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能力,一种是创造能力。对于高考“状元”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无可置疑。但是创造能力呢?我看未必都比那些非“状元”甚至高考落榜生强。爱因斯坦、爱迪生,还有许许多多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他们有的小时侯学习成绩很差,甚至被认为是很笨的学生,有的根本就没参加过高考,可是结果呢?他们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这当然源于他们非凡的创造能力。
我们要发展,学习能力不可忽视,可是更不该忽视的是创造能力,真正的人才最该具备的就是创造能力。我们在大肆宣扬高考“状元”的同时,不是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我们对创造能力的认可吗?哈佛大学每年也要拒绝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从丁满分的髙考“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什么?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今日之基础教育,围绕的轴心,除了应试,还是应试。状元文化,深刻地融化在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血液里,拿不到省“状元”,也要拿县“状元”、校“状元”,至少班“状元”。考试“状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很多人都在指责我们教育体制的落后,呼口于改革,不能让应试教育成了教育的主体,但结果呢?记得一两年前教育部曾经明文规定给中小学生减负,可落到了实处吗?原因何在?一方面我们在试图走出我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在大肆宣扬高考“状元”……如此一来,分数又怎么会不成为我们教育的导航标呢?
高考“状元”究竟能说明什么?或许真正能够说明的就是我们教育观金的落后吧!
老师一会儿天使一会儿魔鬼,是和作业量成正比的。老师和我们都很无奈,尽管他们也知填我们的难处,但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只能把学生给得罪了。
一个中学生的心里话
朱宁
2005年7月,刚刚经历了中考的洗礼,身心疲惫,所谓的暑假胃凑凑也就一个月,剩下的时间在乱填报完志愿后又去军训及参加新学校的各种安排。好在中考成绩还令人满意,被分到实验班,然而到了实验班将面临滚动分班的压力。尽管才高一上学期,但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中考前的状态。为了跟上进度,不得不硬着头皮苦到深夜一点。我想,高一就一点才睡,那到高考前是不是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民?我的新书包已经修补了很多次,并不是因为质量差,而是每夭都被大本大本的书填得严严实实。
还有学校对音乐、美术、体育课的剥削,抢课时。这些课是我们唯一有机会放松一下的课程,可谓千年等一回!其他时间则花在听课做题上。其实就课程来说,我认为除语数英外,其他课程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况且内容太深,对我们有害无益。举几个例子:化学,原本在我们眼中是一门魔术般的课程,可我们做实验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数时间是花在理论的记忆和计算上,不知道这些对以后无化学专业方面倾向的学生有什么用?不仅浪费脑力,更是浪费时间。生物,是我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同样只记不去观察,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对于高考过后即忘的生物,学了有什么意义!地理,更不用说,为什么非要记住海洋运动呢?为什么不增
加些常识和特殊景观给我们,让我们外出旅游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以上三门课都是动手操作、用心观察的最佳课程,为什么不让我们自己去发现,而是只会记忆别人发现的成果呢?改革,改什么?不改这些,把书本改得再简单,也是些让人打瞌睡的课。
老师,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为我们眼中布置作业的机器。我们很遗憾,老师只是一个监工和开导你怎样去考试的“朋友”。老师一会儿天使一会儿魔鬼,是和作业量成正比的。老师和我们都很无奈,尽管他们也知道我们的难处,但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只能把学生给得罪了。
高考是人定的,而人反而被这些条文束缚住了手脚,现代教育似乎成了考试的书面代名词。我们总是被冠以厌学问题,但是外面的世界如此新奇,和学校中的鲜明对比不言而喻,只怕管得再严,也是留得住人而留不住心,我们和动物园中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高考观念早已深人人心,给了所有人一个思维定式。
我不敢说所有人都赞同我,但我可以肯定至少我身边的同学和我的立场一致。这罐苦水倒也倒不完,只能就此搁笔。
高考语文的反常现象:多复习一年分数就能降一二十分;语文学习好的与差的高考成绩拉不开距离;高考语文试题偏难偏怪,主观性强,分数上不去,只是其他科目的一半或零头。难怪其他科老师说,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
高考将把语文教学带向何方
梅笑
语文教师的馗尬
