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孩子做事多半底气不足,难得鼓起的勇气需要加把火,而不是被善意的阻止消磨殆尽。况且有些危险,你越是担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避免危险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家长不妨利用孩子的兴奋点,提供必要的条件,变否定为肯定,夸奖孩子积极尝试的热情。比如说,给3岁的孩子买一把安全剪刀,和他一起做剪纸游戏,教会他尽早学会使用剪刀,而不是因为怕他受伤,总是把剪刀藏起来。
父母过多的负信息,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用自己的大脑代替了孩子的判断,会增加他内心的反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内心压抑、事事和你对着干。
即使你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指导他远离危险,绕开弯路,不断的否定与阻止,也同样是对他的限制、否定和不信任,剥夺了他尝试和探索的机会。长此以往,等你认为孩子该独立时,他却可能在长年累月的“悉心教导”下,自我意识已经萎缩,离开父母的“引领”,他不知抬起的脚该朝哪个方向迈。
方法二:对孩子说“你可以试一下”
鼓励孩子去尝试,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不同寻常的效果。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要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孩子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让孩子来不及骄傲。
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情,难免因为担心失败而有许多犹豫,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给予鼓励的。父母的一句“你可以试一下”,会让孩子轻松不少。至少他们明白了,结果好坏并不很重要。那种过于严肃与正式的气氛也因这句话而被打破,孩子的紧张心理也能够慢慢消除。鼓励孩子去尝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只要没有太大危险,都应该鼓励孩子“你应试一下”。
比如,他四五岁的孩子,要求洗袜子、擦地这样的家务活儿,要求上街买东西,要学骑自行车等。二是孩子没有主动要求的时候,家长要适时地鼓励孩子做某事。例如,对胆小的孩子,你可以让他试着一个人睡一个晚上;一个不爱跟人说话的孩子,你可以让他帮你打电话;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你可以让孩子来付款结账。
时时给孩子机会做他们没有做过的事,孩子的经验和阅历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对自己也会逐渐产生信心。同时也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苛求结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一次尝试获得经验,锻炼能力,培养自信。结果只是一个形式,最实质的内容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真正受益。所以,在你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调他一定得成功。第二,不论孩子失败与否,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孩子在你的鼓励下做了某件事,不论他做得好不好,都付出了努力,并且战胜了自己的怯懦,这一点是必须给以肯定的。
“你可以试一下。”这句话会给孩子以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孩子懂得,只有敢于尝试,才能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亲身体验。
方法三:要珍惜孩子的主动尝试
孩子小时候往往什么事情都要抢着做:扫地、洗碗,但他还小,什么也干不了,所以父母就没让他做,可是为什么等他长大了,能够洗碗扫地的时候,却变懒了,什么也不愿意做了呢?更有甚者,他连自己的作业,比如作文、画画什么的都要让大人帮忙,自己懒得动脑筋了呢?很多家长非常疑惑。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勤快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到处看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他喜欢到处爬,到处摸,什么都拿起来咬,大人做什么,他也模仿着做什么,当然,因为很多事情他是第一次做,所以很容易出错,如果每次尝试大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要……”时,孩子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乖”了,哪儿也不能碰,不准摸,不可以试,那就不碰、不摸、不试,他认为这样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再长大一点,孩子就渐渐变成该做的事情也懒得去做了。
所以,如果您不想让孩子变得懒惰,想让他保持自信、积极进取,您就应该记往:当孩子做出某种尝试时,只要不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利益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并且提供机会让他大胆尝试。要让孩子明白,谁都有失败的时候。
这样,孩子每次尝试做一件事情时,他得到的都是奖励,他当然会很有自信,乐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做自己还不会做的事情了。长大了之后,他很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勤快的、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积极向上的孩子了!
