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28

第28章 红顶商人,煊赫天下

在太平军即将被剿灭之时,西北地区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左宗棠的最后一战,将胡雪岩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太平军的余党捻军,把战火扩张到陕西境内,与此同时,宗教极端分子白彦虎率众作乱,以“反满排汉”为口号,极力挑起民族矛盾。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自然对此不能容忍。几次战役之后,白彦虎惨败,临撤退前,他率众烧杀抢掠,仅在甘肃一省,死亡人数就接近1500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75%。

这期间,胡雪岩在福建马尾,按照左宗棠的嘱托,全力配合沈葆桢等朝廷要员,处理福州船政局的各项事务,协调洋人与官府的关系。1869年秋天,船政局建造出中国第一艘现代轮船“万年清号”,并下水成功,从福建向北试航并平安抵达天津港。此事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心,天津港口万众欢腾,连洋人也感到非常震惊,深恐大清朝像“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一样,走上自强之路。远在西北任职的左宗棠闻知此事,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写信向胡雪岩道贺。

在当时的新疆边境,有个“洪福汗国”,统治者名叫阿古柏,外号“中亚屠夫”,其施政风格可见一斑。他曾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世互通信函,同时受到沙皇俄国的大力支持。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他屡次挑起新疆人民的民族仇恨,并从中渔利。1870年前后,他公然率军入侵新疆,并收降了白彦虎的余部,企图将新疆吞并。

当时海防也很吃紧,李鸿章认为“海防如心脏,西北边塞仅是手足之患”,主张在西北边疆对列强妥协,全力打造好北洋舰队,巩固海防。但同为海军创始人的左宗棠,则提出“塞防与海防并重”,并力排众议,要求亲统大军收复新疆。

左宗棠为人直率、粗豪,他在奏章中愤然写道:“如果自行放弃西北的边疆,则我退一寸,寇进一尺,必将造成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全面渗透。此外,就算边塞丢失真的是手足之患,难道李鸿章的手足断掉了,也可以坐视不理吗?”李鸿章与左宗棠原本就属于不同的派系,而且他的性格有工于心计,甚至心胸狭窄的一面。经此一事,对左宗棠恨之入骨。

但左宗棠对收复新疆义无反顾。1875年,63岁的老将左宗棠命人抬着棺材,率领大军开赴新疆,他已做好了以死报国的准备。

当时的慈禧太后虽然批准了左宗棠西征,但毕竟不敢对此事孤注一掷,因为阿古柏只是个傀儡,他的后台是沙皇俄国,以及大英帝国。很多省份都故意拖欠左宗棠大军的粮饷,对朝廷阳奉阴违,几近各自为政。

胡雪岩则始终认定左宗棠是官居极品的重臣,只要把“左大帅”伺候好,自己就能够永远飞黄腾达。此外,胡雪岩也深知新疆之战关乎大清朝的国祚,作为炎黄子孙,他早就对洋人的种种侵略行径颇为不满。

左宗棠在大军临出发前,与胡雪岩倾心长谈。平心而论,对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对胡雪岩说:自己此次出征,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只是苦了这些军兵,因为粮饷非常吃紧,武器也很差。胡雪岩听罢,慨然对左宗棠说:“胡某愿全力以赴操办这两件事,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之后将近三年间,左宗棠率军深入新疆戈壁,与阿古柏的侵略军展开了殊死之战。胡雪岩则奔走于上海的十里洋场,同西服革履的洋买办进行再三交涉,向外国银行申请巨额贷款,用这笔钱购买军粮,以及国外的各种新式枪炮,然后不远万里地送到左宗棠军中。

远在杭州的胡庆余堂,整日也在加班加点,赶制“胡氏避瘟丹”、“诸葛行军散”等军队所需的药品,当时胡庆余堂刚刚开业不久,胡雪岩把主要业务全都交给余修初负责,自己倾尽全力,设法为左宗棠的西征筹钱,并购买各种物资,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设法运送到西北战场的第一线。

