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考向何处去
8205300000033

第33章 (3)

本末倒置的危害性显而易见。本来大学生研究生的书写、错别字、语病、标点等诸多错误已让教授们头疼,本来这些错误已经频繁地在电视上赫然出现,在报刊上堂而皇之地现身,在各种赛事上笑话百出,再这么挤压基础性教育,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一定是汉语言文学的灾难。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能是检起芝麻丟了西瓜,只能让人无所适从。

我知道,语文试题很难拟,想考查知识与能力,又想考出同学们的兴趣;想顾及传统,又想创新。不过,创新,不等于对历史的背叛,对常规的仵逆,创新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可行的基础上。为创新而创新,刻意追求新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十年寒窗,学到的应是将来运用最多的,而不能拿着大好青春年华去苦苦地学一些没用的东西。

我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公平,就在于凭本亊、凭能力读书。考不取一类大学考二类,考不取二类考三类,考不取三类考四类,四类考不取那就怨不得谁了。

高考制度的合理性不容置疑

朱白丹

时下人们对高考制度颇有微词,有人说我国应试教育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把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说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我国高考制度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确是现阶段最合理、最公平的一项考试制度,不仅不能坂消或打压,相反还要继续坚持。

“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由大队、公社、县、地区和省革命委员会层层审批,看起来是最公平的了,结果上大学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大队干部的子弟、亲戚。没有关系的普通人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吗?这样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办法能好吗?如果好的话,一贯倡导实事求是的邓小平同志何苦要恢复高考制度呢?查教授又何必向邓小平同志呼吁恢复高考制度昵?

说起高考,我忽然想到汽车和人类的关系来。人类自从发明汽车以来,在带给人们快捷、方便的同时,有多少人死于车祸?难道因为有人死于车祸就责怪汽车的不是吗?因为有人死于车祸,于是就有入大发议论——有人说:不该发明汽车(不该发明文字)。有人说:不该造汽车(不该建大学)。有人说:不该修公路(不该高考)。

说这些话的入一点也不感到脸红,这些人自恋意识太强,自我感觉太好。如果真按他们所说不造汽车了,不知有多少人会指责他们!同样,反对高考制度的声音我们能容忍吗?

再回到高考的话题上来。有人说划550分的录取分数线不合理,对549分的同学不公平,那就降到549分为录取分数线吧(姑且不论大学能否容纳),那548分的同学又怎么想呢?再降到548分录取吧,那对547分的同学有公平可言吗?

有人说高考录取分数要含有学校、老师平时打的分数,说国外是这样操作的。我看这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中国这么大,老师的品行良莠不齐,能保证公正执行吗?如果真是这样,我看这个社会非乱套不可,不知该有多少家长向校长、老师送礼。外国能搞的,在中国不一定能行得通,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行。

我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公平,就在于凭本事、凭能力读书。考不取一类大学考二类,考不取二类考三类,考不取三类考四类,四类考不取那就怨不得谁了。现在区区200多分就能上大专院校,还要怎样?区区200多分都考不到还要牢騷满腹,区区200多分就想上北大、清华,上不了就质疑高考制度有问题、不合理,这样的质疑对教育部门公平吗?

笔者是1979年参加高考的,以十几分之差与中专、大学失之交臂,但谁也不怨,不怨高考、中考制度,也不怨老师、父母。笔者的女儿2004年高考,考取了国家一类重点大学,替我们圖了大学梦,我们从内心感谢高考制度。如果真像“文革”时那样推荐选拔,或者按某些人所说的加入老师、学校的鉴定分,我女儿可能永远也上不了一类重点大学了。因为我们是穷人,没有钱财去铺路,也没有关系去走后门。恐怕大多数人跟我们一样,凡是有人为因素控制的,我们就束手无策;凡是有人为因素控制的,我们就望“人”兴叹(请同志们牢记这“两个凡是”)。

诚然,现在的髙考制度存在不少的缺陷和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存在某些问题就给予取消或打压,而是要找准问题给予改进和完善。但不论怎样改进和完善,总有部分人是不会满意的)任何人也设计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高考制度来。不信,咱们走着瞧。

