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片叶时开始绑蔓,单蔓整枝主蔓不摘心,中部12~15节叶腋处发生的子蔓,作为结果蔓,坐瓜后选留其中两条蔓,每蔓上结一个瓜,瓜前留两片叶摘心。其余子蔓全部摘除,主蔓长到25~30片叶摘心,最上部留两条子蔓,留3~4片叶摘心。
双蔓整枝,在幼苗3~4片叶展开时摘心,选留两条子蔓,引到架上,在子蔓的中部11~12节处选留结果蔓,坐果后在果前留1~2片叶摘心,每个子蔓留一个果,25~30片叶摘心。双蔓整枝,667平方米要少栽500株秧苗,但是单瓜较大,产量并不低。
(二)匍匐栽培甜瓜整枝
主蔓5片叶时摘心,选留3~4条子蔓,子蔓5~6片叶摘心,在孙蔓上结瓜,孙蔓在花前留2~3片叶摘心,生长繁茂可适当摘除不结瓜的孙蔓,每株保留50~60个叶片。
大型品种每株留1~2个瓜,小型品种留3~4个瓜。坐瓜后一般不再摘心,以增加叶面积,促进果实发育。
五、苦瓜植株调整
(一)立支架
苦瓜侧蔓多,应插篱笆架,使茎蔓比较充分地分布在架上。有条件最好用尼龙线织成网架,既可减少遮光,茎蔓又能分布均匀。
(二)整枝
苦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由于主蔓生长很快,分枝能力强,任其生长,过多的侧枝,过多的结果,不但果实发育慢,大小不整齐,采收延迟,品质也较差,所以必须进行整枝。
一种方法是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侧蔓及时摘除,主蔓长到架顶时摘心,留3~5条强壮的侧蔓结瓜,侧蔓结两条瓜再摘心。在绑蔓时应摘除卷须和雄花,使侧蔓分布均匀,及时摘除细弱或过密及衰老的枝蔓,减少遮光。
另一种方法是在主蔓长到1米左右时摘心,留两条健壮的侧蔓代替主蔓,发生的二级侧蔓适当保留。
以上两种方法可根据情况采用。
六、丝瓜植株调整
丝瓜可采用与苦瓜相同的篱笆架。因蔓较长,可在基部采取盘条压蔓的方法,绑蔓采取曲形(之冶字形)以免很快爬满架。
除主蔓外选留2~3条健壮侧蔓,保证主侧蔓都结瓜。其余的侧枝和卷须及时摘除,集中养分促进果实发育。
§§§第六节病虫害防治
一、生理障害防治
瓜类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时因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植株生长不正常,造成减产,严重时植株死亡。这种非病原菌侵染的病害,属于生理障害。
瓜类蔬菜的生理障害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营养元素缺乏,光照不足或过强,温度过低或过高,通风过大或过小,土壤盐类积聚和有害气体等。
(一)营养元素缺乏症
1.缺氮
氮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光合作用与叶绿素的多少有关,氮素多则叶绿素形成多,光合作用旺盛;缺氮则叶绿素减少,叶色变浅,严重时失去绿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干枯脱落。瓜类蔬菜缺氮时,先从基部叶片失绿、枯黄,最后干枯脱落。
土壤中氮素不足,浇水过量更容易造成缺氮。一旦发现缺氮,应立即追施尿素、硝酸铵等氮肥。
2.缺磷
磷的作用是促进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瓜类蔬菜生育前期缺磷茎叶细小,叶色深绿无光泽,叶柄呈现紫色,根系发育不良,生长慢,植株矮小,生育延缓。
缺磷原因:在酸性土壤中,磷容易被铁、镁固定而失效,造成缺磷。土温过低,偏施氮肥量大,也能导致缺磷。
防治方法:增施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3.缺钾
钾对细胞分裂、碳水化合物转化有重要作用。缺钾最明显的表现是叶缘出现灼伤状,而老叶片更明显,并且可使叶片变小,生长缓慢,叶缘黄绿,最后失绿坏死。
缺钾原因:钾肥的施用量过少,另外,光照不足、地温低、土壤过湿阻碍了对钾的吸收,或因施氮肥过多,产生对钾吸收的拮抗作用。虽然土壤中不缺钾,因阻碍了吸收,植株会表现出缺钾症状。
防治方法:增施含钾有机肥、草木灰,也可叶面喷1%磷酸二氢钾,或追施硫酸钾。
4.缺钙
钙对蛋白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输送、作物体内有机酸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缺钙幼龄叶的叶缘失绿,叶片扭曲,严重时生长点死亡,根尖受影响。
缺钙原因:土壤过酸容易缺钙,氮、磷、钾施用量过多,土壤干燥,土壤溶液浓度大阻碍钙的吸收。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水分供给不足,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表现出缺钙症状。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在酸性重土壤中,可在施基肥时加入10%的石膏,生育期间发现缺钙,可用0.3%的氯化钙喷叶面,1周喷2次,效果明显。
5.缺镁
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叶片黄化,严重时粗叶脉的两侧残留绿色,叶脉间出现坏死现象。
缺镁原因:一般沙土、沙壤土、酸碱性土壤容易缺镁。另外,施钾过多也会抑制镁的吸收,而呈现缺镁症状。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发现缺镁现象,可用1%~2%的硫酸镁水溶液喷叶面,隔1周喷2~3次。
