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8405100000095

第95章 健康理念让身心相融

追求健康,就要追求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才是发展的基石。健康需要身心的相融。

健康是身心的结合,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需要心灵的健康。

身心健康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和家庭和谐的需要。

虚名浮利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灵魂纯洁、身体健康才是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

新的医学研究也表明,人体健康与患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就已经在警告人们,身体健康亮出了红灯,如果不重视,疾病就会接踵而来;如能加强自我保健,进行自我调节,就可以使自己早日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转变成健康状态。

卫生部通过对十个城市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的人已经占了很大一部分!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呈上升趋势。

而且,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年龄基本上在20~45岁,医学界已经把“亚健康”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这些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加重的缘故。

预防和治疗亚健康应从纠正病因开始,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科学健身、提高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

心病还需心药医,平时多注意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规律、合理膳食、尽量改善环境条件、保证按时、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锻炼。

人们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养生认为,人体的小宇宙与大宇宙是相通相应的;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包括了个人身体与情志的和谐、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乃至与天地大宇宙的和谐。从这一点看,保持理性思维,就能智慧地面对自然和社会,使人事合于自然规律的变化与发展。

健康是一种重要的和谐。

人体的各个器官就像是把守城池的将士,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自安好,肝胆相照,守护着人体的健康,共同的维护着身体的和谐。

不管是令人疼痛难忍的龋齿,还是一小处口腔溃疡和扭伤的肌肉……都能将身体和谐打破。

人体自身有免疫系统,一旦有外敌来犯,系统立即调兵遣将,进行防御。无奈有时外敌强劲,正不压邪,于是,病接踵而来。哪怕是一场感冒,从打喷嚏到流鼻涕,从咳嗽到发烧,愣能把一个声若洪钟的大汉咳得折腰,把珠圆玉润的女声变得瓮声瓮气。

没有身体的和谐,也就没有心灵的和谐。为什么人病了特别需要别人的关爱和照顾呢,大概原因也在于此吧!

贾平凹对“和谐”有更深的理解,他在《说生病》里写道:“或许,人是由灵魂和肉体两方结合的,病便是灵魂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契合出了问题,灵魂已不能领导肉体所致,一切都明白了吧,生出难受的病来,原来是灵魂与天地自然在做微调哩。”哦,明白了,人之生病,原来是身体与天地自然的和谐遭到了破坏。病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微调,这就颇有些“天人合一”的深意了。

在东方运动理念中,只有让身体与心灵和谐的运动才是最好的。只有当我们放松入静了,人体才会达到最佳的状态。这种层次的运动往往已经进入到了文化层次,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修身养性。现在科学发现,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达到痊愈的目的,而不是一味依赖于药物,这就需要人体处于最佳状态。在东方传统的运动中,印度瑜伽、中国气功、书法以及太极拳的高层次修炼就属于此类运动。现在人们误认为只有女性才适合练瑜伽,这就像对太极拳的误解一样。其实在印度很多瑜伽大师都是男性,瑜伽同样也适合男性修炼。现在社会能做到这一步的人还是少数,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心态平和,进行长期的修炼。

虚名浮利是过眼云烟,是非得失转头皆空,灵魂纯洁、身体健康乃是人生至乐。追求健康,就要追求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才是发展的基石。健康需要身心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