与许多竞技项目相比,高考这种竞技方式过于单一。如果高考能向其他竞技项目学学,以多样化的方式出现的话,高考这出戏会演得更好,更受民众的信任。

高考不能只是一种简单的竞技

欧阳囯仁

按理说,髙考是选拔优秀人才或优秀人才苗子的,本不应作为一种竞技方式而存在。可是现实中,在没有别的好办法能代替这种方式的时候,高考又以一种特殊的竞技方式而存在着。只不过这种竞技,比别的竞技更残酷,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袓袓辈辈的命运。既然高考作为一种竞技方式而存在,那么,它就具有竞技比赛的一擁律,比如,优胜劣汰,承担风险,等等。但是,目前这种特殊的竞技方式不尽如人意,很难保证“优胜劣汰”的公正和公平,甚至酿成了许多悲剧。试想,投入十多年的时间和一个家庭的大部分收入,而决定回报的时间却短暂得可以用秒来计算。这样的风险让身心都不太成熟的十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相对脆弱的独生子女家庭来承担,是否有点太残酷?

一年只有一次,不行就要等来年,平时成绩再好,也要等到来年。而这一年使多少考生身心受到伤害!对于一个考生来说,这种风险过大。而降低风险的办法,就是给考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近几年,国家实行春季招生,一年内给考生提供了两次考试的机会,本意不错;但是由于参加春季招生的学校不多,考生选择的机会不多,所以考生的积极性不高。

我觉得,这样的机会完全可以给得更充分一些,比如,能不能来个二次髙考,各个省(市、区)在全国统考一个月前结合模拟考试先进行一次统考,考试在国家教育部的监督下进行,每个省(市、区)的考试时间可以错开,一些愿意上本省院校又考得上的考生可以先迈人一所学校的门槛,没有考上或不愿意上本省院校的考生可以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录取/再比如,能否给考生一个“高考补考”的机会,那些因身体、家庭变故等原因发挥失常的考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力补考的时间可以定在高考后的7月份进行。出题方式和高考一样。

如今的出题专家想把两套试卷出得难度相当应该不是难事。录取的方式完全可以参照高考录取方式来进行,也可单独设立分数线,用各髙校的补招计划进行补录。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考生“一锤定音”的风险。从概率学上来说,一个优秀的考生两次都发挥失常的机会很小,即便是两次都发挥失常,也更容易在心理上找到平衡,多半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会过多地怨天尤入。另外,对于特殊人才也应该有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对于单科成绩满分而总分达不到分数线的考生,对于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考生,如果有院校愿意招收,政府应该给予政上的支持。这样做,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选择的机会,可以降低风险;降低了风险,也就减少了悲剧的发生。

与许多竞技项目相比,高考这种竞技方式过于单一。如果高考能向其他竞技项目学学,以多样化的方式出现的话,高考这出戏会演得更好,更受民众的信任。就拿艺术生、特长生的招生考试来说吧。众所周知,目前许多考生和家长都把目光瞄向了艺术类,其原因是艺术生的录取分数低,考生考试的“灵活性”大,暗箱操作的机会多。套用相声里的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最恰当不过了。一句话,能不能考上全是考官定,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个学院的院长或系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一般说来,这些人都是主考官)。也正因为这种考试的不合理之处太多,前几年关于艺术考生实行统考的呼声很高。但不知何因终究没能实行。实际上,有些考试可以先走入全国统考的行列,比如美术类专业考试,各个高校的考试大同小异,实行全国统考完全可以。

总之,一句话,既然高考作为一种竞技方式存在着,那就别太简单了,至少别简单得让人一辈子噩梦不醒。现代化的头脑、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办法有的是,就看咱想不想用,敢不敢用,能不能快点儿用。

高考制度改革应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应是更趋科学合理,有助社会的公正公平竞争,而不能只是简单取消。把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当作终极目的,这可能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正道。

在改革中把高考进行到底

刘伏初

平心而论,现行的高考制度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当今条件下,特别是在每年有几百万考生的泱泱大国,虽然每年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比例在不断扩大,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参加高考时的不可同日而语,促毕竟受招生人数的限制,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生被排除在大学门外。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竞争日趋激烈,高考也概莫能外。我认为,对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切不可因噎废食,不是一出现问题就根本否定这一选拔人才的基本形式,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改革的精神去寻找对策,不断完善高考制度。

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看可以如此定位:认真总结三十年来的高考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循序渐进改革现有教育和考试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和自我张扬,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序培养和充分激励,注重考试内容的科学布局和合理配置,注重对考生评估系统的建设,把考査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高考成绩结合起来;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更加自主自律,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估机制,使高考在不断改善中沿着健康正常的轨道前进。

从这一基本思路出发,我们认为当前的高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