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梁晓声文集·散文10
82102600000005

第5章 《婉的大学》补白

大学是社会的“良种培育田”。自从世界上有第一所大学产生,它的这一意义就充分体现着了。故我们简直难以设想,倘某一天世界上没有了大学,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曾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政治家和文化、艺术、经济、科技精英的大学,人类诸方面成就的发展,将会面临怎样的萎缩?

故对于每一个具体之当代人,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张大学文凭,尤其是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几乎就意味着是一份社会给人的“优待券”了,起码也是“入场券”。

每一个具体之当代人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倘无此券,便无资格择良业也。仅就此点而言,人类社会是越来越“势利眼”了。大多数当代人的最初的人生“搏杀”,乃在通往大学校门的路途上,其途上有“过五关斩六将”,有“大战长坂坡”,也有“败走麦城”的垂伤感恨。所以每一名大学新生们在入学后的最初的日子里,心理上都难免会产生优胜者的自豪……婉们便如此。但大学又是这样一处地方——无论它有高高的围墙,或拆除了围墙,通过茵茵绿地和葱葱园林与社会连在一起,总之它与社会是不一样的。虽然它是社会的一部分,却又是多么特殊的一部分啊!

在大学里,几乎只有在大学里,几乎只有在莘莘学子中间,衡量人是否优异的标准,才往往不以现在时而论,才往往着眼于将来时。也就是说,谁的人生的现在时越预示着必拥有锦绣的将来时,谁越令人羡慕。

而在大学以外的大社会中,大多数人看别人的眼是以别人的现在时而论的。连爱情也以这样的原则为前提。在大学以外的大社会中,可能爱情是最没耐心的,打算为爱情等上十年左右的男女是越来越少了……

“十年以后我将成为……”

当一名学子对他的恋人这样保证时,她不但会相信,而且每每大受感动。

但在大社会中,倘一个男人对女人说同样的话,那女人也许会回答:“那么等十年以后你成功了,再找别的女人碰碰运气吧!”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可能如是想。

这是大学与大学以外的大社会很不一样的方面之一。

然而现在的大学与大学以外的大社会似乎已不存在多少差别了。即使看起来有些差别,那也是表面的。大社会中种种很冷的原则,渐渐冲淡着大学校园里的温馨,令大学里的人们的心,往往也一阵一阵地发冷……

婉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不告而辞地离开大学的。

这对她与对她的几名同学们是不同的——对她更意味着是人生理想的第一次大破灭,也是人生目标的第一次转移……

因为我与大学生们有些接触,故我敏感地窥见了不少婉一样的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的迷惘……

我祝婉们的人生顺遂!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