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8449200000034

第34章 PM论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三隅二不二对管理者的类型及其效果进行了潜心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管理者对生产或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对人的重视程度,对实行领导的效果存在着不同的倾向。他所归纳的这种倾向,称作为PM理论。

P和M是英语中Performance和Maintenance的简写,P表示领导者对生产和工作的指导行为,M表示领导者对下层和入际关系的指导行为。也就是说,P是领导者为完成任务所做的努力,主要是工作的效率、计划的能力等等;I是领导者强化和维持部下或团体所起的作用。

三隅二不二通过对煤矿、工厂、银行、报社等工作内容极不相同的单位进行的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1)PM型的领导。即既重视生产或工作绩效,叉重视人的作用。P与rl都属强项,这种领导所在的单位,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下级成员的满足感、士气的旺盛程度都为最高,所以是最出色的领导类型,(2)Pm型的领导。这种领导突出重视生产和工作效率,忽视人的作用。这些单位生产效率居第2位,但士气较低。

(3)Mp型的领导。这种领导,突出关心人,对人宽宏迁就,但不重视工作效率。这种单位士气虽然不低于Pm型领导单位,但工作效率较低。

(4)pm型领导。这种领导既不要工作效率,又不关心部下,不重视人的作用。所以,其所在单位无论从工作效率还是士气,都是最低的。

PM理论的建立,对人事工作很有意义。它一方面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去考核和评估领导者,同时还为领导者的领导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讲工作效率,或者只管工作,不讲关心爱护人的领导是存在的,这种领导方法,从长远来看是不行的,而且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用人原则。所以,领导者要真正傲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还是要做PM型的领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