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亚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实力
凭借众多的竞争优势,东亚家族企业快速发展起来,许多中小型家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化为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由于家族企业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它们在亚洲形成了与欧美企业不同的一股新的经济力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们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各国的家族企业形态各异,韩国形成了甚至可以与日本大公司媲美的财阀企业,中国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产生了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华人家族企业集团并与众多中小家族企业结成了一张广阔的企业网络。
韩国的财阀企业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1985年,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排位次,在世界50家最大企业中,作为韩国家族企业的三星集团居第42位、现代集团居第44位。1992年三星集团进入了前20名。到1993年韩国有12家家族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之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的大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世界企业排名中退后了许多。但是,在2003年《财富》全球100家大公司中,韩国的三星电子由2001年的105位跃至59位,总资产为547.65亿美元,现代汽车由2001年的133位升到94位,总资产达到了388.9亿美元。中国港台地区华人家族企业的规模相对于韩国大企业集团来说要小一些,但也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华人亿万富豪。在《财富》杂志全球亿万富豪2003年排行榜中,全球共有27位华人富豪上榜,其中台湾地区5人、香港地区11人。李嘉诚、李泽楷、郭炳湘三兄弟、李兆基、霍英东、蔡万霖和蔡万才兄弟、王永庆、辜振甫等著名家族都榜上有名。东南亚各国华人家族已拥有一批国内最大的企业,他们在各自部门和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1996年11月4~11日香港《亚洲周刊》刊登的上市市值在1.85亿美元以上的“国际华商500家”资料,其选列的全世界最大的500家华人企业全部都在东亚地区,其中香港地区有114家,占22.8%;台湾地区有156家,占31.2%;原东盟5国有230家,占46%。以资产总额计算,香港地区为2555.84亿美元,占30.52%;台湾地区为1587.13亿美元,占18.96%;原东盟5国为4229.79亿美元,占50.52%。由此可见,东亚华人企业集团在世界华人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二、家族企业在东亚各国(或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东亚家族企业以企业集团为代表,它们实力雄厚,成为各国(或地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郎咸平等的研究表明,家族企业垄断了东亚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他们用东亚各国及地区最大的15个家族控制的公司的市价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整个股市市价总值的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家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最大的15个家族企业的市值占其整个股市市价总值的百分比超过30%的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其中最高的为印度尼西亚,其比例超过61%,新加坡(29.9%)和马来西亚(28.3%)也接近30%。
在韩国,1994年,30家大财阀的销售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2.2%,1989年曾高达94.8%。规模最大的三星集团1994年总资产达640亿美元,净销售额639亿美元,出口额293亿美元,销售额占韩国GNP的17%左右。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发展大企业集团花了200年左右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韩国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历史之短,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现代资本主义史上是罕见的。韩国财阀在韩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在于其所具有的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在于通过这种经济实力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影响。(1)商业部门。到1996年为止,30家财阀占全部产业销售的比重为51.8%,前10大财阀所占比重就达到43%,前4大财阀所占比重为31.2%。(2)制造业部门。到1996年为止,30家财阀的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13. 8%,占总资产的52.5%,占附加价值的36.6%。(3)市场占有率。财阀企业直接垄断市场。到1994年为止,30家财阀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64.5%,其中50%以上是前3大财阀企业的产品。(4)金融部门。财阀企业还积极介入并扩大在金融领域的份额。到1990年,财阀企业在金融产业中所占比重已经增加到45. 04%,其中前20家财阀所占比重为37.67%,前10家财阀占28. 08%。可见,韩国财阀在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
在台湾地区,除了基础产业为公营企业之外,其余产业大都是私营企业,而且除了新发展起来的少数科技企业外,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少部分发展成为集团企业。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定期出版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选取了台湾地区1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研究。凡入选者在其规模、资产、营收方面均有严格的标准,核心企业下均有数家公司,是台湾地区企业集团中最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如霖园、台塑、新光、远东、和信、大同、长荣、统一等集团始终名列前茅,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席之地,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功不可没。例如,集团企业营收总额占GNP的比率,从整体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达到85.10%,显示出大型集团企业的营运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超过台湾当局所扮演的角色。除了集团企业外,台湾地区存在广大的中小家族企业,它们是台湾地区经济的基础。截至2005年年底,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户数有122.6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7.80%;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达764.8万人,占全部企业的76.93%;中小企业销售总额达新台币10兆元,占全部企业的24.96%;中小企业的出口总值达新台币1.5兆元,占全部企业出口值的17.60%。 东南亚的华人企业大都是家族企业,因此,可以近似用华人企业的资料来说明华人家族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地位。日本学者岩崎育夫的研究表明,东盟五国的华人企业在国内经济中约占1/3的比重,华人资本是在艰难的情况下,与那些在资本数量和技术上都占优势的控股公司进行艰难的经济竞争,或者在有政治歧视的不利的社会地位之下,达到了1/3的份额,并以此为基础正在向海外扩展。当然,也有更加乐观的估计。在2000年世界华人论坛上,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古宣辉博士发表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华人企业联盟协作的发展趋势》,指出华人在东南亚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泰国,华人企业在所有经济部门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华人在制造业的总资本中大约占90%,纺织业占60%,钢铁业占70%,制糖业占60%,运输业占70%,商业占80%左右。在印度尼西亚,华人虽然只占总人口的4%不到,但华人企业所占经济份额则是全印度尼西亚的80%。在销售额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18家企业集团为华人企业。马来西亚虽然1970年起实行马来西亚人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但华人企业在该国的经济中仍然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郭鹤年的SucdenKerry,该集团涉及的行业有砂糖、制粉、化学、宾馆等八个行业,其中砂糖成交量达世界10%,是马来西亚国内成交量的80%。菲律宾华人虽然只占全国的1%,但同样掌握着菲律宾的经济。在华人企业中亦有很久以前就打下坚固基础的华人名门家族,也有新近迅速崛起的新兴财团。前者是以经营种植园起家,并进入金融、保险、海运等行业,后者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扩张起来的,主要在不动产和宾馆业。
总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