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一定要读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8407900000020

第20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吕后诛杀韩信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韩信最初是被萧何推荐给刘邦的,现又是萧何将其骗入宫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杀钟离昧

项羽部下有一员名叫钟离昧的猛将,一向和韩信很要好,项羽死后,他就来投奔韩信。刘邦听说了,命令韩信把他捉起来。

这时,韩信已被刘邦封为楚王,因为刚到楚地不久,所以到各县去巡视时总带着许多武装侍从。有人便向刘邦告密说韩信培植亲信,准备反叛。

刘邦得到密告,大吃一惊,忙和近臣商议。谋士陈平贴近刘邦耳边,献了一个计策,刘邦点头称妙。

于是,刘邦装作若无其事,向各诸侯发出通告,说自己马上出发到南方的云梦泽去打猎,要他们如期赶到陈地(今河南淮阳县)来迎接。

韩信不知是计。当刘邦将到陈地时,他想起兵造反,但找不到理由;想去迎接刘邦,又怕刘邦嫉妒自己握有兵权而被擒。

正当韩信犹豫之际,有个近臣向他献策道:“将军杀掉钟离昧,带着他的头颅去谒见大王,韩信跑去和钟离昧商议。钟离昧愤愤地说:“刘邦所以不敢来袭击你,是因为我在你左右。如果你把我杀掉,去向刘邦谄媚,那么我死了事小,恐怕你也会因之送命的。”

韩信正要解释,钟离昧打断他的话,厉声骂道:“我已看清你不是个有远见的人!”说完拔剑自刎。

韩信带上钟离昧的头,赶到陈地去拜见刘邦。刘邦一见韩信,不由分说,立即命令武士将他五花八绑载入后面车中。

韩信大失所望,仰天感叹道:“正如人们所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国破而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太平,看来我是该被烹杀了。”

刘邦听了,破口大骂道:“你发什么牢骚?人家告你要造反!”随即命令武士将韩信套上刑具。

刘邦将韩信带到雒阳,因为没有查出他反汉的行迹,才免了他的罪。但刘邦还是夺去了韩信的兵权,把他降为淮阴侯。

千夫所指

王嘉,字公仲,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性刚毅质朴,敢于直言。公元前4年,他接替平当做了丞相,经常上书给汉哀帝刘欣,指出朝政的得失,同时推荐了一批有用的人才,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深得哀帝的信任。

哀帝有个侍臣董贤,长得眉清目秀,相貌出众,加上性格柔和,善于奉承,因此哀帝非常宠幸他,每次出游,总让他同乘一辆车;召进宫来,就要他形影不离地随侍在左右。

有一天,董贤在宫中陪哀帝睡午觉。他一翻身,把哀帝的衣袖压住了。哀帝醒来时,见董贤睡得正香,为了不惊醒他,就叫宫人用剪刀剪断自己的袖子后起身下床。

一人受宠,全家得福,董贤的妻子被召进皇宫,同享富贵;妹妹被选为妃子,地位仅次于皇后;父亲董恭赐爵关内侯,后来又升任卫尉(掌管宫门禁卫);岳父和小舅子也都当上了朝廷大官。

哀帝又下令在皇宫北面为董贤建造豪华富丽的住宅,其中的装潢和陈设精美无比,屋柱和窗格子都用锦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奇珍异宝,哀帝自己只用次一等的,最贵重的全都赐给了董贤。

就这样,这个对国家没有尺寸之功的董贤,由于博得了哀帝一人的欢心而身价百倍,平步青云,成为西汉末年炙手可热的权贵。可是,哀帝仍然感到不够,还想找个机会加封董贤。

哀帝没有儿子,而且体弱多病,这就使一些宗室近亲产生了非分的想法。东平王刘云和王后谒曾经请巫士傅恭、高尚等搞过迷信诅咒活动,希望哀帝早日去世,让自己即位做天子。

在封建时代,背后诅咒皇帝,被看作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事情传到息夫躬和孙宠两个朝臣耳中,他们认为升官的机会来了,就联名写了一封告发的奏章,通过太监宋弘送交给哀帝。

哀帝看到奏章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严加追查。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谒和其他有关人犯都被处死。

案子了结以后,朝廷准备论功行赏。侍中傅嘉迎合哀帝的心意,劝他趁此机会封董贤为侯。他说:“息夫躬和孙宠的奏章是通过宋弘交上来的,陛下只要把宋弘的名字换成董贤,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于是,哀帝命人拿来奏章,把宋弘二字改成董贤,又亲自起草一道诏书,说明自己决定封息夫躬、孙宠、董贤三人为侯,以示嘉奖。诏书下达以后,丞相王嘉立即和御史大夫贾延联名上书,表示极力反对。

王嘉和贾延的奏书,措辞非常激烈。他们要求把息夫躬、孙宠的奏章在朝廷上公布,让百官们讨论董贤在这一案件中有没有功劳,是否应当封侯。哀帝感到有点心虚理亏,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搁置起来。

过了几个月,哀帝决心不顾大臣们的意见,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王嘉再次极力反对,他用历史上周武王、汉文帝等贤君的治绩来反衬哀帝滥用权力、宠幸近臣的错误。哀帝听了很不高兴,从此对王嘉日益疏远。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又借用太后的遗命,下诏加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还给哀帝,同时附上自己的一份奏章,进行劝谏。

王嘉在奏章中说:“董贤依仗陛下的宠幸,骄奢放纵,不知收敛。他的恶名传闻四方,已经引起了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不能不为他今后的下场感到寒心。希望陛下顾念祖宗创业的艰难,不要再这样做了!”

王嘉尖锐激烈的批评和封还诏书的行动,触怒了汉哀帝。哀帝以欺君罔上的罪名派使者召王嘉到廷尉那里受审。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遭到王嘉的坚决拒绝。这位耿直的大臣被关在监狱里绝食二十多天,最后终于呕血身亡。

王嘉死后,没有人再敢直言进谏。董贤又被任命为大司马(三公之一),百官的奏章都要通过他才能呈送给哀帝,连新任丞相孔光见了他也十分恭谨小心。他的权势超过了所有的公卿大臣,几乎和天子相等了。

可是好景不常,仅仅过了一年多,哀帝因病去世,董贤失去了靠山,地位一落千丈。王太后以“不合众心”为理由,罢免了他的官职。董贤和妻子当天就忧惧自杀。他的家财全部被没收变卖,总数达到四十三万。

王昭君出塞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苏武牧羊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汉武帝封将军柏

在登封嵩阳书院内有三棵“古柏”,最小的称为“大将军”,最大的偏称为“二将军”和“三将军”,将军柏名不符实,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