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燕城杂记
8409600000058

第58章 汪东的《寄庵随笔》

南社诗人汪东(一八八九—一九六六),著有一部未刊笔记《寄庵随笔》。他字旭初,号寄庵。我认为他的这部笔记是值得刊行的。

汪东江苏人,殁于苏州。抗日战争期间流亡重庆,抗战胜利后曾任职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青年时代他在东京留学,加入过同盟会。当时陈师曾、李叔同、黄季刚等人都在日本,彼此多有交游。后来陈师曾娶汪东女兄春绮为妻,彼此的关系更为密切。

从陈师曾的诗集里,可以看到有不少题目写到了汪东。当然,在汪东的《寄庵随笔》里也有不少题目写到了陈师曾。

七十年代后期,谢国桢先生南行探亲,在苏州的书店得《寄庵随笔》抄本一部,视为南行的收获之一。我借来读了一遍,有不少较有趣的题目,如《黄季刚之死》、《民报之全盛时期》、《章太炎讲庄子》、《弘一大师之绮语》、《乔大壮悲愤遗书》、《弘一的讲演录》、《金松岑有侠气》、《梨园忆旧录》、《吴中园林琐记》、《沈尹默的诗兴》,等等。这些都不失为谈近代文化史的重要史料。

当然,有的条目也不免失诸传闻和臆测,如《许寿裳电筒致难》

即是。

上海吕贞白先生为谢国桢所藏抄本写了一则题跋,证明谢藏并非汪东手抄,而是别人从报纸所载零篇中过录而来,因此题目不全。吕贞白说:“汪旭翁自抗日战争胜利归里后,生事日困,尝为上海新闻报副刊写稿,此随笔即作于是时。约始于戊子年(一九四八),迄于庚寅年(一九五○),随写随刊,并未存稿,最后数则尚忆系在予家时灯下所写者。”笔记掌故,久为文界忽视,汪氏所著也已湮没多年了。据吕贞白说,汪氏除笔记外,尚有一部诗词稿。“翁手定词稿,其侄外孙保存无恙,予从庚寅起迄癸卯年为翁所抄之词共十二册,未能刊行,稍尽后死之责,当珍护之以永其传,舍送国家图书馆外,无他长策也。”我倒觉得保存文献的方法,除了国家图书馆妥为保管以外,最好莫过于整理付印,更利流传。汪氏的笔记和词稿当亦如此。

一九八四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