我们校长的千金不喜欢李语文,成绩自然平平。高三的时候,我做了她的语文老师,虽然她许多时候学得被动,但还是学了不少东西,进步明显。2004年高考语文得了116分,她和她爸很高兴,我自然也感到庆幸,总算有个交代了。但这孩子其他成绩不理想,所以进了补习班。还是我教语文,我也更加甩心。这孩子学语文的热情空前髙涨,她深有感触地说,语文(当然指汉语言文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有趣的学科,你看我们的唐诗宋词多美,就连每个汉字的造字都这么有趣。形成有力讽剌的是,这一年她的其它科成绩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可是语文却只得了93分。校长没说什么,但我脸上无光。让我感到尴尬的是,这不是个体现象,应届高考时我两个班的优生均分成绩是114分,复习一年后,我两个班优生均分是103分。班里语文学习最好的侯君2004年高考语文136分,2005年考了126分,均为每年的最高分,但却少了整整10分。2006年更惨,七八十分的居多,100分以上的寥寥无几。能怨老师吗?全省语文均分80.584,不少同学综合分数二百七八十,而语文只有七八十分。甚至有同学语文仅五六十分,仅是综合的零头。
高考语文的反常现象:多复习一年分数就能降一二十分;语文学习好的与差的高考成绩拉不开距离;高考语文试题偏难偏怪,主观性强,分数上不去,只是其他科目的一半或零头。难怪其他科老师说,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有老师提出把语文课让出两个月给数学或综合,甚至有语文老师确实让其他科占去了自习,不是软弱,而是出于全盘考虑,为学生升学率着想。自知语文作不了多大的贡献,不如让位,让学生总成绩有所提高,毕竟其他科的成绩用了工夫,进步明显。可是,这里包含了语文老师多少的屈辱和无奈。
语文在社会中运用最广,但是在学生中最不受重视。补英语,补数学,补理化生的同学比比皆是,而补语文的几近于零。连我的孩子都在激动地为语文鸣不平: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世界上最美的汉语言文学为什么受此冷遇呢?于是我们听到了一位教授的悲丨声:《汉语,我真想为你哭泣》。
高考语文试题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语文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毕竟工具性是基础,是根本。可现状是对语文的基础性越来越看不起,虽然糟糠之妻不下堂,但是地位越来越尴尬,大有被取而代之之势,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一点点缀。我们感到深为困惑:现实生活中涉及面最广的是语音、字形、实词虚词、熟语、句子、标点等的正确运用,常见文学常识的掌握……而且考纲上也一再提到,这些东西像柴米油盐一样普通,但也像柴米油盐一样重要,只不过是有品位的人能把这最普通的东西炮制得有滋有味,色香俱全,具有诱人的魅力,而不是苦湿刁钻。可实际上怎么样?在2006年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所占比例不到总分数的10%。
文言文翻译都肯给10分~12分,而2006年全国高考题基本上只有字形、成语、语病、虚词这么四道题,占13分。拼音好好的怎么又不考了?提倡说好普通话,不学好拼音行吗?非要等到问题泛滥成灾的时候才重视吗?殊不知,与其亡羊补牢,不若未雨绸缪。标点符号毕竟也很重要吧,为什么好好的也不考了?怕加重学生负担?殊不知这样不按考纲来,学生漫无边际地复习,复习了又不考,带来的是更重的负担。相比较而言,大家倒愿意多做些基础性的选择题,因为较阅读来说要实用、易得分,还因为它有一定的客观性、普遍性,是用了工夫还见成效的。台湾地区高考的客观题很多,而且很有趣,人文性强,把语文考活了。这样才能激发人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借鉴一下?
备受青睐的是阅读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升值到了22分。我们搞不懂这个理。诚然,阅读是一种较高品位的娱乐,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但是喜欢阅读的人只觉得一篇文章有情有趣,齿唇留香,给人启迪,让人回味,谁会刻意地去分析它分几层,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如果一定要让这样做,那对不起,我情愿不读了,因为你坏了我阅读的兴致。我们许多学生对阅读望而生畏,心有余悸,以至厌读,盖始于斯吧?这哲且拋开不说,阅读的设题,咱们提的问题大众化一点,咱们的答案让大多数学生能想到,而不要因为你是教授,或者你是作家,你就要让千千万万的考生都和你一样。一千个入心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哈姆雷特,可能吗?不一样怎么办?对不起,那只好得一点点可怜的分吧,22分连11分你都甭想得上!这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多数考生的遭遇。看看各省市的试题分析便清楚,阅读对考生压棒多厉害!这实在是一件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痛苦和悲哀的事。
且不说高中生社会阅历浅,思想认识还达不到那种高度,就是老师看到不也感到无从下手吗?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不是做过高考语文题吗,听说只打了60来分,其实那时的试题远比现在的好做。
尤其让人生厌的是小阅读,哪儿弄来的生僻拗口的东西,专业性强,半天读不懂’做题更令人厌烦,设题古怪刁钻,做文字游戏,有什么意义?将来接触这些东西的有多少人?又有谁会这样去阅读?
重视阅读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有个度的问题和方式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