再说当时新疆的战事。阿古柏占领新疆之后,厉行原教旨的严刑酷法,而且政治非常腐败。沙皇俄国是阿古柏的后盾,但即使身为俄国间谍的普瓦热瓦尔斯基,也充满愤慨地写道:“阿古柏的残酷太过分了,在他的统治下,死刑就像家常便饭……老百姓完全陷入了地狱,生命和财产都毫无保障。密探横行,人人自危。在官府面前,没有真理,也没有讲理的地方,官兵肆意抢夺民财,甚至霸占百姓的妻女。赋税之重更是骇人听闻,同时,税吏也没有忘记中饱私囊……”阿古柏的倒行逆施,在当地丧尽民心。

左宗棠进军新疆,粮饷消耗极大,因为他不仅要保证军队所需,还要拿出很大的一部分军粮,救济当地的维吾尔族百姓。胡雪岩非常理解左宗棠“欲筹军食,先筹民食”的方针,不断为左宗棠的西征军筹备大量的优质粮米。左宗棠非常欣慰,他对手下人说:“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如果向我们借粮食、借耕牛,以及我们为贫民发放赈济粮米,都千万不可吝啬!”

而且,左宗棠大军每到一个地区,都先为当地百姓屯田种粮,并修建水利。他采取“缓进速战”的战略,“缓进”是为了把新疆的每一个地区治理得安定、富饶,“速战”是为了尽快打败阿古柏的主力,让一方百姓少受战祸。

左宗棠要的不是“短线操作”的捷报,以此向朝廷邀功,而是要让新疆长治久安。这造成军队惊人的物资消耗,但清政府可以供应西太后日掷千金的锦衣玉食,却无力供应西征军的粮饷。有一次,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筹备八百万两白银的军费,但几经周折,只收到了大约五百万两白银。为摆脱困境,左宗棠只得请求暂时借用外债,而这一切,自然由胡雪岩全权负责。

国外银行的洋商在与胡雪岩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这位态度不卑不亢、操着一口徽州腔的“胡老板”,也越来越尊敬,甚至比对待官府要员还要客气。很多洋人都从胡雪岩身上,越发鲜明地感受到中国人的力量。

远在北京的西太后和满朝重臣,都密切关注着新疆的战局,也关注着胡雪岩的军饷筹备。他们知道,此时的胡雪岩和左宗棠一样,都在很大程度上,足以决定大清朝的成败存亡。

但胡雪岩毕竟是商人,利润是他的生命线,因此,他利用向国外银行贷款的便利,每次只需从中克扣很少的比例,便可获取巨额的暴利。利用这些源源不断的巨资,他陆续在江南地区开办了很多钱庄,并广泛从事茶叶、生丝等交易,几乎垄断了一方市场。此外,他还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豪宅,甚至接连不断地娶了很多姨太太,生活穷奢极侈,堪比王侯将相。

1877年春夏之交,左宗棠大军在新疆重镇达坂城和吐鲁番,击溃了阿古柏的主力军,专制魔王阿古柏众叛亲离,被部下所杀(也有说是自杀)。左宗棠继续挥军西进,在短短几个月内,击溃了阿古柏的余部。沙俄大军驻守伊犁,死死不肯离去。

李鸿章越发脸面无光,慈禧太后也深恐左宗棠拥兵自重,会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于是赏给左宗棠一个侯爵头衔,解除了左宗棠的兵权,并先后委任崇厚和曾继泽等文官,负责与沙俄谈判。几年后,沙皇俄国向清政府索要了大笔赔款,从伊犁撤军,因为他们深恐左宗棠再次率军攻打。

此时的胡雪岩,声望也随着“左大帅”一起,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杭州父老尊称胡雪岩为“胡大侠”、“胡财神”,满朝文武都知道有个名叫胡光墉的商人,字雪岩,祖籍徽州,被“御赐”了红顶子和黄马褂,多年来为朝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家产富可敌国。新疆伊犁完全收复,是在1881年,当时左宗棠69岁,胡雪岩58岁,在觥筹交错的庆功盛宴上,他们都自感平生之愿足矣,今后的夕阳岁月,将在一帆风顺中悠然度过。

那一刻,在一片张灯结彩和欢声笑语中,没有人能料到,仅仅几年之后,胡雪岩就将步入穷途末路,万贯家财亦将在弹指一挥间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