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孩子5岁前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异常迅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及记忆力都已开始形成,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完善。此阶段孩子对周围事物因好奇而发生极大兴趣,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望。
这个时期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日后个性的形成,都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如果在这一时期让孩子异性打扮,就会使孩子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这就可导致孩子将来可能出现性别取向问题。
方法三:让孩子懂得节约
给孩子买衣服不要过于追求品牌和价格,而要注重衣服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衣服,淡化孩子在服饰上对美的追求。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贫困孩子的故事,让他们了解还有很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让孩子懂得节约和艰苦朴素是一种美德。不要过多地给孩子买衣服,衣服除非是小了或坏了,否则还可以继续穿。
即使是小了的衣服,还可以送给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子,不要轻易浪费。
经常给孩子消极的暗示
我们把对孩子的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积极暗示就是经常性地鼓励孩子“你可以做到的”,“你是很棒的”,“只要努力,你一定会行的”,“没关系,再试一次”等等。这些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孩子一直生活在积极暗示的环境里,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和将来的发展很重要。
而消极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它会让孩子时常感到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积极的暗示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使孩子活泼明亮;消极的暗示会损伤孩子的心理,给他们体验到一种灰暗面,使他们心灵遭受挫折。
有些事,说多了就会变成现实,这就是暗示的作用。对于还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即使孩子确实存在一些智力上的先天缺陷,也不要常在孩子面前说他脑子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潜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无数事实证实,即使一个天才,如果每天告诉他是笨蛋,他也可能有一天真成了笨蛋。
长期对孩子施加消极暗示,会影响他的认知思维过程。而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讲,消极暗示反应很容易被形成和固定下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消极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大敌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接受来自母亲或父亲的消极暗示:
一天,阳阳的妈妈同朋友聊天谈到儿子,儿子忽然对妈妈的朋友说:“阿姨,我的头太大眼睛太小,不好看。”妈妈大吃一惊,原来这是自己与朋友聊起孩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妈妈当时觉得阳阳还小,不会在意大人所说的话的内容,没想到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竟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孩子还不到三岁,就关心起自己的容貌,就认为自己不好看,阳阳的妈妈开始自责起来。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语气低沉地说:“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学不会”;“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唉,笨就笨吧,这就是他的命,他的命不好,有什么办法?”;“我家那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学不会。”;“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等等。
仔细想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父母口中说出,结果可想而知。
方法二:积极暗示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这一观点得到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证实。他把一群孩子随机的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是优等级组,在智力、意志品质和特长上明显较好;B组则相反。老师受到这种信号后各自开始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后,A组的成绩和各项测评真的优于B组。后来又经过几组实验,这一原理同样被证明。
不同暗示其作用亦不同。一般的暗示和包含了丰富真挚爱的情感的暗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他也可能因为这种夸奖太频繁而产生反感。特别是这些夸奖有些不实之处时,有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使他不希望得到这种夸奖。相反,包含着爱的积极的暗示,总是显得真实可信,也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种暗示作用,就像血液一样,深入而持久。
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的暗示,最多来自母亲,有的来自父亲、老师、祖父母等等。
方法三: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定义
当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应避免用以下语句:“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人家小强比你小,做得都比你好!”“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等等。因为这样很容易给孩子一种造成一种无能的暗示,这种暗示会导致孩子出现挫折感。
我们不妨用以下语句:“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你一直就是我最可爱的孩子”“你一直就是最棒的,不是吗?”这样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暗示会对孩子不同的影响,而后者能引起孩子的身心愉悦。
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
不善于分享孩子的快乐
孩子在生活中,在幼儿园会有很多的快乐,很多高兴的事,有时孩子可能会说给你听,不要因为你正忙,或你心情不好,来拒绝分享孩子的快乐,要用欣赏和略带向往的心情来分享孩子的快乐。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失去孩子式的欢乐和坦诚的家长有很多。他们在与孩子相处中,有的一见孩子,就把架子端起来,眼睛鼓起来,话语硬起来,俨然《红楼梦》里的贾政对待宝玉时的模样。这些家长平时的兴趣、爱好,更是与子女大相径庭、格格不入。
孩子唱唱歌,他们嫌“吵死了”:孩子讲故事,他们说“让人烦”;孩子让他们鉴赏小制作,他们说“没意思”,一次次被泼了冷水的孩子,觉得家长怎么那样不可理解,失去童心童趣的家长,因为与子女相距日远、隔膜日深,也就自然失去许多教育子女的机会和条件。一些家长即使进行子女教育,也只是主观的、想当然的因素多,从实际出发的、情感相通的因素少。
