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8315100000009

第9章 毛泽东三访夏默庵

毛泽东与知名学士夏默庵年龄相差40多岁,但因年轻的毛泽东求知若渴,勤学好问,屡次登门拜谒,饱学之士夏默庵遂与其结为忘年之交。1917年8月,正是稻谷吐金、山果溢彩的时候,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从长沙第一师范出发,经过宁乡,翻山越岭,风尘仆仆地来到安化山区,以游学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安化县城——梅城,始建于宋代,是一座古老的山城。梅城潦水环抱,双塔对峙,风光绮丽迷人。这里还有孔圣庙、东华观、培育堂等名胜古迹。这些都把虚心好学的毛泽东吸引住了,但更吸引他的是饱学之士夏默庵。

夏默庵是安化县羊角乡大岩村人,毕业于清代两湖学院。他学识渊博,经、史尤甚。夏默庵曾以廪贡生,举孝廉方正,考授六品顶戴,补用知县,晚年任安化县教育会会长。1917年,他已64岁,在安化县劝学所当所长。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庵诗存》《安化诗抄》等书。

毛泽东在学校时,就向安化同学罗叔雄打听:“安化有什么宿学?”同学们就自然地介绍了夏默庵。因此,毛泽东到安化后,就慕名前往拜访夏默庵。

夏默庵喜欢吟诗作对,自恃有学问,一向不理游学先生。这天门人报道:“有个年轻的游学先生求见。”他叫门人回复说不在家。毛泽东第二次又去,夏默庵又同样回避。但是,毛泽东并不计较,又第三次登门,虚心求教。夏默庵心想:平日的游学先生一次不理就扬长而去,这位年轻的游学先生与众不同,我倒要探探他的学问深浅。于是开门相见,挥笔写一对子于书案上。毛泽东见了,心中一笑:原来是要考我啊!于是,略一思索,马上应声作对。

原对: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属对: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先生见了,大吃一惊。觉得对边胜过出边,还带有火辣辣的批评味道哩!他自感自愧,连声赞叹:“对得好,对得好。”马上客礼相待,请毛泽东吃饭,留毛泽东住宿,还拿出自己写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请毛泽东过目。两人谈得十分融洽,很快成了忘年之交。临行之际,夏默庵先生还送了八块银洋给毛泽东做旅费,并亲自送到大门口,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