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人在逆境中不悲观,不绝望,信心坚定,斗志旺盛。她们充满活力,以豁达的态度生活,因此总具有感染力、号召力。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不但自己会对生活充满热情,还能以她的自信和快乐感染周围的人,给大家带来阳光和希望。
26.完整家庭,让女孩的心灵洒满阳光
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日益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可,从而使离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或教养失衡问题,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
夫妻之间离婚一般都有个时间过程,长的几年,十几年,短的一年半载。在父母发生激烈冲突至离异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思想态度也有个变化的过程。外国学者霍滋曼与他的同事通过观察离异家庭孩子面对父母分离而产生的精神变化,把这一变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1.否认阶段。
在父母关系紧张,离异已近时。如别人问及“是否你爸爸妈妈要离婚呀?”孩子则极力否定,说这是造谣,是假的,虽然他们心里清楚家庭的矛盾,但情感上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不想自己会碰上这种不幸,希望没有这种事情发生。
2.愤怒阶段。
随着父母关系的日益恶化,孩子意料到前景不妙,这时会产生愤恨不平的心理。生父母的气,认为他们为个人的幸福而抛弃他是极自私的行为,在这种怨恨情绪的支配下,孩子往往会一反常态,在家里或学校里出现攻击性行为。
3.争执阶段。
当父母离婚很快成为一种事实,孩子会极力争取和他喜爱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并为家里的物品分配等事情向父母讨价还价。
4.沮丧阶段。
父母离婚后,孩子感到伤感、颓丧,有时甚至对生活、学习等失去兴趣,沾上不良习气,离家出走或参与社会不良团伙的事情,往往会在这时产生。
霍滋曼提出这四个阶段,应该引起我们做父母的警醒,要慎重处理夫妻之间的感情。
女孩子敏感细腻,父母的离异对女孩的身心伤害尤其大。
媛媛是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长得文静秀气,原本活泼开朗,干什么事都争强好胜,上进心很强,学习自觉,字也写得很好,而且小嘴巴能说会道,显得很能干。曾经是我们班的小队长和值日组长。自从父母离异后她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有时常令人觉得不可琢磨。不那么活泼了,眼睛里带着忧郁,不随群玩耍,课间常独自一人坐着。学习和工作上也不那么认真负责了,几次家庭作业都没能做好,给老师推说是忘了。轮到她值日时,从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同学们干得很起劲,可她却只顾着四处转悠,让她带块抹布,提醒了四五次仍然没带来,还好像受了委曲。因为她值日时的不负责任,使班级丢了两次评先进班级的机会。平时有点不舒服也常爱装腔作势显出非常痛苦的样子。老师批评她几句,就眼泪汪汪,很是脆弱。别的同学稍一惹她,就大喊大叫。
媛媛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差,没有责任心和荣誉感。缺乏积极的进取意识,自我防卫意识和妒忌心强,对除自己以外的集体的事漠不关心,遭遇挫折时显得非常脆弱,这和她所处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十来岁的女孩子正是需要人疼的时候,当她感觉父母都离她的心很远时,其情感和行为上必然会发生偏差。在内心深处,她希望周围的人都来关注她,喜欢她,这正是一种单亲家庭女孩子缺乏父母之爱的具体表现。
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如何告诉她们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她们对社会能有更深刻的看法和认识,如何影响她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了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还需要提供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作为与孩子倾心交流的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敞开心扉让父母走进她的内心。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生长在一个和睦家庭的女孩会对他人和集体充满爱心,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女孩如花,芬芳而典雅,需要雨露滋润,阳光恩泽;女孩如水,轻灵却也柔弱,飞扬尘土可以让她浑浊,一日曝晒也许便会干涸。所以女孩,需要大家多一点呵护与关爱。从小关爱女孩,让她们拥有家庭的温暖,拥有完整的亲情关爱,这是女孩们所期待的,也应是父母该做的。愿年轻的父母们,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让我们的女儿绽放那最美的笑脸吧!
27.家长,注意你的表情,态度是会传染的
乐观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然而孩子并不能因父母的期望他们快乐就自然而然地体验快乐。同时,孩子的快乐也不一定是由物质的东西引发的。乐观需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
快乐的父母,也会感染孩子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她相信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事的实例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父母的人生态度对子女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子女的人生态度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约有86%的悲观者,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的人生态度是悲观的。所以,树立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根本途径是父母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感染他们。
但是,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谁都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谁都难免偶尔会有情绪,回想一下,你对孩子发过火吗?
女儿在做作业,遇到难题向妈妈求助,妈妈看了看题,觉得非常简单,心想,女儿肯定上课没专心听。于是对女儿说:“你自己再好好动动脑筋,那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女儿听完后,皱着眉头,手里玩着笔,也不看题目。妈妈觉得女儿的懒劲儿又上来了,感觉有火气在内心游动,但还是想让女儿把难题弄懂,于是按耐住火气,严肃的对女儿说:“你把题目再读一遍。”女儿不乐意了,嘴里哼哼唧唧的就是不读。这一下妈妈的火气终于爆发了:“你这孩子,那么懒,也不会自己动动脑筋,教你你还不愿意学。看你以后能有啥出息?”女儿顶嘴:“我不要你教了,我从此即便不会做,也不再问你了。”怒火中的妈妈抬手给了女儿一巴掌。妈妈的怒火同时也点燃了女儿的惊恐、委屈与愤怒;于是女儿放声大哭。坏情绪相互影响,把妈妈的怒火推到了极点,她抓起女儿的作业本,用力撕得粉碎;然后把纸屑碎片扔得满屋都是。女儿被吓呆了;妈妈也为自己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第二天,女儿红肿着双眼去上学,不会做的题目依然不会,而且没能完成作业。妈妈一夜没睡着,她后悔、她迷茫、她不知道女儿怎么了,她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了?
其实,我们解决问题才是主要的,指责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更糟糕,得不偿失,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实,如果换一种态度,事情完全可以不致于这样,比如:
女儿做作业,遇到难题向妈妈请教,妈妈拿过题目,仔细看了看,微笑着说:“看来我们宝贝儿又遇到难题了,来妈妈和你一起动脑筋好吗?我们一定能弄懂它。”然后引导女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宝贝儿,你先看看这题目里是要求算什么呀?是算面积呢?还是算距离?”“我们来看看,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什么呢?”(比如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然后把这个找出来后,再问女儿算面积的公式是什么呢?)最后问女儿:“宝贝儿,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吗?”其间看女儿如有皱眉的举动,应及时鼓励女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女儿一个示范。
一个小小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指责和训斥只会让女儿惊恐、委屈,而微笑和期待却能给女儿带来自信和勇气,生活中的这些细节,我们不能不注意。
此外,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父母工作上敬业、上进、负责,办事认真;家庭中尊重孝敬老人;待人上,不以权势取人,热情、大方、真诚、平等,助人为乐;处事上,一视同仁,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种家庭的孩子多半也积极上进、文明礼貌、谦和公正。相反,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生活作风。长期耳濡目染,孩子也大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随心所欲,实际上,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方式对孩子是有传染作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注意你的表情,不要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28.留心观察,注意女孩的心理天气
孩子是大人的一本书,永远读不完。做父母的教育好孩子,必须懂得自己孩子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采取适合孩子接受水平的方式进行教养,而不用成人化的手段去强制孩子做这干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