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8230800000030

第30章 历史的诡计——经典谋略中的心理战(3)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继续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了“减灶”的计策: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与孙膑相差一大截。庞涓在魏国做了将军之后,自知能力不如孙膑,而魏惠王对孙膑的欣赏,又使得庞涓的嫉妒心大发,于是他伪造罪名,利用私刑砍断孙膑的双脚,并在孙膑脸上刺字涂墨,想让他永远不能再有出头之日,用心相当险恶。在这场战争中,庞涓接连追了3天以后,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他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出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要,实在是打伏击战的绝佳之地。于是孙膑就巧妙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的骑兵,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的设伏区域。庞涓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击魏军,魏军顿时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十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而告终。

齐魏的桂陵、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避实击虚”、“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时机得当,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也是关键性的因素。齐军凭借“知战之地,知战之日”,以逸待劳,一举获胜,是对孙武虚实理论的一次成功检验。

◎ 解读《孙子兵法》之虚实篇

孙武在虚实篇里说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全篇的大意是:第一,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军队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军队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先我而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所以,若敌人处于安逸,就要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就要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就要使之不得不行动起来。

第二,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向敌人预料不到的地点攻击。我进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敌军无人抵抗或无力抵抗的地区,如入无人之境。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就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里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守;而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从哪里进攻,不知道怎样进攻。

第三,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我军要交战,敌人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与敌军交战,虽然只是在地上画出界限权作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第四,使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如果敌我总兵力相当,我集中兵力于一点,而敌人分散为十处,我就是以十对一。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我军用力少而成功多。敌军不知道我军所预定的战场在哪里,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越少。所以防备前方,则后方兵力不足,防备后方,则前方兵力不足,防备左方,则右方兵力不足,防备右方,则左方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是因为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御我。

第五,既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预知交战的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既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不能预知交战的时间,一旦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的相距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第六,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对敌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会一点儿破绽也没有。到这种境地,即使隐藏得再深的间谍也不能探明我的虚实,智慧高超的敌手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人们都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能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

第七,兵的形态就像水一样,水流动时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取胜的关键是避开设防严密、实力强大的敌人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略,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保持常胜;四季相继,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的时间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

孙武在虚实篇里提到了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的联系不是存在于静止状态之中,而是存在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虚实篇中“避实击虚”的原则也被多次地应运于战争之中。

攻心术的可行性分析

如果说《孙子兵法》中的作者对敌人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只是兵法多种策略中的一种,那么《三十六计》可以算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心理学实践教材。《三十六计》中的所有计策几乎都是以人的心理弱点和思维定式为基础的,《三十六计》中的计谋战略,就是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在现实中的计谋战略。

空城计中的心理战

孙武在《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中说到:“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其大意是:虽然兵力虚弱,但我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使敌人不知底细,怀疑我有实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谋,会更加奇妙。

空城计是一个完全靠心理战来发挥作用的计谋,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应用成功的战例。

◎ 诸葛亮巧摆空城计

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熟悉,也是最为经典的空城计的实施,当属三国时期诸葛亮给司马懿摆的空城计了。“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赞美的就是这个典故。

这个传奇的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5000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叫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或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让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到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骑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司马懿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做前军,前军充做后军撤退。他的二儿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 文聘巧设空城计

关于空城计,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空城计乃是魏文帝手下的大将文聘所施,与诸葛亮并无关系。

文聘,字仲业,南阳郡宛县人,早年投在荆州刘表麾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表乘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聚而无暇南顾的机会,先后兼并了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拥有全部荆州之地,带甲兵十余万,控制着南北枢纽和兵家要地。刘表手下有将才,如黄祖做过江夏太守,曾击退东吴孙策的进攻。而文聘也是刘表麾下的大将,他的职责主要是在荆州北边负责军事防御。文聘作为大将,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做事负责,对刘表非常忠诚。可惜刘表只会消极地保境守城,对儿子刘琦和刘琮的继承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终于留下祸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时叫文聘一起去,但文聘不去,说是没有尽职保全荆州,只有待罪而已。后来曹操和文聘见面,问他为什么不早早归降,他回答慷慨,不卑不亢,曹操厚礼相待,夸他是忠臣。

曹操攻下荆州后,重要的江夏太守一职就由文聘担任,并赐爵关内侯,文聘因和乐进一起在寻口攻关羽有功,晋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曹操为魏文帝,文聘晋爵长安安乡侯,后又因军功升为后将军,封新野侯。文聘镇守江夏一带,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怠慢。

有一次,孙权亲自领精兵五万突然进攻文聘防线。正值当时连降大雨数日,城栅都已经被雨水冲坏了,石阳的守军不知道孙权已经兵临城下,还在田间劳作来不及赶回。这样出战肯定不行,坚守也无法做到,怎么办?文聘不愧为智勇双全的大将,他急中生智,当即命令城里所有人都隐藏起来,不让东吴兵看见,自己则索性在房间里卧睡不起。果然,这一切引起了孙权的怀疑,孙权对部众说:“北方人都说文聘是忠臣,所以才把重要之地交给他,如今我军到来,他却毫无动静,这样看来,即使没有深谋密计,也一定会有外援袭我。”于是孙权不攻自退。孙权撤退不久,文聘就马上组织兵马反击,他派数百轻骑追击孙权,还在孙权归途中布下伏兵,并令士兵击鼓大声喧哗,故作疑兵。孙权大惊不已,不敢恋战,率军惶恐而退。

文聘镇守江夏几十年,威震敌国。他死后,谥为壮侯。

◎ 叔詹智摆空城计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使用空城计的成功战例。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息妫。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息妫仍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功立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息妫的欢心。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数城,直逼郑国国都。

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死一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郑国之危。

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郑国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很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王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营业,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于是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到城外高地炆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应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