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67

第67章 从200元资金到多元产业集团

“很多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部辛酸苦辣交加的血汗史。天上不会掉馅饼,我只是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一些而已。”已成为江苏首富的祝义才,每当谈到雨润集团时,往往都会大发感慨。

祝义才在“下海”之初,全部“资本”只有200元。他辞掉工作投身于水产品市场,而他兜里的这点钱,根本不够租个摊位进货。于是,他做起了“拉单”的生意,替贩卖鱼虾的个体户,到外贸公司等大型单位拉生意,从中赚取佣金。祝义才的“拉单”生意做了不到两年,就赚取了480万。此后,他用这些钱,作为创建雨润公司的原始资本。

雨润在南京创立后,仅仅四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个亿。各大酒店和超市的订单越来越多,雨润生产车间的机器每天24小时超负荷运转,产品依然供不应求,亟需扩大生产。

但当时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土地审批,祝义才也没有什么“后门关系”,恰好在当时,南京罐头厂的经济效益不佳,部分车间闲置,而且有很多员工下岗。祝义才租下了其中的一间闲置厂房,并就地招聘了一部分下岗职工。投产当月,这间厂房便开始赢利,雨润与罐头厂的领导皆大欢喜。

此后,南京罐头厂的经济形势越发不容乐观,只有雨润公司租下的厂房赢利丰厚,但罐头厂只能得到固定的租金,无权分享这部分利润,大批员工随时面临下岗。于是,祝义才主动和罐头厂的领导协商,希望由雨润将该厂收购,让该厂的数百名职工生活有着落。几经协商之后,南京罐头厂被雨润正式收购,在祝义才的管理下,不到一年便扭亏为盈,而且创下了非常可观的销售利润。

一些人对祝义才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一家民企居然敢收购国企,是“蛇吞象”的荒唐之举。他们不相信祝义才能让濒临倒闭的南京罐头厂起死回生,连很多雨润的员工,也对此不抱很大希望。但事实证明,祝义才的大胆收购,让雨润从一家小公司,成为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实现了规模效应,利润出现了井喷。

此后几年间,祝义才又陆续收购了30多家资不抵债甚至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让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避免了下岗的困境。雨润成为集团公司,在经营肉制品的同时,对各家被收购的分公司,进行因地制宜的安排,先后进入了物流、旅游、纳米技术、百货、地产等多个领域,并在各个领域都获利颇丰。

在雨润集团,肉制品一直是占据半壁江山的主营产业,该集团现有雨润、旺润、福润、大众肉联四个品牌,以及1000多种肉类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俄罗斯和东南亚各国。早在1999年初,雨润就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2003年7月,雨润又率先在食品行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QS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福润”牌猪肉顺利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雨润集团在中国肉类食品加工业中排名居首,并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7年7月,又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祝义才认为,雨润创造的财富,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要带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他举例说明:雨润旗下的一个生猪屠宰场,每年屠宰100万头猪,按户均5头算,就关系到20万户80万人,户均可获利4000元,所以一个屠宰场就能带动一个县的人致富。为此,他提出了“22816目标”,力争在10年的时间内,扶持雨润各公司所属的原料供应区域的农民,每年饲养猪2000万头、牛200万头、家禽8000万只,让这些地区的农民每年创收总额突破160亿元,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

雨润集团在其他的很多行业,都做得非常出色,其中,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是其获利最为丰厚的两个领域。但祝义才的多元化扩张,一向都非常谨慎,坚决反对“赌一把”的心态。他说:“雨润的多元化经营,有一条规矩,不能在三年以内收回成本的项目,坚决不去做。”

2010年,祝义才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多元化经营的雨润集团,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并力争在其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