6.缺硼
硼除了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还具有运输糖的代谢、调节瓜类作物体内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使其不在体内积累的作用。缺硼会使根系不发达、生长点死亡、花器发育不全、果实畸形。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补钾和补钙时,要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燥造成缺硼。一旦发现了缺硼症状,应急的措施是用0.12%~0.2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喷施叶面。
(二)盐类积聚的障害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一次建成,连续生产,施肥量大,很少受到雨水淋溶,土壤盐类积聚是不可避免的。土壤的盐渍化,会造成一些瓜类蔬菜伤根,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植株矮小,叶色浓绿,根毛少,严重时根系变锈色而枯死。能使茎的生长点萎缩,心叶褪绿,叶柄未展开就向内弯曲,中上部叶片镶金边,容易发生病害,植株早衰。
防治方法:夏季进行一段休闲,大灌水洗盐,用水冲洗土壤,再排出棚室外,使溶于水中的盐类流出棚室,反复进行2~3次,可把大量的积盐冲走。
增施有机肥,以肥压盐,最好使用玉米秸沤制的堆肥。在追肥时应多用复合肥,少用单一化肥,施磷钾肥不宜过晚,氮、磷、钾肥应交替施用。
(三)光照条件不适宜的障害
1.光照不足
日光温室和大、中棚冬春季栽培,由于日照时间短、光照弱,特别遇到连续阴天,光照不足,容易造成落花,降低坐瓜率、化瓜。特别是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生理障害最为严重。解决的办法是覆盖无滴膜,每天揭草苫后清洁前屋面薄膜,在后墙部位张挂反光幕。
2.光照过强
北方春末夏初季节,由于光照充足,大、中棚通风不及时,气温会上升到40摄氏度左右,不但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还容易引起化瓜,出现畸形瓜。
秋茬黄瓜、西葫芦,幼苗期间由于光照强,温度高,空气干燥,容易诱发病毒病,最好覆盖遮阳网,减弱光照强度。
(四)温度条件不适宜的危害
1.低温障害
低温冷害是冬春茬、早春茬、春茬瓜类蔬菜栽培容易发生的现象。瓜类蔬菜幼苗期,遭受轻微冻害,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镶金边现象,但真叶能正常生长。定植后遇到短期低温,叶片边缘受冻,开始呈暗绿色,逐渐干枯;地温低老根发黄,不生新根,逐渐死亡。
防止低温冷害的对策是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选坏天气刚过,好天气开始时定植。遇到寒流强降温天气,在棚室内扣小拱棚保温,日光温室可临时补助加温。
2.高温障害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中棚,在晴天,光照充足时,气温上升快,当气温升高到作物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时,光合贮备物质被大量消耗掉,尤其是夜温高,会使瓜类作物徒长,茎蔓细,节间长,叶片薄,叶色淡,影响花芽分化,容易落花落果,出现畸形果。
所以棚室栽培,调节温度非常重要。特别是黄瓜和西葫芦,必须严格掌握温度,防止高温危害。
二、病害防治
瓜类蔬菜的病害有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病毒病。
土传病害有枯萎病和疫病。黄瓜、西瓜、甜瓜、冬瓜均有发生,尤以黄瓜、西瓜、甜瓜发病普遍,西葫芦不发病,苦瓜、丝瓜也很少发生。
气传病害中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除黄瓜外,西葫芦、冬瓜、苦瓜、甜瓜都有发生,而黄瓜的气传病害最多。除上述病害外,还有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菌核病。
病毒病在多数瓜类上都能发生,其中以西葫芦、黄瓜、西瓜、甜瓜发病较多,西葫芦最容易发病。
(一)霜霉病
各地均有发生,是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病。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背面产生灰色霉层,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开始于中部叶片,向上下部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
开始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展很快,1~2天内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水渍状病斑。尤以早晨水渍状角斑明显,中午稍隐退,反复两天后水渍状病斑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病斑连片使叶片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
