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52

第52章 泥石流频发破坏生态环境

鲁伊斯火山泥石流泥石流犹如一股黑色的洪流,瞬间爆发,无坚不摧,是山区最严重的地质自然灾害之一。

泥石流常见于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而且在暴雨期还具有群发性。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和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全世界共有50多个国家存在着泥石流的潜在危险,其中中国、日本、瑞士、秘鲁、哥伦比亚较为严重。

20世纪以来,由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世界泥石流爆发的频数大增,使本已疮孔百出的生态环境更加支离破碎。20世纪,全球发生泥石流上百次,其中两次伤亡最大。一次是1970年的瓦斯卡兰山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裹着泥、石,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咆哮而下,毁灭了秘鲁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另一次是1985年鲁伊斯火山泥石流,黏稠而灼热的泥石流以50千米的时速夷平了3万平方千米上的城镇、农田和果园,哥伦比亚阿美罗城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墟。这次泥石流使2.5万人丧生,15万头耕牛死亡,13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50亿美元。

滑坡、崩塌往往与地震有关,又常常与泥石流一同迸发。

世界上发生滑坡、崩塌最多的地区当属中国、日本、美国、印度和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滑坡、崩塌多发生于西南山区和黄土高原,即川、滇、陕、陇四省。日本的滑坡点近5500多处,可能发生崩塌的陡坡地带7400处。美国20世纪70年代因滑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0亿美元。瑞士20世纪以来至少有5000人死于滑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