赞赏孩子敢于提问
当孩子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渴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学好问的,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上至云电风雨、日月星辰,下至海洋生物、河流山川,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且认为父母什么都知道。
于是,从会说话起,就不管父母有事没事,缠着提些稀奇古怪或被父母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的问题,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一定要正确对待,切莫等闲视之,甚至批评不该提这有时连大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好奇好问的天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渴求知识欲望的“幼芽”,且这株幼芽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如果父母能精心保护、耐心教育、科学地为之“施肥浇水”,“除草灭虫”,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保护不当,就会使之遭到摧残、甚至被扼杀。
孩子常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让他们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可不能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我在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学习动力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会不会提问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问,学问,要学也要问。很多东西问了才能长进,有的问题自己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可经别人轻轻一点拨往往就豁然开朗了。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倾听孩子的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
女儿依依是一个好奇心特强的孩子,几乎是走哪问哪,见啥问啥,我不仅不斥责她,而且还耐心的引导和保护她这难得的好奇心。这一结果就是,依依制作出了很多超乎想象的手工作品,什么印地安人笔筒、三条腿的凳子、五条腿的桌子等奇异作品。另外,她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得到很好地发展。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当然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刮破了。他们的父亲见此情况,不仅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
在父亲的引导下,兄弟俩日夜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努力。这期间,父亲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飞机的玩具送给他俩,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俩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孩子由于好奇自然会提出些问题,可是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也许,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断喝声中被毁灭了。其实,我们也可以像莱特父亲那样,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想法,尊重孩子的观点,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发现和思考中增强创新能力。
方法二: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自己寻找答案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孩子。父母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事、小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时常和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在讨论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面对孩子的提问,科学的做法是,不要直接回答,而是利用反问,启发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求索答案。这样,孩子的想像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孩子是否聪明,不在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会思考。所以,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孩子才会真正变得聪明。
方法三:对孩子的好奇心要启发、引导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们求知欲望的反映,也是孩子智慧的火花的迸发。如果父母不懂得启发、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是极其令人遗憾的失误。
孩子常常对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也是他们探索新知、创新的动力,是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好奇心,把这些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冷淡、莫不经心和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有损于孩子智慧萌芽的生长,会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而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起新的探索兴趣。
作为家长,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的好奇心,使孩子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的,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敷衍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以后的教育不利。
肯定孩子积极探索
不满一岁的晨晨小朋友,平时看起来乖乖巧巧,却有个坏习惯,总喜欢敲打东西。吃饭时,他会拿着筷子不停地敲打碗和桌子;玩玩具时,他会抓起其中的任何一件,去敲打周围的物品,桌子、椅子、冰箱、电话样样都逃脱不了他的“毒手”。晨晨妈妈为这事愁得不得了,该怎么才能制止孩子这种奇怪的行为呢?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对孩子来说,敲东西就是他们为满足好奇心采取的一种方式,是他们在对外界进行探索。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岁以内敲打东西是正常的。孩子在半岁至一岁左右时,大脑正处在一种模糊的意识状态下,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希望在视觉和听觉上,寻求对外界的感知。孩子在敲打东西时,双手是在触摸外界事物,敲打发出的声音又会刺激大脑反应,引发孩子的思考。比如,孩子在用筷子敲桌子或碗时,他可能就是在想:“为什么敲碗和桌子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为什么碗的声音会比较清脆,桌子的声音会比较闷?”同时,各种物体碰撞时的不同声响,也会让孩子觉得很开心。
基于这些原因,如果家长刻意去制止孩子的行为,就无疑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展了。
3岁的童童对什么事情都十分好奇。一天她拿了一个玻璃杯子去问爸爸:“杯子掉在地上会不会摔碎?”爸爸说:“会的。”还没容爸爸解释,童童的手一松,“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震惊之下爸爸刚要发火,但他转念一想,童童为什么这样做,还是听听她的想法吧。于是他平声静气地问:“你为什么要把杯子摔在地上呢?”童童若有所思地说:“哦,它真的能摔碎了。”原来她是想亲自试一试杯子能不能摔碎。
4岁的玲玲按照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在家中的花盆里种了几颗黄豆。她天天浇水等待小苗出土。两三天后,她终于忍耐不住,用小棍扒开土取出豆子看看,再重新埋进土里。此后,她每天都要这样看看那几颗黄豆。妈妈轻声劝说:“不要再扒拉豆子了,要把它扒拉死了。”玲玲天真地回答:“我在观察呢,老师让天天观察的,豆子埋在土里,不扒拉出来,怎么看见呢?”
看来幼儿的思维方式确实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出于好奇心他们不轻易相信别人说的,总要自己亲自试一试,总要自己做。如果童童的爸爸当时大声呵斥:“都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成心把杯子摔碎?”那真是冤枉她了。如果玲玲的妈妈提出坚决不许她再扒拉豆子,极有可能泯灭幼儿的好奇心,把探索的兴趣扼杀掉。所以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孩子产生质疑
兴趣是孩子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孩子们的兴趣水平主要表现在直接兴趣。为了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兴趣,家长应在多给予关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调整家庭的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多带孩子进入自然、社会等大环境。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许许多多吸引孩子注意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