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26

第26章 悬壶济世,流芳古今

1874年,胡雪岩51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开一家大型药店,以悬壶济世、广泽苍生,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落脚点。这家药店总号设在杭州城内,被胡雪岩命名为“胡庆余堂”,源于《周易》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把胡庆余堂,作为自己毕生功业的落脚点。

据说,为了建造胡庆余堂,胡雪岩甚至动用了慈禧太后准备用来新建圆明园的木材。

圆明园在1860年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十几年后,同治皇帝长大了,希望结束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于是降旨重修圆明园,以孝敬母后的名义,请母后迁居到圆明园享清福,从而远离朝政。慈禧起初欣然应允,但后来转念一想,发觉了同治皇帝的用意,于是立即下令停工。胡雪岩通过官场的朋友得知此事后,设法把其中的一些木材运到杭州,用来修建自己的胡庆余堂。胡庆余堂的排场,由此可见一斑。

胡庆余堂挂着一块醒目的匾额:真不二价,向所有买家表明了胡雪岩童叟无欺的诚信。另一块著名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是乃仁术。胡雪岩建立药店的目的,首先是普济众生的仁爱,其次才是经商赚钱。

胡雪岩自己并不熟悉医药,但他深知放权与委任可以解决自身能力的不足,于是决定不惜巨资,聘请一位德才兼备的药业精英,担任胡庆余堂的掌柜。他在上海《申报》上刊登招聘广告,很多精通医药的名商大贾,都希望托庇于胡雪岩,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是纷纷前来应聘。这些前来应征的人,有的说能让胡庆余堂两年内赚到十万两白银,有的建议胡雪岩在小本经营中稳健求胜。胡雪岩听罢,对这些应聘者都一笑谢绝,他觉得这些人都太俗气。

正当胡雪岩为胡庆余堂的掌柜招聘一筹莫展之时,他偶然听说,江苏松江有一家余天成药号,其经理兼股东余修初,对待顾客非常仁义,而且极有魄力,但余天成药号的资金有限,因此仅在当地小有名气,难以做大做强。

胡雪岩亲自来到松江,向余修初登门求教。胡雪岩是学徒出身,从小就乐于向他人求教,从而获取各种行业的知识,在成为杭州头号富商之后,依然不耻下问,而且待人非常谦和。

余修初对胡雪岩说:“开药店不应该像开当铺一样单纯追求利润,应当以仁德为先,把治病救人作为第一目的,并不惜血本采购精良药材。此外,要成大气候,就应投入巨资开办制药厂,形成药品的产供销一条龙。”胡雪岩听得喜出望外,当场以重金把余修初请到杭州,让他担任胡庆余堂的第一任经理。

在胡雪岩的鼎力支持下,余修初上任伊始,就做出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免费向难民施药。当时湖州等地爆发瘟疫,余修初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到水陆码头,向过往百姓免费赠送祛除瘟病的特效药,托他们将药转送给无钱治病之人。店内一些伙计对此甚为不解,但胡雪岩和余修初相互抚掌大笑道:“此乃仁术也!”

胡雪岩抱定了就算连赔三五年也在所不惜的打算,在免费向难民送药的同时,他还出资在钱塘江修建码头、购办船只,让两岸的贫民可以免费渡江。很快,胡雪岩与胡庆余堂的名声,在江南地区口口相传,胡庆余堂的生意越来越兴隆。

随着业务量的扩大,胡雪岩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得更加严格。胡庆余堂和很多匾额,都是面向客户的招牌,只有“戒欺”的匾额,朝向药堂的内室,警戒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做到“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

胡庆余堂规定,所有药物必须到质量最佳的产地去采办,如当归和党参只要陕西的产品,川贝和黄连只要四川的产品。在药材的加工过程中,一律采用金锅银铲,因为金(Au)和银(Ag)是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与药物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

此外,负责炮制药品的伙计,都必须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才能出师。每一种药剂通过何种方式加工,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例如,微量的砒霜(0.05克以内)不会造成服用者中毒,并可治疗某些疾病,胡庆余堂规定,凡是含有砒霜的药剂在捣药和搅拌的过程中,根据药性的不同,必须达到几百下甚至几千下,一下也不能少。再如,麻黄要去节、莲子要去芯、肉桂要刮皮、五倍子要去毛等,都被列入操作规范,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

胡雪岩深知,前来买药的顾客大都心情不佳,因此,他将胡庆余堂的环境布置得非常优美,有水池、假山和长廊,并为顾客提供免费的茶水。此外,店员会热情地和顾客攀谈,询问给谁买药、什么症状等,并提供购药的建议。

一些同行药商自叹无力与胡雪岩竞争,于是散布谣言说胡庆余堂的特色补品“大补全鹿丸”是假货。胡雪岩听闻此事后心生一计,每逢“黄道吉日”,经常看到胡庆余堂的伙计抬着一头膘肥体壮的梅花鹿,在杭州城里敲锣打鼓地游街,然后当众将这头鹿宰杀。这不但让谣言不攻自破,而且更加提升了胡庆余堂“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的口碑。

在胡雪岩的有生之年,胡庆余堂已成为江南地区数一数二的著名药铺,被誉为“江南药王”。

此后百余年间,胡庆余堂的精品药剂,长期享誉市场,拯救的生命不计其数,其间虽几经易主,但始终屹立不倒。直到21世纪,胡庆余堂依然保持着腊八节免费赠送八宝粥的传统,此外,一年四季都在店内为顾客免费供应保健茶水。

2003年“非典”期间,金银花、野菊花等药物供不应求,价格飞涨。面对每天络绎不绝的购药者,胡庆余堂的董事长冯根生毅然决定:抗“非典”的药品售价一分不涨,宁可低于进货价格赔本让利出售,由企业自行承担亏损。这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自胡雪岩和余修初以来,历经百余年,一直传承至今。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如今的胡庆余堂,已成为中药行业的顶尖品牌。饮水思源,当年胡雪岩兴建药房、悬壶济世的功德,将永垂史册,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