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个体承受的压力处处存在。胎儿从在母体内的成长发育时起,就开始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自然分娩更是一个需要经受巨大压力的过程,这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压力。成长的路上,儿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压力,更多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
一、压力及其来源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人都经历过,如第一次发表演讲、第一次求职面试、身处陌生的环境、亲人患病或死亡、工作变动或丧失等。生活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可转化为生存、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所必需的动力和活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却会引发紧张、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造成情绪困扰,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一)压力的概念
压力(stress)也叫应激,这一概念最早于1936年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 Selye)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压力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如有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就是将可能带来紧张的事物本身当做压力。
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比如有人说“我要参加演讲比赛,我觉得压力好大”,这里他就用压力来指代他的紧张状态,压力是他对演讲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觉得紧张”;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最后一种,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根据这种说法,压力不只是刺激或反应,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个人是一个能通过行为、认知、情绪的策略来改变刺激物带来的冲击的主动行动者。面对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经历到的压力状态程度却可以有所不同,就是因为个人对事件的解释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
(二)压力的产生
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心理学家将这些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会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生活中的压力源可能存在于人们自身,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但是,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刺激等,这一类刺激是引起生理压力和压力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2.心理性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心理性压力源与其他类型压力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来自人们的头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处处可见,但为什么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却耿耿于怀,区别常常源于人们内心对压力的认知。如果过分夸大压力的威胁,就会制造一种自我验证的预言:我会失败,我应付不了。长此下去,会产生所谓的长期性压力感,畏惧压力。
3.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作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个人生活的改变常常会给人带来压力。
二、儿童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
压力事件是指一定令个体感到紧张,产生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它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中儿童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主要是心理方面的。
对于儿童而言,学习、考试、生病、父母离异或死亡等都是常见的压力源;有时候成人本身便是儿童压力的来源,如家长对儿童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部分教师的管教不当也会造成儿童身体或心灵的伤害。总而言之,对儿童来说,心理压力也是一种身心经历,当儿童感觉到周围的各种环境或事件后,如果觉得这些事物或事件具有潜在的威胁性,而自身又不能很好地适应或改变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事件根据压力源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家庭的压力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对12岁以下儿童的德育教育来说,起着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氛围、父母的素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能给儿童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素质、思想认识水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整体素质的发展。
1.家长期望过高
新疆一位12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平时怎么“玩命”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每次走出学校的考场,回家就像进了“刑场”,她感觉自己要受如此漫长的罪,还不如死了好,于是2008年6月底,她吃下了十几片安眠药。
一个11岁的男孩,有一天晚上竟然趁着家人熟睡而离家出走,而且一连几天都不上学。这名男孩的学习成绩其实是挺不错的,只是语文成绩没有比邻居家的同学考得好,母亲便老是以邻居家的同学为例责备他。他觉得妈妈很残酷,对他还不如对别人好,所以他的不满表现为厌恶上学,后来演变成害怕上学。他想不上学,父母当然不允许,没法子,他只好离开家以逃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向独生子女的小家庭过渡,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非常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学业上更是对子女要求很高。许多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比别人的子女在各方面都要优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他们对子女产生过高的期望,往往还将这种期望通过他们的不合适语言和行动等方式传达给子女。他们处处给孩子施压,几乎剥夺了孩子所有的本该自由支配时空的权利,期望他们能在各方面全面发展、出人头地。
