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借梯登天
8337400000014

第14章 储蓄人际关系

著名成功学专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85%是依靠人际关系,15%是凭借他的专业技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网对他们成就事业是大有益处的。

创立韩国大宇集团并取得过辉煌成就的金宇中曾这样说过:“人际关系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就因为人际关系太可贵了,因此它最难搞好。在人际关系中,若是醉心于自己的利益,那么,你与他人的关系必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搞得如何,将左右着他一生的成败,没有丝毫的过分。若想取得成功,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还要多结交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为好。同时,你还要经常努力助人为乐。”

美国“人脉大师”,卖信封起家的百万富翁史蒂芬·科维认为,关系的特性在于“双赢”。他进一步谈了“双赢”的含义:“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通过牺牲或排除他人的成功而取得的。”

的确,要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络并使之稳固,没有一个为共同利益而工作的愿望,是很难达到的,不能让其中任何一方受益,这种人际关系注定要失败。一个具备基本公关能力的人,总以“双蠃”或“多赢”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

生命的生长,都依靠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吸收是与人际关系网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可以这么说,我们认识的人越多,机会就会越多,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若想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它,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学上有“友谊网”之说,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喜欢别人,又能让别人喜欢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大多数都喜欢交际,并形成自己的一张“关系网”。正是凭借着这张“关系网”,成功的人士才能不断地发掘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最终走向更大的成功。

广泛与人交往,就是机会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机会的几率就越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曾经想要描绘一个连接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剧作家贵尔在一部作品中也表达了这个概念:“在地球上,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都只相隔6个人……美国总统,威尼斯的船夫……不只是那些有名的人,任何人都一样,不管是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士著,南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还是爱斯基摩人。我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经过6个人而拉上关系……”

“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它说明了这样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你认识一些人、这些人又认识另外一些人、而另外的那些人又认识一些人……这种连锁反应可以一直延续到美国总统的办公室。而且,如果你距离美国总统只有6个人的距离,那么,你距离世界上任何一个你想见到的人都只有6个人的距离。

实际上,你所拥有的“关系网”远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你实际拥有的网络延伸到了和你有联系的所有人之外,你的亲属、朋友、同学、同事,你帮助过和曾帮助过你的陌生人,等等,这些都会继续延伸着你的“关系网”,从而形成一个出乎你想像的关系网络。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其实并不得志。他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也就是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那时正好赶上饥荒,又加之战乱,粮食的问题变得十分严重。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的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对他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里向来富裕,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周瑜立刻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拜访,是想借点粮食。”

一看周瑜的不凡气字,鲁肃便知他是个才子,日后必能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的居巢长,哈哈大笑道:“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肃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其手下见鲁肃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鲁肃推荐给孙权,鲁肃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这就是“六度分隔”理论的现实版本。周瑜通过旁人认识了鲁肃,鲁肃又通过周瑜认识了孙权,于是鲁肃便走上一条成功之路。同样的道理,孙权认识曹操和刘备以及许许多多的大人物,那么鲁肃要想认识他们也就非常容易了。

“雪中送炭”结交的朋友自然是牢不可破的,如果我们从交朋友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可以说鲁肃的做法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但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如果当时鲁肃吝啬或是不愿意交周瑜这个朋友,那么,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他的两仓粮食也未必保得住。要真是那样的话,鲁肃岂不是白赔了粮食,而且身家性命都成了问题。鲁肃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决定结交周瑜这个朋友,不但免除了眼前的灾祸,还为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其实,对于鲁肃的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用“储蓄人际关系”来形容。在发达的时候时刻注意“储蓄”自己的人际关系,到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提取”出来,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提供强大的助力。

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另外,机会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状况,比如我们多交一个朋友,当有一个似曾相识的人从你门前走过的时候,如果你站起来跟他打招呼,你就多了一次机会,多了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多了一次体悟人生体验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把眼皮一耷拉,这个机会就没有了。

从无数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中,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独自成功。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和谐与谅解的关系之后,也就是相互储蓄了人际关系之后,这一联盟的每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能力都将因此而倍增。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储蓄人际关系呢?

积极的做法是:

——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是渴望被尊重的,他们或许并不在乎金钱或实物的好处,但是十分看中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在待人接物中,我们如果能够经常把“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定会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也许在某一天,曾经一个不经意的话语或动作就可以使我们得到或是失去某一个机会。

——不忘给他人利益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大的利益往往会使别人产生贪婪之念,还会以为你别有用心,进而采取自卫的心理,更有可能忘恩负义,使你得不偿失。因此,应时常给予一些小的利益为好,当然,要给得自然、有诚意。

——不忘关怀他人

“关怀”没有一定之规,实物、金钱、情感都可以,只要给的自然贴切就可以了。如果在对方身处困境时给予就更具力量。

消极的做法是:

——经常得罪人

除非万不得已或是涉及到原则问题,轻易不要得罪人,因为得罪人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即使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关系,至少也不能去破坏它。

——在乎被人占便宜

被占便宜看似一种损失,其实是一种另类的投资,虽然有时候不太情愿。一般来说,占了便宜的一方总会觉得对你有所亏欠,在适当的时候也会有所回报。即使没有回报,也没有得罪人。

储蓄人际关系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大家不妨在平时慢慢摸索。其实,储蓄人际关系和银行存款差不多,平时一点一滴地少存一些,到了关键时候就可以解决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