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大自然的困惑
8434900000029

第29章 江河湖泊(2)

一条小河(有时甚至是小溪)在狭谷里淙淙地流淌着,它是那么温顺而可爱,使您能成几个钟头地、毫不疲倦地观赏它——它流过又圆又滑的鹅卵石,河面上泛起微微的涟漪,出现了一个个满是泡沫的漩涡。这一切很难使人相信;如此温颀的小河,竟会变成可怕的洪水。可是,实际情况的确是这样。每当它的上游下大雨或冰雪大量融化的时候,小河里的水量就会猛泥石流增,一向温顺而“怯弱”的小河,这时却变得气势汹汹、波浪滚滚:它咆哮着,吞食着两岸的土地、沙子,过去曾和它亲昵偎依的鹅卵石,现在却被它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

这就是泥石流。

“泥石流”一词出自阿拉伯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前边所说过的那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它是含有大量沙石泥生的一种洪水。许多国家的居民都知道这个词儿,印度、中国、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家的一些地区时有发生,南、北美洲两海岸的某些山区也发生过。就是高加索和中亚细亚的居民,也不止一次地深受其害。

1938年3月间,科迪勒拉山——洛杉矶附近,下了一场大暴雨,山谷里的雨水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势不可挡的山洪!洪水咆哮着,大量的碎石和沙土被冲走,甚至连几十吨重的大石头也冲跑了,一棵棵大树被连根拔掉!泥石流所过之处,人、畜、大小建筑物和铁路桥梁通统一扫而光。在这次泥石流的袭击中,有2000余人被淹死或冲走,使1万多人无家可归。仅这次泥石流,从山上带下来的岩石竟多达1200多万立方米!

毁灭性的泥石流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时有发生。这里出现的泥石流是骇人听闻的,其高度可达18米!1891年,这儿就发生过一次如此可怕的泥石流。

1921年7月间的一天,坐落在外伊犁山北麓的阿拉木图市街上,突然响起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惊叫声:

“泥石流!泥石流来啦!!”

这时,人们听见山沟里传来了可怕的隆隆声;不一会儿,凶猛的泥石流就向城里冲来,大约有2层楼房那么高。泥石流中夹杂着大量石块,有的石块的直径可长达2米!

这次泥石流,给阿拉木图市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引起泥石流的直接原因,不仅是暴雨、冰雪或冰川的大量融化,而且山区湖泊也会造成泥石流的暴发。1941年春天,由于冰川迅速融化,秘鲁的安达山区的一些湖泊里注满了洪水。一天,帕尔科恰恰湖突然决口,洪水劈头盖脸地朝着瓦拉斯城里冲来!这次泥石流夺走了6000多人的生命。

1966年夏天,费尔干纳山谷里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泥石流。火辣辣的太阳融化着山上厚厚的冰雪,雅申—库利湖泛滥了,洪水涌进了伊斯法拉姆山谷。

人们事先预料到了山洪要来临,所以全力以赴地在加固河堤。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它竟会流出河谷来。这是一次非常可怕的泥石流,高达8~9米!它怒吼着,带着大块石头和连根拔起的大树,就连一路上的金属支架和高压电线也都被冲跑了。来势凶猛的泥石流,将库瓦萨河上的铁路桥冲得像个大鸡冠,桥的平台被冲到下游好几百米远的地方。疯狂的泥石流还摧毁了许多房屋和水利设施。

许多飞机和直升机参加了这场抗洪抢险斗争。当警报拉响后,一队队工兵,一辆辆汽车开赴现场,甚至连停在备用线上的战备列车和医护列车也出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丢下手头正干的活儿,紧张地投入了这次抢险救灾活动。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铁路巡道工卡维·哈萨诺夫和卡米尔扎·图尔苏纳利耶夫立下了大功劳!他们的英勇事迹在这一带已是家喻户晓了。

那天,他俩在相邻的路段上值班。在泥石流来临之前,铁路上工作的一位老师傅正好乘轨道车经过这儿,他告诉两位巡道工:今天山区有暴雨,河水要上涨。铁路工人们从早上起就开始加固桥墩了。这时,又来了桥梁巡道工马特廖娜·加拉先科和阿格里平娜·阿佩基娜。