他们用自己几十年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经验去要求与评价十几岁,甚至才几岁的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似乎总是与他们的要求相差太远。大多数父母总喜欢说:“你怎么没有考100分呀?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人家既懂事,又有礼貌,学习成绩又好。”“要不,我给你买台学习机,但是你要考到全校的前五名。”在有的父母看来,这是一种期望、鼓励、鞭策,以为所谓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他们开始买学习机、工具书及学习资料,送孩子到某某培训班,请某某老师吃饭,请教师帮忙辅导,带孩子外出旅游等。有的父母甚至拿多少钱来衡量孩子的成绩,第一名奖多少钱,第二名又是奖多少,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
这些庸俗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们不堪重负,所谓的好孩子就成了“书虫”;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潜能生”;会玩心计的孩子成了“蚂蟥”,每天都“勒索”父母一些现金,至于所谓的第几名等到期末考试再说。家长的期望凝聚着他们对子女最深沉的爱,但如果期望过高以至超过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无异于拔苗助长,给儿童以非常沉重的负担。
2.教育方式不当
北京一位15岁少女常对父母施行暴力。父母不给她零花钱,就会引来打骂。母亲称是小时候对其太溺爱所致。“我们不给她零花钱,就会引来打骂!”这个假小子一样的女儿一头板寸,抽烟喝酒样样来……如今,寒心的父母经常不敢回家。
一天深夜,16岁的少年张明在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在张明的家里,父亲打孩子早已成为两代人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父亲经常打骂他们,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时常打得他们伤痕累累。父亲一次又一次的毒打,在张明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次,父亲对妹妹的毒打激起了他仇恨反抗的火焰,于是他在愤怒之下将42岁的父亲一刀捅死。
租住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城的13岁少年阿明,唆使邻居家8岁小孩偷其母亲的手机,并在得手后将手机以100元卖掉。据了解,阿明的父亲因偷盗被判刑,母亲为生计摆摊,根本无暇顾及他的日常生活。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不当,就会给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家长的教育方式可分为4种类型: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溺爱型”易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任性性格,自私且依赖性强,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承受一点委屈和挫折,不被同伴接受,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遭受失败。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只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忽略了或较少在精神生活方面去关心子女,不去严格地管理和教育。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根本不管孩子说得对与不对,要得应该还是不应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而且自私孤傲。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
“专制型”教育下的儿童虽然依赖服从,但是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会形成“被动型人格”,同时由于心理太过压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作风影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采取命令的口气,采取打、骂、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只知道严格管教,而不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很少在精神上关心孩子,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一是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二是使孩子变得粗暴,显得没有教养,继承家长的坏习惯去对待别人。
“放任型”教育下的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怀,缺少约束,容易变得情绪不稳定,他们具有攻击性,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性格孤僻、不合群。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对子女的行为,特别是子女的缺点错误不闻不问,任其自流,或不做正确的引导。即使偶尔问了,也只是敷衍几句,并不把教育子女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俗话说的“只养不教”就是指这种类型。
“民主型”的家庭最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对子女疼爱而不溺爱,要求严格但不自以为是,他们能够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规律地教育孩子,注意启发诱导,言传身教。在这种比较民主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也会形成一种民主的作风、良好的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家庭氛围不和谐
一位心力交瘁的母亲带着读初三的儿子来就诊。“这孩子不知为什么,经常拿烟头烫自己。”男孩的手臂上有多个烫痕。“为什么要烫自己呢,你不觉得疼吗?”“烫一下,我就感到满足,感到轻松……”据介绍,和大多数自残的孩子一样,这个男孩子也来自一个不太正常的家庭,父母离异,家庭暴力不断。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感到无比压抑,再加上他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朋友的友爱,结果导致他遇到压力无法排解,最后便通过自残的行为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家庭氛围不和谐,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上。有的大吵大闹,有的沉默对抗,有的冷嘲热讽,有的同床异梦,甚至分道扬镳。家庭不和睦不仅使家人之间身心疲惫,而且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学习上,绝大多数儿童的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智力不行,而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同一家庭中如果不同的成人对培养下一代所持的态度不同而且经常发生争吵,就会使孩子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从而失去方向性,增加随机性。例如,母亲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父亲告诉孩子应该那样写才好,父母之间的意见不一致让孩子夹在中间很为难,干脆“我不学了”“你们吵吧我走”;孩子的母亲主张孩子继续上学,而父亲却坚持孩子辍学经商,为此经常吵闹不休,使孩子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精力不能集中,影响学习效率,对学习的兴趣减退,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心理上,家庭不和谐所带来的紧张状态是引起孩子情绪不稳定、心灵失衡的主要原因。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好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变得惊恐不安。家人之间的争吵尤其是父母的争吵,使孩子感觉自己成了父母眼中的一根草,无暇顾及。当孩子遇到委屈时得不到安慰,他们心里就感到孤独、无助,开始变得厌倦、冷漠、郁闷、愤怒、悲凉、缺乏安全感,对家庭有敌意;有的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则感到自卑,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一些天性内向的孩子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里,成了家长的出气筒,本来就不善言谈的他们,习惯性地产生了自我保护的心理,不和周围的人说话,不和父母交流,有什么事就憋在心里,慢慢地开始自闭。
