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51

第51章 海岸线变化带来的灾害

受腐蚀的海岸线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两种。海洋与陆地的不断变化十分复杂。我们假定陆地是固定不变的,海洋只有潮汐变化。海水昼夜不停地反复地涨落,海平面与陆地交接线也在不停地升降改变。假定每时每刻海水与陆地的交接线都能留下鲜明的颜色,那么一昼夜间的海岸线痕迹是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沿海岸延伸的条带。为测绘、统计实用上的方便,地图上的海岸线是人为规定的。一般地图上的海岸线是现代平均高潮线。航海用图上的海岸线是理论最低低潮线,比实际上的最低低潮线还要略微低一些。这样规定,完全是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因为海图上的水深以这样的理论最低低潮为基准,可以保证任何时间,实际上的水深都比图上标示的水深更深。舰船按此海图航行绝对不会搁浅。

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我国的天津市,在公元前还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千米。当然,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仍以天津为例,在地质年代第四纪中(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曾发生过2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但经过100万年的演化,现在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数百千米。

海岸线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由于受地壳下降活动的影响,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后退现象,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有人测算过,比较稳定的山东海岸,纯粹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约1.8毫米,如果再过一万年,海岸地壳就可上升18米。到那时,海岸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海岸线的变化受冰川的影响较大。在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陆地和高山上覆盖着数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气温上升,世界上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么海平面就会升高十几米,海岸线就会大大地向陆地推进;相反,如果气温相对下降,则冰川又扩展加厚,海平面就会渐趋降低,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进。

再次,海岸线的变化还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响。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积起来,长年累月,沉积为陆地,这时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移。如我国的黄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条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约为37千克,它每年倾入大海的泥沙多达16亿吨。泥沙在入海处大量沉积,使黄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长2~3千米,即每年新增加约50平方千米的新淤陆地。由于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海岸线也不断地向海洋推进。

海岸线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渐进性的,同时也是巨大的。一方面海岸线的变化会改变生物界(包括人类)的居住结构,迫使人类迁徙。另一方面,海岸线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类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