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本章将运用经典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详细介绍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学习动机这一重要的内容。首先介绍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概念,包括学习动机的意义及结构。然后从心理学角度介绍学习动机的四大理论,包括强化论、需要层次说、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成就动机论。其次,介绍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最后,详细而又生动地结合典故及日常生活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应怎么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概念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密切相关。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学习兴趣亦被称为求知欲,是好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能力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即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也有人称之为“自我效能感”,其反面为“无力感”。它影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坚持性,激发和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标的耐力。成就归因指的是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主观分析。人们经常从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这样两个维度将成功或失败归结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类原因。将学习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引起学习期待与情感上的不同变化,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意义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在强调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奥苏贝尔和斯金纳都一致认为,就学校而论,动机的问题不是“传递”动机之事,而是安排好学习与研究的条件,使之起强化作用的问题。
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尤古罗格卢和华尔伯格考察了大量的关于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估计平均相关系数是+0.34)。该调查覆盖面为1~12年级的学生共637000人,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一研究表明,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有的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强的被试较成就动机弱的被试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成效。
此外,有不少的研究表明,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动机对于那些没有组织的、短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作用,同它对于其他各类学习相比,可能并非必需。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教材,需要个体不断的积极努力,把新观念材料组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它要个体具有集中注意、坚持不懈以及提高对挫折的忍受性这样一些意志与情感方面的品质。
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一般说来,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犹如“催化剂”间接地产生增强与促进的效果。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律,唤起水平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曲线关系,唤起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皮质工作状态,从而也不能得到最佳绩效。由此,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个人的学习动机决定了以什么作为其强化物,如果我们要使行为在频率、持久性等方面有所加强,需要选择对个体产生积极意义的强化物,个体的需要、价值、抱负、兴趣等动机因素决定了什么是对他们有用的强化物。动机对学生的目标行为有所加强。另外,阿特金森(1980)指出,动机决定了在不同行为中的时间分配。他在动机研究中得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某种行为的动机强度与花在该行为上的时间具有线性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通过观察学生花费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可以知道其动机强度,如通过记录学生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是推知其成就动机水平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三、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学习动机结构,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了结构类型。如布鲁纳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种;比格斯和由穆斯则将它分为四类:外部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和内部动机。有的学者将学习动机分为认识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三种。我国有学者将学习动机又分为学习志向与学习兴趣两种。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就称为学习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指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也称认知性动机,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称成就性动机,是指个体因自己的学业成就或学习过程的表现能力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为了表现自我能力,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则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亦称之为交往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