子,对年轻的父母来说,是多了一份责任,多了麻烦,多了好多事情,少了许多瞌睡,少了玩耍时间;年轻的家长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不再是关心自己,同时还有一个小生命需要他们关心,他是那么依恋父母。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自己带,送孩子去全托幼儿园,或者交给老年的爷爷奶奶带,孩子会难过的,其实,那个幼小的心灵也是知道难过的。
我们很多人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的感受是很灵敏的。把孩子和父母隔开,小孩子不会表达,但他会痛苦,对孩子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没有父母经常的拥抱和安慰的小孩,他们在襁褓里就好哭,表现出没有安全感,长大点后就会显得胆小。
过度重视英语学习
高女士的女儿兜兜今年4岁半,在长春市某双语幼儿园已经呆了两年。兜兜每月的学费是700元,这还不包括外语教材等费用。幼儿园一周上二节外语课,如今,兜兜已经能拼写一些简单的单词,并可以将老师所讲的英语课本从头背到尾。高女士高兴的地说,在学校能像女儿一样背诵课本的孩子并不多,女儿在幼儿园时期的英语,应该是走在同龄孩子的前面了。
李女士的儿子在沈阳市某双语幼儿园,一个月费用1500元,每天都有外教给上英语课,但李女士不想让孩子的外语课在周六周日间断,于是她在课外又给孩子报了外语班。这样,5岁的孩子一周7天都在不间断学英语。
据了解,国家教育部从未提倡或建议过在幼儿园学外语。由于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点,重要是培养一种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我们国家在幼教方面还没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尤其是英语教学方面,究竟由什么样的教师来教孩子,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评估、评价体系。
国际上对幼儿园双语教学有一定的争议,国外很少搞双语教学。而且目前没有数据表明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学英语是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配套环节的。在学校学,回家不说,没有英语环境,或上小学间断了,这样的幼儿英语是没有益处的。
幼儿学英语时,经常把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弄混了,汉语拼音和字母都记乱了,孩子似懂非懂,老师很难纠正。而且,现在的幼儿英语很大程度上被家长逼得走了样。作为幼儿英语应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可家长往往用会背多少单词和段落来衡量教学和师资力量,这本身是违背孩子学习的自然规律的,但没有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因此幼儿英语的路也越走越偏离轨道。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当心“英语热”烫着孩子
走在国内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外语培训学校的招牌。在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一家培训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最小的只有3岁。一些双语幼儿园更是遍地开花,不管规模大小,条件如何,只要挂上双语的牌子,就是生源的最大保证。
让几岁的孩子背单词、学短语、练语法、做作业,恨不得听说读写样样都行,幼儿英语教育岂能如此急功近利?社会上不少培训机构都在为幼儿办英语班、上英语课,有的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也打出英语特色、双语教育的旗子,招揽生源,造成英语教学市场鱼龙混杂,让家长无所适从。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恨不得听说读写样样都行,希望孩子尽量多学词汇、语法和句型,把他们等同于成人,而陷入英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模式。其实,幼儿英语教育不是看背了多少单词、说了多少句子,而是应注重启蒙,注重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让幼儿了解一些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用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积极学说,养成大胆开口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一样,一般的过程是先听后说,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只会听不会说,或者不会完整流利地说,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沉默期。沉默期的存在是正常的,家长在这个时期切不可过于急躁,更不能强迫孩子说英语。要科学确定幼儿的学习量,不要任意增加幼儿学习负担,小学化的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进行考试等都是错误的做法。家长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学习英语产生抵触心理,影响以后的英语学习。
方法二:重视英语也别忽视汉语
汉语是华人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却正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海外众多国家开始重视汉语,汉语温度直升,而国人的目光却渐渐从汉语身上游离,汉语被放置在冷板凳上。
“学英语比学汉语重要”。在东子采访的数十位家长中,60%以上有这种想法。家长们认为:学习语言主要得有语言环境,孩子小的时候学语言能力很强,就得让他们先打好英语的底子。在中国生活,还愁学不好中国话吗?所以,很多有能力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对着孩子说英语,没有能力的家长也会用一些时间给孩子放英语录音。而在一些以双语为主要特色的幼儿园里,一些孩子英语很好,而中国话说得并不利索。这种现象却让家长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