鲁迅先生指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鲁迅的话让我们深思。为了“先行理解”孩子,家长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把自己也当作孩子,同他们一起游戏,同他们一起编织生活的花环,同他们一起描绘斑斓的未来。用童心这把钥匙,打开子女心灵的那扇门。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分享的结果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快乐
相对于我们成人已经熟视无睹的、麻木的眼睛和心灵来说,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是新颖、神奇,充满发现的冲动和喜悦的。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成人需要不断擦亮日渐浑浊的眼睛,装修我们日益倦怠的灵魂,来理解和分享孩子的快乐。看着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你会发现分享孩子的快乐本身,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正如一位年轻的母亲所说的那样:
我的儿子刚过了5周岁生日,他每天都很快乐,常常发出愉快的笑声。大人们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的事物,在他的眼里却是有趣的、好玩的、值得高兴的事情。他会因为喝到了想喝的饮料而露出甜蜜和满足的笑容,他会因为你给了他想要的玩具而发出灿烂的笑容,他会因为忽然间看到了喜欢的电视节目而现出欣喜异常的表情,他会因为听到了一支喜欢的歌儿立即欢声歌唱,他会因为发现了路边的一棵嫩绿的小树发出新芽而大声呼叫。
一个小小的瓶盖、一片落在地上的树叶、一个被吸完的烟头、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一颗夜空中的星星、一辆呼啸而过的警车、一段色彩亮丽的广告、一曲或悠扬轻快或铿锵有力的歌儿……都能打动儿子。
每天,儿子的快乐感染着我。我在分享的儿子的快乐的同时,也找回我儿时的快乐。
孩子的童年是唯一的,我们家长的使命就是给孩子,这个唯一的童年涂抹快乐的色彩。
“我搭了一个神奇的城堡!”、“我修了一座长长的桥!”、“我的车子能飞快地在路上走!”、“我发现我们种的豆子长高了”……当孩子们把这些讲给父母听时,眼睛里呈现的都是喜悦。毫不夸张地讲,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点点变化和体验都会让他们激动万分。
一个人的快乐不能和他人分享,那就是一种痛苦,而能和孩子一起分享的最亲近的人,首选肯定是爸爸妈妈。
方法二:你的分享会让孩子体验快乐
每个孩子都想把自己的快乐与爸爸妈妈分享,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爸爸妈妈的欣赏和奖励。有时,你给孩子的那怕只是一句赞美一个微笑,孩子便会感到心理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和兴趣。这时,孩子就会像小鸟依人一样依偎着你,因为你在孩子的心中,是一个能理解他心意的爸爸妈妈,是能树立他自信的爸爸妈妈,是崇高的伟大的,这时候你的话,就像是皇帝的圣旨。
所以,我们家长不妨怀着真挚的童心,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分享孩子的快乐的同时,也扬起了孩子奋进的风帆。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自认为高兴的事情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流露出麻木,或者不以为然的表情,那样会残酷地削减孩子的快乐体验。而是要做出和孩子同乐的样子,分享孩子的快乐。
谈到这里,我想起曾经发生在我和依依之间的一件事。
依依7岁的时候,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她在楼下按门铃。我接听后,给她开了楼下的电子门,她却在楼下对着大门上的对讲机,急不可待地冲我喊:“爸爸,我要告诉你一大喜讯,天大的喜事!”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大喜事,竟等不到上楼再说。
考虑到楼下太冷了,我说还是上楼进屋再说吧。放下话筒,我就想是什么喜事让孩子高兴这样呢?被老师表扬了?获什么奖了?又考了个第一?交到新朋友了……想一个否定一个。
这时,依依急匆匆爬上楼,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脚刚踏进屋就喊:“爸爸,你猜我有什么大喜事?”我就把刚才想的一个个说了。依依一遍遍摇摇头:“错错错,都错,我告诉你,我踢毽子能连踢三个了!”
“什么?”她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地再次说道:“我踢毽子能连踢三个了!”
我暗笑:就这天大喜事呀?但我的脸上瞬间还是漾出惊喜,和依依一样的如获至宝般地惊喜:“真得?祝贺你!”我朝依依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另一只手拍拍她的肩膀。依依顺着我的胳膊依偎过来,我顺势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把我的爱和对她取得如此“胜利”的赞赏都通过这一拥抱传递给了她。
依依兴高采烈地说,她以前只能踢一个,练了很久了,也没能多踢一个,没想到今天竟然踢了三个。她以前一直是班里踢得最少的,现在已经超过了那3个只能踢两个毽子的同学!
很多时候,在成人的眼里,一点不起眼的进步,在孩子眼里就是天大的胜利,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样表现出喜悦,给予他们鼓励和欣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人后取得我们认为的真正的成功,也会拥有愉快的心境。
如果快乐没有人分享就是一种惩罚;反之,分享别人的快乐就是对别人的一种给予,就是给别人的一种爱。我们乐于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的成功,家长也一定会取得意外的收获的。
分享孩子的快乐,当然还包括和孩子一起创造快乐,和孩子一起游戏,并努力让孩子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
逼迫孩子去学习
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人中龙凤,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逼迫孩子学习,希望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是的,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东子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过,他们这么做会不会揠苗助长。
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很小的孩子背着书包,由大人领着急匆匆的去上课,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当中有一些是不愿意去学习的,他们更想利用这个时间来同小朋友玩耍,只不过是在家长逼迫之下所做出的无奈之举。
其实,孩子玩到5岁再让他学习也不晚,甚至等到7-8岁都无妨。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大脑皮层才发育成熟,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那时的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以及协调、平衡、运动能力等等也才发育成熟,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掌握的动作,学龄期儿童则不费吹灰之力;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尤其美术和音乐,更能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得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己,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家长如果逼迫、代替孩子坚持,很容易泯灭孩子的兴趣,破坏亲子关系。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让孩子自然发展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我们不妨向西方家长学习学习。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