在行为上,家庭氛围不和谐容易导致孩子处理问题时行为过激。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互相了解,父母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子女缺乏正确的行为指导。如果经常看到父母用打架、吵闹来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将武力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不懂得运用理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注意控制与缓和自己的情绪,性格暴躁、易怒,容易用过激行为解决问题。缺少父母的疼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些儿童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而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为没有收入,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偷盗、抢劫,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浙江省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残缺家庭、不和睦家庭出身者合计占68%以上。这表明残缺家庭与不和睦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带来了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家庭氛围不和谐对儿童的发展很不利。这些家庭中的儿童身心备受煎熬,较一般家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心理及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
(二)学校的压力
学校是传递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专门组织,能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也是儿童与玩伴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阻碍着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1.学习任务繁重
2010年5月下旬,南京一名初二男生坠楼身亡,这位14岁少年没有留下任何遗书,有的仅是口袋中尚未做完的试卷。
中国的孩子普遍学业压力繁重,繁多的作业、考试的压力,常常使得他们不堪重负。虽然上级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仍然离不开应试教育的范畴,抓考试分数、比升学率,把原本处于“满负荷”学习状态的孩子推向“超负荷”学习状态,使尚处于发育状态的孩子过度紧张和疲劳。早上6点之前起床,午休时间难有保障,下午放学已近傍晚,吃完晚饭继续做家庭作业,晚上10点之前一般难得上床,平均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双休日至少得上半天学,还得完成大量家庭作业,许多孩子还要参加提高班、补习班、家教辅导等。另外,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不仅会使学校将过多的精力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而且使孩子在发展中许多重要的方面被忽视,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剥夺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也使孩子丧失了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渠道。孩子天真活泼、爱动爱玩,过多地占用他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会给孩子的学习和心灵带来严重的伤害,容易引发厌学症、学校恐惧症等心理问题,也妨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一些中小学生因为不堪学习重负而放弃宝贵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堪重负。
2.来自教师的压力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教师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适度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但是如果过度期望,就会产生负效应。如教师迫于成绩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情绪,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甚至出现体罚,那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教师对一些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学生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教师那里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教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许多儿童在家尚能和父母愉快相处,但到学校就表现得过分退缩,这与教师的严厉态度和不正当的惩罚是有直接关系的。
3.同伴交往的压力
小珊就要过10岁生日的前3天里,她的5个最要好的朋友相继告诉她,她们不能来参加她筹划了很长时间的生日派对了,其中一个还告诉她,她们要到另一个女孩家玩,而小珊不在被邀请之列。当时她伤心极了……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性增强,与同伴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当儿童受到同伴或群体的拒绝、谴责或惩罚时,儿童会产生交友恐惧感。如果不善于控制和调节,便很容易成为“不受欢迎的儿童”,从而游离于集体之外,儿童的性格会因此向封闭的方向发展。不受欢迎(特别是遭到同伴的拒绝)是一个压力源,经常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或被同伴忽视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精神和社会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儿童的焦虑和心理不健康。因此,同伴关系不良是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危险的压力源。
现代儿童绝大多数在生理保健方面均能得到及时、足够的照顾,但是各种因素使孩子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心理压力具有双重作用,适度的压力可转化为生存、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所必需的动力和活力,也是激发人内在潜能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引起身心疾病和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压力太大会使儿童身心无法承受,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改善保健观念,除了关注孩子生理上的需要外,还要关心儿童的心理压力问题,并积极培养儿童自我调适压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