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8405100000074

第74章 有容人之量,方能成人之事

懂得宽容别人,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宽容、理解和支持。

有句形容大度弥勒佛的话叫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姿态之高,令所有人神往。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对人,对事多一份宽容与大度。只有懂得宽容,才会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人生在世,更应有崇高的理想和宽阔的胸怀;待人及物应不拘小节,为区区小事而耿耿于怀不但徒增自己的烦恼,而且还于事无补。其实,不管是处世还是做事,只要你能有一个雍容大度、坦坦荡荡的胸怀,路就会越走越宽。相反,如果处处针锋相对,睚眦必报,结果只会落得一无所成。自然也就脱离了我们的终极目的——幸福。

最初,曹操与袁绍实力悬殊大。曹操手下的不少将士、文人谋士都与袁绍一方有秘密书信往来,以备万一曹操被袁绍兼并,能有个退身之地。对此,曹操心知肚明,只不过迫于时局而不便挑明。

不久,“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利用奇计大败袁军,取得了彻底胜利。曹军在清理战利品时,从袁军大营缴获一大筐书信,都是以前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件。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贬低曹操,说自己身在曹营心在袁军;有的表示随时可以叛曹降袁。曹操的心腹们觉得事关重大,立即将书信交给了曹操。那些写了信的人害怕事情败露,个个心惊胆颤。

正当人人紧张万分之际,曹操却接过信件,看也没看,就下令全部烧掉,并笑着对众人说:“这都是过去的东西。那时袁军地盘比我们大,军队比我们强,粮草比我们多。就连我自己也曾考虑过以后的退路,你们有人这么做,也属常理,不足为怪。”那些提心吊胆的人见曹操如此态度,又目睹那一大筐书信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如释重负,感到空前的轻松。同时,也都流下了无限感激的热泪。

此事迅速传遍了曹军大营,一度惊恐不安的军心,顿时稳定下来。尤其是那些写过“效忠信”的人,为报答丞相的大恩大德;在此后的战役中,个个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为曹操的争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是一位大政治家的驭下之道。曹操深知宽容大度是黏合剂,能容人就是团结各种人,自己才会受人拥戴,统一大业才有希望。事实也证明,用大度的心志去看世界,世界也会宽待你。曹操的宽容是众人的幸运,而曹操的宽容也是自己的幸运。

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宽厚的皇帝。有一次,他向大臣表示想要起用黄宗羲,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清军入关后,黄宗羲曾经召集很多人组成了反清的“世忠营”,与清朝斗争达数年之久。

康熙之所以想要起用黄宗羲就是因为敬佩他的才学,但是大臣们听到康熙的这个决定以后,都极力反对,觉得黄宗羲是反清逆贼,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来为大清效力呢。

康熙听取了大臣们的反对意见后说:“黄宗羲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忠烈的表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臣们见皇上不但不责怪黄宗羲,反而表示出对他的赞赏,都为皇帝的大度所震慑。

有一次,康熙在巡视西安时,召见著名的学者李禺,李禺是个有气节的人,他觉得自己是明朝的人,所以不想去见康熙。就让自己的儿子带话给康熙说自己年迈多病,不便见康熙。康熙知道李禺的意思,但是并没有怠慢他的儿子,他对李禺的儿子说:“人最可贵的就是气节了,你父亲是一个喜欢读书并且有志气的人,我特意把一块匾额赐给他。”于是,他就把一块写着“志操高沽”的匾额赐给了李禺的儿子。康熙这样宽宏的度量,一时被百姓传为佳话。

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不拘泥细节,才能成就大的事业。”能容人者,必然能获得人们的尊重,从而生活幸福,事业有成;不能容人,则会遭到别人的反对,事业必然日趋衰败,其生活也必然是一团糟糕,更不要说什么幸福了。大度一些,试着学会宽容,幸福之路才会更宽广!

总之,懂得宽容别人,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只有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意,我们的人生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