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走过创业阶段,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期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制订更高的发展计划,或者更高的销售目标,但实际上,公司这个时候最应该考虑的,应该是要不要“休整”一下,要不要把“篱笆”扎结实了再去攻占下一个“山头”。
2000 年的时候,华为销售额 200 多亿,利润近 30 亿,居全国电子百强之首。按理说,此时的任正非要么会继续制定出更高的业绩目标让大家去完成,要么会“放松一下”,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这一年,任正非不但写出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华为的冬天》一文,还开始“修炼内功”:公司开始改进管理,抓薄弱环节,找短板,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提高贡献率。全公司建立起统一的考评体系,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规范化管理等等。
马云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叫“阳光灿烂修屋顶”,意思是说不能等到下雨的时候再去修屋顶,而应该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就把屋顶修好。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战略思维。而任正非在 2000 年所做的,正是这一思维的经典体现。
有一个寓言故事,说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就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如此用心地磨牙?山猪回答:现在不磨好,等危险来了,就没时间磨了。
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看,公司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风险来临的时候,它们才去匆忙应对;第二种,在风险来临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属于未雨绸缪的性质;第三种,在风险来临之前不但会做好准备,而且会主动采取一些变革手段去引导未来的发展趋势,以避免风险的出现。
在这三种类型的公司中,能够做到第二种就已经非常不容易,而能够做到第三种的话,则公司基本上属于行业的风向标性质了。通常来说,如果不是行业领袖,很难成为第三种类型的公司。
创业公司要想成长壮大,就必须时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为每个公司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小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小公司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它因为根基太浅,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弱,故只能顺水行舟,不能逆水跑船。而且,和已经成熟的大公司不同,小公司还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也许刚刚总结出一点成功经验,但公司的规模却突然上升了一个台阶,这时候公司又会遇到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可能就不适用了。
通常来说,任何一家公司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风险:
首先是现金流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从财务报表上看比较有钱,但实际上公司的现金流却经常为零甚至是负数。许多创业者认为,账面上的利润就是现金,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因为应收款虽然也计入收益,但销售时并没有收到现金。而未拿到手的钱,很多时候都不能真正算是自己的钱。
但许多公司老板在做发展规划时,会把这种还未拿到手的钱考虑进来。比如,有的老板急于把公司规模做大,看到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是盈利状态,而且利润余额好像还比较大,于是就迫不及待的规划企业扩张或上马新项目,结果等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却发现,当初看到的那些钱,都只是账面资金,还在客户手里没有收回来呢。这个时候,公司很可能会因为把摊子铺得太大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甚至会资不抵债,走向破产。
其次是授权风险。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老板一个人是无法管理好所有的事情的。这个时候,公司就要从上到下开始一级一级的授权。但是,授权是一门极难平衡的管理艺术,它不是仅仅把权力下放那么简单。如果在授权时用人失误,选择了不合适的人担任各级主管,那么授权不但不能为公司带来效率,可能还会损害公司的利益。
举例来说,在许多公司里面,能够坐上主管职位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如果有能力却没有素质,或者能力虽然很高,人品却很差,那么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对公司的破坏性可能就会很大。反之,一个对公司很忠诚但没有能力的人如果被授权管理权限,那么他即便有心想要把事情做好,也可能会囿于能力问题而做不到。
第三是成就风险。
有些小公司在度过了一段好日子后往往开始自满,过分自信。这些公司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满足于眼前成就,开始注重个人享受,对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下降不以为然。而且,这些公司不注意新的竞争形势、技术变革、原材料替代、新产品和消费者爱好的变化。最致命的是,这些公司会被过去的胜利冲昏头脑,一味地想着扩大规模,或者琢磨着如何去做其他的业务。这类公司如果不能及时清醒,重新回到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上来,不用多久就会面临经营风险。
第四是管理风险。
公司小的时候,各种规章制度通常都不健全,大家完全凭着自觉去做事。不过,由于公司规模小,人员少,老板一个人还能控制过来,所以即便规章制度不健全,公司也不会出现大的管理问题。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规章制度,公司在经营的效率上就会出现问题。而效率又直接涉及到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效益,员工的工作效率越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就越高,效益就越低。
事实上,任何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规模与效率的问题。任正非 1997 年底到美国考察 IBM、惠普等公司,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当时考察回来后不久,任正非就写下了著名的《我们向美国人学什么》一文,以下是对该文的部分摘录:
听了一天的管理介绍,我们对 IBM 这样的大公司,管理制度的规范、灵活、响应速度不慢有了新的认识。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有效管理有了了解。对我们的成长少走弯路,有了新的启发。华为的官僚化虽还不重,但是苗头已经不少。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这就是华为要走规模化、搞活内部动力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战略出发点。
在扩张的过程中,管理不善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华为一直想了解世界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有幸 IBM 给了我们真诚的介绍。回公司又在高层进行了两天的传达与研讨,这 100 多页简报激起新的改革火花。
这次访美我们重在学习管理。学习一个小公司向规模化转变,是怎么走出混沌的。
其实,1997 年的华为,正处于快速成长的辉煌期,其发展劲头可以说是无人可挡。这个时候,华为要是提出继续扩大市场分额,估计没人会提出质疑。但任正非显然没有把精力全部投放到如何继续扩大市场分额上,他在此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练好基本功,把管理的短板补上去——华为花了 5000 万美元请 IBM 来帮着做 IPD(集成产品研发)的流程,这一在当时看来花费颇巨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决策,为华为后来的国际化以及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阳光灿烂修屋顶,越是有钱的时候,越应该把基本功练扎实。但许多公司的行为却正好与此相反,它们在有钱的时候,不是去提升管理,也不是去投入研发,而是只想着如何继续扩大规模。结果,公司的规模虽然越做越大,根基却始终不牢固。最终,一个小小的市场变化,就可能让它们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我们在前方打仗,太太在后方疯狂刷卡,钱刷光了,你就有干劲了,钱没光,你认为还有钱可以不好好干,不在乎奖金了,卡上没钱了,干劲就来了,所以太太疯狂花钱是帮助公司激励员工努力奋斗。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