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8429700000053

第53章 土壤盐碱化破坏农业结构

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或土壤盐化,是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如石膏)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

土壤中盐分的主要来源是风化产物和含盐的地下水。灌溉水含盐和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也可使土壤中盐分增加。土壤盐碱化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大,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1.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2.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分,也形成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