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05

第5章 闻名海内的商贾之乡

群山环绕的徽州,不仅涌现出成千上万辗转于五湖四海的商人,同时也是理学的开创者朱熹的故乡。徽州人自幼习读朱子批注的孔孟之书,并以乡土化的儒家精神,作为行商立身的准则。徽州古城的风韵,铸就了一代代徽商的灵魂。

行商在外并创业有成的徽州人,大都会不惜巨资在家乡修路、修桥,建立祠堂。纵然此生无法落叶归根,那些镌刻在内心深处的故乡的一草一木和永远也忘不掉的乡音,依然是众多的徽州游子一辈子守护在心中的圣地。

昔日的古城徽州,以及其下属的六个县,如今大都已经并入了黄山市,其中的婺源,自民国以后被划入江西省。作为地理名词的“徽州”,已经逐渐消逝在大江东去的历史长河之中,但“徽州”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依然在当今的学术界和民俗旅游市场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很多学者提出了“中国三大地方文化显学”的概念,徽州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列,鼎足其三。

作为徽商发祥地的徽州古城,如今已成为驰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这里的徽州古城,不仅包括徽州府,也包括昔日徽州府统辖的绩溪、婺源等六个县。徽州古城的西递村和宏村,都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环绕徽州的崇山峻岭,至今留下了徽杭古道、徽饶古道和“江南第一关”等地势险峻的名胜景区,这些山间的道路,大都是昔日背井离乡外出闯荡的徽州人,几百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如今,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驴友”,背着沉重的水壶和干粮,拄着登山杖,结队徒步前行——他们在欣赏沿途山色胜景的同时,想必也会感受到昔日徽州人的创业艰辛,感受到他们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铮铮风骨。

徽州各地遍布着气魄宏伟、规模豪奢的古宅,有商人的家宅,也有宗族的祠堂。尽管明太祖朱元璋曾明令禁止民宅超过一定规模,更禁止使用各种浮华的装饰,但随着明朝中叶以后法令的松弛,很多徽商的宅邸都雕梁画栋,堪比王侯之家,令几百年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为之惊叹不已。这些豪宅的主人,有的姓名、身世已无人知晓,但这些华丽、考究的家室,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家族昔日的辉煌。

清朝末期有个名叫汪定贵的大盐商,不惜巨资在家乡修建了豪宅“承志堂”。整个宅邸包括六十多间厅堂,占地面积超过了2000平方米,共有136根立柱。每根立柱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并以黄金作为雕饰,虽历经百余年沧桑,如今依然金碧辉煌、风韵不减。

这样的徽商豪宅,在当地数不胜数,“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徽州的祠堂也很多。祠堂是农业社会和村落文化的产物,徽州祠堂遍布,既表明了徽商的财力,也反映了家族、宗族势力的强大。历史上,西递村累代巨商的胡氏宗族,就先后修建了二十多所祠堂。

按照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特别是程朱理学教条在各地区的村落形成的社会控制力量,一个商人,死后是没有资格进入宗祠、享受后代祭祀的。但徽州的祠堂大都打破了这个陈规,此外,很多商人都以在家乡修路、修桥等方式,或对宗祠进行翻新修葺,从而在宗族乡党之间赢得声望,死后得入宗祠。

祠堂林立的背后,也反映了宗族与乡土文化,对徽商的凝聚力,以及“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徽州婺源也是朱熹的故乡,程朱理学的熏陶,几百年来一直凝聚在这片土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儒家思想,贯穿了大多数徽商的人生,无论行商何处,徽州人的信誉都是数一数二的。“无徽不成镇”的民谚在晚清的全国各地叫响,不仅反映出徽商足迹遍天下,也体现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百姓,对徽商由衷的信任,乃至感激。

来到徽州古城,也会令人感受到百余年前徽商文化中令人唏嘘的一面,那就是处处林立的贞节牌坊。

“豪宅多,祠堂多,牌坊多”是徽州古城的特色。作为理学发源地的徽州,大多数商人家庭都知书达理,“儒商”之名远播,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旧文化糟粕,也影响了很多徽商女眷的一生。

按照徽州旧俗,年轻男子往往十三四岁就结婚,不满十八岁就离开家乡做生意。为此,皖南的周边地区流传着“歙南太荒唐,十三爹来十四娘”的民谣。很多年轻男子外出经商,多年漂泊在外,生死不明,而他们的妻子,从十几岁起就一直守望着空枕,日复一日,直到红颜渐老。

“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的当地民谣,诉说出徽州游子及其故乡妻室的无奈与苍凉。程朱理学在维持徽商家庭稳定性上,以一种最为消极甚至残酷的方式派上了用场。据历史学家统计,明清两代,仅歙县一地,就有8606名节妇烈女“青史留名”,几乎占到了全国节妇烈女总数的70%——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徽州就在黄山脚下,因当地盛产木材,贞节牌坊和各种建筑一样,大都为木制,只有少数是由砖石铸成。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雨打风吹,至今,徽州依然矗立着四十余座贞节牌坊,无声地诉说着旧时代妇女的“百年孤独”。在徽商驰骋天下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无数妇女的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的。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早在明朝末期,戏剧名家汤显祖就已经感受到了徽州的“金银气”。在封建统治最为严酷的明清时代,成千上万背井离乡的徽州人,迸发出一丝通往商业文明的萌芽,虽然,这仅仅是个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