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26

第26章 从小作坊到跨国企业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天生的,否则也就没有了“胆量”之说。真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在于他人的安排。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郭德荣的致富案例。

5000元起家

20世纪70年代初,江苏省滨海县的郭德荣,很早就开始了在经济领域的摸爬滚打。

可是在那计划经济一统江山的年代,搞经济工作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在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下,郭德荣不但没有从搞经济中尝到甜头,反而蒙冤入狱,在监狱里呆了5年。

出狱后,县委、县政府为郭德荣恢复了党籍并安排了工作,可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自己创业的道路。

1990年,郭德荣借了5000元钱,借用村里闲置多年的6间蚕房,办起了“滨海县化工制品厂”(东豪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因为没有技术,“有识之士”都不看好他和他企业的前途,郭德荣只招到5个残疾人和贫困乡亲,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当时,郭德荣生产的复合材料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由于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什么东西都是供不应求,生意却是越做越好,而且盈利丰厚。

有了钱以后,郭德荣于1992年征地5500平方米建起了新厂房,引进了第一条涂料生产线,第二年就实现产值480万元,一跃成为滨海县10大工业企业之一。

有了这样的基础,郭德荣乘胜追击,在不到3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台阶。

上马“汽车快干补腻”

随着市场的逐步发育,涂料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再加上它的进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恶性竞争就更加肆无忌惮。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胜,郭德荣殚精竭虑,四处奔波,想尽了一切办法。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郭德荣听一位大学教授说,有一种叫“汽车快干补腻”的产品正在研究中,相信以后在国内的市场会非常大。

郭德荣听说后欣喜若狂,可是一了解,其前期投入的生产资金非常大,而且技术也不成熟,投资风险显而易见。可是,为了能有自己的独家产品,郭德荣还是决定背水一战。

1994年,郭德荣倾其所有,引进了这套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并最终于1996年获得试制成功。

果然,由于当时在我国市场上只有日本等国的同类产品,价格又高,所以这种“汽车快干补腻”问世后很快畅销全国18个省市。

就这样,“汽车快干补腻”成了这家资产500万元企业的惟一产品。可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因为这是一种膏状物,性状变化小,在代理商那里存放了一段时间后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一时间,全国各地经销商纷纷要求退款、退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郭德荣深深知道,退货就意味着企业从此可能一蹶不振;可是不退货,同样意味着死亡。

为了企业的信誉,郭德荣带领60多名销售员,顶着炎炎烈日,连续90天时间在全国20多个省市挨家挨户上门拜访。一边了解情况、赔礼道歉,一边接受退货,退货总额高达800万元。

郭德荣这时候真想倒下。可是作为企业的主心骨,他又不能倒下。他不得不四处寻找专家、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终于在短时间内攻克了这一难关。

由于前期退货工作做得好,使他在客户面前信誉良好,从而有机会重整旗鼓,在此后的10年间累计销售该产品金额超过5000万元。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开”

痛定思痛,郭德荣从退货事件中吸取教训,下决心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为此,郭德荣于2000年投资800万元,上马了环保万能胶、系列汽车漆生产线项目。

2001年,东豪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了江苏滨海东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盐城豪都化工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引进了全新涂料生产线,开发了纳米乳胶漆、重防腐漆、船舶漆、道路划线漆等高科技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环保型的,全部符合国家规定指标,以及ISO9002质量体系。不但实现了一次试产成功,而且还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质检部门的检验和认证,产品形成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真正实现了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开”的转变。

成为跨国公司

面对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带来的资金压力,从来不知股票为何物的郭德荣,设想让企业在海外上市。

为此,他聘请了辅导公司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适度分离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展资产评估、企业财会制度调整工作,以使企业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

2003年3月,这家过去的手工作坊企业终于成长为加拿大威盛涂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反向收购”,在加拿大创业板市场上成功上市,成了一家真正的国际化、公众化企业。

现在,郭德荣正在投入数百万元组建高素质的新型营销队伍、建立专门的销售公司,同时,引进国外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开发新的纳米涂料新品种。

这位集团公司董事长喜欢憨厚地说“五更头不得病才算人”——这是一句当地的土话,意思是光会说没用,得拿出真本事来才算有本事。

郭德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说,如果要说挣钱,凭他以前做贸易的经验和销售渠道,一年挣个一二百万很轻松,可是心里不踏实。只有做实业才能带动周围一批人,才符合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