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时代的六堂必修课
8313900000060

第60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段时期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非常窘迫,好几天都没有东西吃。一天中午,孔子正在午睡,他最钟爱的弟子颜回,不知从那里弄了一些米回来,正忙着掏米煮饭。

米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闻到香气,醒了过来。他在床上看见颜回掀开锅盖,伸手进去抓了些米饭放进嘴里。孔子心里很难过,他一向认为最诚实上进的弟子,在受不了饥饿的时候,居然忘记了自己平日的教导,做出这样不合礼数的举止,几年的圣贤书不是都白读了吗?

孔子起床以后,只当没看见刚才的事,不闻也不问。

过了一会儿,颜回把煮好的米饭端到孔子面前。孔子坐直了身子,很严肃地说:“刚才我在梦里,见到了我的父亲。我想趁着还没有人动这米饭之前,先拿去供奉他。”

颜回说:“不行,刚才有风吹起一股灰尘掉进这饭里,这样的饭给恩师吃是不恭,扔掉了又太可惜。我就把一小撮弄脏的饭粒挑了出来自己吃掉了。这样的米饭恐怕不适合再拿去供奉了。”

孔子听了,很感慨的说:“亲眼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更何况道听途说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们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我们说这话的时候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那么,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另一种回答。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对任何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要多作调查研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俗话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十年期。要看清一件事,要认识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深入的了解,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二是当别人对我们产生误解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对待。要知道有很多因素误导了别人的判断,相信误解是暂时的,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尤其是在别人或领导批评我们的时候,心态要端正。领导批评十次,有六次是对的就已经不错了。而我们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不要得理不饶人,当场与别人顶撞,这样双方容易激动,会把事态扩大,不利解决问题。要受得起暂时的委屈,一旦别人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会欣赏你的处事方式,然后对你产生好感。三是对待流言,我们不要以讹传讹。

我们在了解市场的时候也一样,一定要深入实际,多作调查研究,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方式,再作出真实的判断。

在竞争激烈的商界,要把一个产品或服务成功地推向市场,使之成为领先产品,须经过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渠道选择、销售促进等阶段。但在这之前,必须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市场调查。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市场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在“开战”之前,对敌我双方的形势做到了如指掌,对所要占领的目标市场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制定营销策略的前提和关键。在未正式进入战场前,必须对产品促销手段、广告经费、信息反馈机制、过程控制机制、应急措施等有充足的准备,这均需要在事前做充分的市场调查。

“运筹帷幄”一词在商战中不太适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对市场形势、用户需求没有深入认识,全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开展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人认为市场调查费时费力,还会错过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其实不然。在未确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贸然把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反应未如理想,产品出现不利形势,就要进行产品回笼,调整策略。甚至这也无济于事,只能把整个营销活动取消。这里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之巨,浪费的时间之多可想而知。

充分的市场调查之重要,已在愈来愈多企业中产生共识,全球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如麦当劳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等等,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在推出产品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必须做到认真、充分,不能走形式,不能简单化。应根据目标市场的大小确定调查范围,科学地抽取调查样本,采取实地考查、现场采访、问卷调查、收集媒体信息、用户试用等等调查方法,收集大量关于用户需求、竞争对手情况、产品供需情况等的原始资料、数据,然后采用数理统计、分析预测的方法得出调查结果,据以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定位、定价,选择促销组合等一系列营销活动。

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我们耳朵和眼睛来一番否定,不要让我们的耳朵和眼睛骗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