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63

第63章 生态安全的基石——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生态安全本质上是围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它既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具体来说,生态安全是一个由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系统安全3方面组成的动态安全体系。

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生态安全体系的影响,经济安全就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则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

生物安全

1.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消失,必然会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恶化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限制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2.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常常是灾难性的。

3.转基因生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并获得足够的食物,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人类栽培、养殖的生物和基因,出现了转基因生物。这对于一个地区和全球生态系统是福是祸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就存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各自拥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生物并且相对稳定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在自然规律下,交叉繁殖只会在相同的物种之内发生,使得物种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群也带来了基因杂交、漂移、变异的风险。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生命形式,以超过自然进化千百万倍的速度介入到自然界中来。这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还不得而知。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可能造成农作物品种单一化,形成害虫害草的抗药性,威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遗传。转基因生物还可能导致野生生物种类资源缺失,并极有可能使变异后的基因或转基因通过生态和遗传渠道影响整个地球的生物和生存环境。

环境安全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诸如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等物质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加上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区域性的酸雨等,通过食物链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转移,所有这些问题会在生物、环境中积累,最终在生态系统安全方面爆发和体现,从而威胁到整个地球。

能量流动

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这就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②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前一级的能量不能维持后一级少数生物的需要,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