病原菌:霜霉病的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霜霉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病菌喜温、湿条件,萌发和侵入需叶面有水滴存在。气温低于15摄氏度,高于28摄氏度不利于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5~22摄氏度。叶面存有水膜(滴)时,孢子囊一个半小时就能萌发,两个小时左右完成侵入而引起发病。病斑形成后,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4个小时病斑上就可产生孢子囊。条件适宜时病菌由气孔侵入到发病,潜育期只有3~5天,因此一个生长季节病菌可侵入多次。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定植后控制好棚室空气湿度,减少结露时间。
发现霜霉病中心病株,及时摘除病叶,喷药防止病害发展。药剂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1000倍液,或72%克露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布;也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防霉灵粉尘剂,667平方米用量为1000克;也可用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烟剂1号,667平方米350克熏烟。
(二)炭疽病
除黄瓜外,还危害西瓜、甜瓜和苦瓜,已成为保护地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发病多在子叶边缘产生半圆形、子叶中央产生圆形淡褐色稍凹陷病斑,病斑上生有橘红色黏质物。有时幼茎接近地面处发病,产生淡褐色病斑,后病部缢缩,幼苗倒折死亡。
成株期发病,最主要是叶片受害,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5毫米,也有稍小的和稍大的。病斑红褐色,边缘常有红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溢出少许橘红色黏质物,干燥时病斑中部有时出现星形破裂。
近年,茎叶发病增多,茎蔓上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有琥珀色胶质物溢出,严重时病斑连接或包围主茎,致使病部以上茎枯死。
果实上发病,以老熟的种瓜为主,病斑圆形,初污绿色,后暗褐色,凹陷,有时开裂,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溢出大量橘红色黏质物。
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葫芦科刺盘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可侵染多种瓜类。
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内部,或分生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水溅、农事操作、昆虫等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3~5天,再侵染频繁,病势发展较快。
病菌在8~30摄氏度范围内均可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4~25摄氏度,相对湿度95%以上,对发病最有利。排水不良,通风排湿条件差,植株衰弱,均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进行种子消毒,实行轮作,采用高垄、高畦覆盖地膜。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用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阿司米星(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3000~4000倍液喷布。
(三)白粉病
除黄瓜外,西葫芦、苦瓜都能发生。白粉病从苗期到采收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蔓。叶片发病先在叶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展呈大小不等的白色圆形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白粉初期鲜白,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粉层下产生散生或成堆的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叶片早枯。
病原菌: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瓜单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菌有不同专化型及生理小种,除危害瓜类外,还危害豌豆、花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