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有位女厂长和女儿在一起工作。一次,厂内教育科招收技校学员,这位厂长的女儿积极准备,最终考了一个全厂第一名。这时,厂内闲话就多起来了,有人说,“教育科长准保把题目透露给她了,否则,她才考不上第一名呢”。也有人猜疑,或许是判卷人故意给了她高分等等。在这些议论面前,这位厂长的女儿没有上厂办学校,而是报考了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她学习基础确实较好,终于以优异成绩被电大录取了。
厂长的女儿本来是以真才实学考上全厂第一名的,为什么厂里有些人会认为是假的呢?这就是人们在认识问题上产生了偏差。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的思维总是有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作出的概括,就会形成某类不确切的形象,产生错误的判断。人们之所以怀疑厂长女儿的考试成绩是假的,就是因为近亲在一起工作,确实存在某些消极作用,人们凭借“经验”中形成的某些一般认识,对某些特殊情况以及发展变化了的真实的事情作出错误的判断。
心理学认为,人都是有情感的,任何人都不例外。近亲在一起工作,确实难以肃清情感因素的作用。
由于情感因素的作用,近亲共事弊病是很多的。有的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理的不处理。有的本来处理是公正的,群众也不理解,也不视为公正。正象一位厂长说的,亲属在一起工作,遇上长工资、分房子、晋升提拔等事,没有一件说得清的口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各行各业近亲共事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在工业、企业一段时间内实行顶替政策,所以一家几口在一个企业内的现象并不少见,使企业中的许多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其他行业的领导班子中,近亲共事的现象也极为普遍。陕西省委1986年对十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其中乡处级干部有近亲共事的占38.8%,科级午部中有近亲共事的占39.7%当然,解决对人的认知方面出现的偏差,首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让人们在思想上克服主观唯心主义,克服片面性,同时,应该建立亲属共事的回避政策。对亲属共事要作出一些具体规定,比如,三代血亲之间,不能有领导关系与工作隶属关系等等。
事实上,近亲回避的各种规定,我国古代从秦汉开始,直至清朝都是有规定的。现在国外不少国家也是有规定的,总之,规定近亲共事的回避原则,还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