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66

第66章 来自安徽的江苏首富

截至2010年底,生于安徽桐城、立足于南京市的祝义才,数年来一直是经济界和传媒界公认的江苏省首富。“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鼓励创业,就是鼓励就业”、“个体工商户一不偷、二不抢,他们在大街上摆个小摊,也就是为了谋生,不应该管得太严,更不能禁止,否则就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很不利于社会和谐。”2010年“两会”期间,身为人大代表的祝义才,虽然看上去非常谦和,甚至有些腼腆,但他掷地有声的发言,令台下的记者掌声雷动。

1967年,祝义才(别名祝义材)生于安徽桐城。他的家庭非常贫困,祝义才是这户人家的第四个孩子,而前三个孩子,有两个都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死于营养不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凭着惊人的毅力,祝义才半工半读地学完了高中课程,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主修经济。1989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企,每月工资是60元,工作也很清闲。

祝义才偶然到水产品市场闲逛,与文化不高、满身鱼腥味的摊主闲聊,惊异地发现,自己的所谓的“高收入”,甚至还不如很多水产摊贩的一个零头。他当即辞掉工作,加入了水产品商贩的行列。他找到一家外贸水产公司,登门要求与对方合作。起初,这家公司的经理对他毫不理会,但祝义才铁了心,一连五天登门拜访,终于打动了这家公司的经理,双方签订了合同。他把大批的鱼鳖虾蟹,从水产市场运送到外贸公司,这笔“拉单”生意,让祝义才净赚10万元。

此后的一年多,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寻找新的目标客户,主动登门拜访,并一而再、再而三地促成合作。这些“拉单”生意,让他的利润,在1991年初,已达到480万元。当时的祝义才,只有24岁。

1991年,祝义才将眼光转向低温肉食品市场,在他看来,活鱼活虾等水产品是“初级产品”,利润率远不及加工后的肉制品,而且个体户的经营往往既不规范、也不科学,要创造更高、更长久的利润,必须组建一体化的企业。于是,他投资450万元,在安徽合肥建立了一家肉食品加工厂,从设备安装调试到投入生产,只用了15天时间。他自行研制的红肠系列肉食品,在上市之初颇受消费者欢迎,迅速在当地打开局面。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祝义才迅速看清了情势,他果断地将肉食品加工厂,迁到商业氛围更加浓厚的南京。他的新厂址选在了雨花台区的沙洲,当时只有租下来的一所小厂房,该厂被命名为“雨润”。

雨润肉食品公司成立后,祝义才经过深思熟虑,断然放弃了市场需求异常火热的高温火腿肠,因为他发现在火腿肠行业,竞争过于激烈,而且以自己的实力,很难超越双汇等大品牌。与此同时,他注意到各大宾馆的高档西式低温肉制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在当时,国内没有一家专门生产西式低温肉制品的知名企业,可以说,在这个行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祝义才独具慧眼的市场定位,让雨润生产的西式低温肉食品在市场上一炮打响,而且其客户多为大型宾馆和高档酒店,雨润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率都很丰厚,并由此不断扩大生产、发展壮大。

1996年以后,当地的很多国有企业都陷入低迷,甚至有很多职工下岗。已经颇具规模的雨润公司,对很多濒临倒闭的国企出手相助,将其收购,并吸纳了很多下岗职工。身为民营企业家的祝义才,在当时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而且刚刚起步不到四年的雨润,也担负着很大的风险。此时的祝义才,早已成为千万富翁,他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利益需求,而是一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道义。

到了21世纪,雨润已成为大型集团公司,祝义才的“身价”已经超过十位数。此后的雨润集团,再次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坚持以肉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同时,又先后进入了物流、百货、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旗下的数十家分公司,在不同的经营领域,普遍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

2005年10月,雨润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祝义才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至此终于实现。雨润集团的香港零售部分超额认购156倍,国际认购部分超额认购21倍,交易价定在指示价(2.85~3.7港元)的上限。上市当日,雨润的股票从3.7港币的发行价,上涨约10%。

在雨润集团上市之前,祝义才与三家战略投资者签署了“对赌”协议,按照该协议,如果雨润集团2005年的赢利未能达到2.592亿元,这三家战略投资者,有权要求大股东以溢价20%的价格赎回所持股份。可见,雨润集团在实现上市的背后,承担者很大的风险。但祝义才在充分考察各种市场因素之后,决心放手一搏。结果,祝义才在这次冒险中大获全胜,到2006年,他的资产已达到70亿港币。

已成为江苏首富的祝义才,在很多人看来,可谓风光无限。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在生病期间,都一直在办公室里,忙到凌晨一点多,并在第二天一早的8:30准时到岗。

很多记者对祝义才“工作狂”加“苦行僧”式的作风感到难以理解。祝义才说:“生活是公平的,有舍才能有得。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个人做出这些牺牲是值得的。我作为民营企业家,本身素质有限,面对‘入世’后的全球化竞争,更要‘笨鸟先飞’,让雨润集团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国外企业巨头的差距。”

对自己“江苏首富”的头衔,祝义才也有不同的看法。他一直坚称“江苏省的企业家,比我更优秀的大有人在。”并多次对记者说:“现在的什么排名都不重要,如果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依然名列前茅,那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