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各自爱
8274400000041

第41章 茨维塔耶娃的妈和做妈的茨维塔耶娃

茨维塔耶娃的女儿在回忆母亲的文章里说她每天都认真地写信和回信,我最初理解为茨维塔耶娃非常热衷且认真对待一切文字工作,后来明白信件正是一种纸质的“无手之抚,无唇之吻”,距离之外,以梦为马的奔驰在想象中的爱,茨维塔耶娃最醉心的那种,而她“不喜欢现实中的相遇,像头撞头”。

爱情层面中没啥好说的,女诗人以文字为精神羊水天经地义。我想说的是:茨维塔耶娃的母亲和作为母亲的茨维塔耶娃。

茨维塔耶娃的女儿阿利娅,在五岁时给前来拜访的爱伦堡开门,看着他,嘴里念着“多么奇异的宁静,怀中抱着苍白的百合花,而你正在漫无目的地瞧着……”,把可怜的爱伦堡叔叔硬是给惊吓到了。七岁时,又有某阿姨到她家,只听这个眉目清秀的小姑娘对妈妈说:“那黄昏像大海一样。”注意,这不是诗歌朗诵会,而都是在平淡的日常语境中,这孩童的诗化的表达,实在太突兀了,难怪爱伦堡用的形容词是“毛骨悚然”。

与这极高的精神发育水平相对的,是另一个小女儿伊莲娜,两岁时还不会走路,常常被绑在椅子上,一个人给丢在家里,以至于从椅子上摔落,跌得脑门青一块紫一块,因为妈妈带姐姐去参加诗会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最后是饿死在福利院的。

这些都让我感到深深的悲伤。茨维塔耶娃是为诗而生的,別说是对孩子,她对自己也是马虎甚至邋遢。她天生厌恶日常生活,蔑视物质,不喜欢做家务,收拾房间,盘子吃过也不洗,生儿子吋,医生在她房间里环顾四周,居然找不到一样干净的东西,不管是毛巾还是肥皂——并且,她这代诗人,都是生长在教养良好、中等人家都请得起保姆和家教的环境下,而等她们身为人母时,却撞上了内战,大战,苏维埃政权,别说保姆环绕,就是基本的生存都成难题。这个时代的转折把她的生活低能映衬得更明显。

她是个精神化的女人,作为她的儿女精神乳汁过多,而生活上完全乏于照顾,她给阿利娅写过很多日记,但却不喜欢带她。

五岁吟诗的阿利娅不是因为天才而是母亲根本把她当成了成年人,与她一起分享自己的诗生活。

生活能力低下倒也罢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她没有成熟的母性。我回想起房东对茨维塔耶娃和儿子吵架场景的回忆,那纠缠怨怼的味道不像是母子,更像是男女。而在儿子出生之前,茨维塔耶娃的幻想是和他住在一个岛上,他不认识任何人,这样她可以完全占有他。她带他回苏联之前,感到难过,因为在苏联,孩子会有集体环境,儿童社团组织,班级,不再归她一个人所有。对女儿也一样,有次因为女儿喊了姑姑而不理她,茨维塔耶娃就感到“被侮辱了,及嫉妒”。她对自己爱的男人,也并不想与之在生活中结合,只是想有他的孩子,“这样可以彻底拥有他”。

一个缺失正常童年的人就像提前经霜打的苹果,一半已腐一半老不熟。简言之,她不知怎么扮演成年角色。这里得说到茨维塔耶娃的妈了,她是个“填房”,她丈夫心里念着前妻而她又惦着初恋。婚姻的不幸她用书本和音乐弥补。女神范儿疏离冷感的娘亲造成的缺爱女作家实在太多:张爱玲也是,她估计也知道自己母性缺失,干脆就不做妈……而她们成年后,都有着对爱情的巨大不安全感,终生索爱,内心无法拥有成人化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