洪水猛涨,情况紧急。巡道工们急忙奔向铁路岗棚——必须马上给车站打电话。这时,只见一列火车飞驰而过,而列车之后尾随着可怕的大山洪。

火车司机大声呼喊着,让人们赶快躲避洪水。图尔苏纳和耶夫和哈萨诺夫一边拼命朝岗棚奔跑,一边大声招呼人们赶快向高处跑。

他俩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因为前边的车站马生就要发出一列客车,而车上有好几百名铁路职工和铁路工人,还有他们的妻子儿女。其中许多人都是利用休息日去探亲访友的。

这两位巡道工是好样的,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千万别发车!大洪水!”他们刚放下电话,浪头高达9米的大洪水就铺天盖地地向铁路岗棚冲来。

中亚细亚也遭受过泥石流的突然袭击。这里还流传着一句谚语:“要过山间小河,就得先看天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泥石流都发生在傍晚或夜间。它为什么多出现在这些时候呢?其原因就在于:在天气炎热的山区,夏天的早上通常是晴朗而无风。如果下雨,大部分都在下午。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泥石流主要是发生在大暴雨以后。

1921年,哈萨克斯坦的首府遭受过一次泥石流的进攻,过了40年之后,它又被泥石流袭击。在小阿勒玛京卡河的狭谷里,正下着倾盆大雨,雨水冲刷着两边山坡上的泥土,出现了可能暴发泥石流的险情。必须赶快采取防范措施!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才能迅速制止它呢?

办法终于找到了:在山谷里进行定向爆破,迅速“筑起”一道高大的堤坝。就这样,1973年7月间即将暴发的一场泥石流被制止住了,据专家们估计,这次泥石流的威力要比1921年的那次还大呢。

有关专家们确信,与其在山谷里分段筑几道不大的拦洪坝,还不如干脆修筑一座巨大而坚固的大堤坝更为可靠。例如,在小阿勒玛京卡河谷里修筑的防洪大坝就高达100米,底部宽达半千米!

当然,修建如此宏伟的大坝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造价太高,所以,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做。如果没有十分必要,就不必大兴土木,只要及时预防险情,普及相应的防护知识,适当地选择住地和修筑适当的防护设施也就可以了。此外,还应该掌握上游山区冰雪或冰川的融化规律,应该及时预防暴雨袭击。

湖泊

只要您了解一下湖泊的“生平”,就会知道它们的“出身”是多么不同了。

几十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大冰期。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北欧的一些山区出现了冰川,这些冰川不断扩展,并朝山下慢慢“爬”下来,它覆盖了森林、草原,就在今天的挪威所在地,当时曾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它一年年在扩大,一年年向南方伸张过来。

冰盖所到之处,植物和动物相继灭亡。在欧洲和亚洲的大片土地上,出现了荒无人烟的冰雪广漠,有些地方的冰层竟厚达1~2千米!

一直到又过了几万年以后,这些地方才开始变得暖和起来,覆盖着北欧的巨大冰盖也开始融化了,可是它的南部一延伸到俄罗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开始)亚罗斯拉夫尔、加里宁和圣彼得堡地区的冰盖,却迟迟没有融化。科学家根据大冰川在这里遗留下来的痕迹查明:这些冰川在大约1.5万年以前就在这里存在了。

大约又过了2000~3000年以后欧洲西北部的冰盖才完全消失。退走的冰川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在俄罗斯的卡累利阿、圣彼得堡、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和沃洛格达等地区,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湖泊。

在当代,有不少湖泊也是通过这种途径而形成的。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山区——冰川正在融化的那些地方。当然,还有许多湖泊则是以其他形式而出现的。例如,里海就是由于海洋变迁所形成的一个湖泊。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真正的大海呢,那时,里海和黑海是相通连的,直接流入了海洋。

咸海也是这样形成的一个湖泊,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一直把它称为“海”。实际上,它现在只是一个湖而已,就像我们所说的贝加尔湖一样。如果从贝加尔湖的基本参量来看,它更有理由被称为海。贝加尔湖的长度等于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之间的距离,它的深度也是咸海无法比拟的,而且咸海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浅了。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一个湖泊,其深度达1620米!而它的水量则要比波罗的海的水量还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