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农业园艺知识篇》(下)
8331200000072

第72章 甜菜

榨糖用的甜菜,是由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甜菜演变过来的大根型甜菜和大叶型甜菜经过杂交以后,经过人工选育逐渐发展过来的。

甜菜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一些不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也能比较好地生长和发育。因此,在盐碱地和山区种甜菜都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糖用甜菜的栽培时间不太长。在1747年时,德国的一位化学家名字叫马尔格莱夫,他第一个发现甜菜中含有蔗糖,并且在他的实验室里从甜菜块根中分离出和甘蔗一样的结晶砂糖。不过,当时的甜菜根中含糖仅有1.3%~1.6%。另外一位名叫阿哈尔德的人,经过不断的努力,根据根的颜色、形状、人土深度和叶柄的颜色等进行选择,在1784年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甜菜品种——西里西亚,并于1801年在西里西亚古内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厂。当时每天只能加工2吨块根,当时的含糖率也只5%。随着甜菜选种方法的改进和制糖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20世纪初,种甜菜的地区不断扩大,面积急剧增加,加工甜菜的能力和水平也显著提高,甜菜的含糖率最高可以达到18.1%。现在甜菜含糖率已达到20%,甚至更高。20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有44个国家种甜菜,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亚洲、欧洲。大多数种植在北纬30度以北的北半球。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种甜菜13027.5万亩,平均亩产量为2.23吨,其中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平均亩产都超过了3.53吨以上。

我们国家种植甜菜制糖的历史比较短。在1906年开始引进糖用甜菜的种子,首先在沈阳建立甜菜试验场,然后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和推广。于1908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甜莱糖厂——阿城糖厂,甜菜的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修复和扩建了吉林省范家屯等3个糖厂,并且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引种甜菜成功。1952年全国甜菜种植面积比1949年增长了118%,到1957年甜菜种植区已从东北甜菜区扩大到华北甜菜产区,甜菜种植面积是解放初的10倍,甜菜总产是当初的8.88倍。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甜菜产区又扩大到黄淮流域,种植范围发展到15个省、市、区,面积达到了581.3万亩,总产402.3万吨,分别是1949年的24.3倍和21.1倍。我国的甜菜种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甘肃、辽宁、山西、宁夏等地。到1988年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突破了1000万亩,总产1329万吨,平均亩产1189公斤。种植面积最大省区是黑龙江,占总播种面积的57.2%,其次是内蒙古和吉林,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13.8%和10.2%。而产量最高的省份是甘肃,每亩产量是2902公斤,其次是宁夏,每亩产量2562公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需糖量也随着增加,所以,提高甜菜产量,提高含糖量仍然是摆在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朋友面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更要担起这个重任,为我国的甜菜生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