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考向何处去
8205300000031

第31章 (1)

我们将为“新八股”付出代价——由几篇高考满分作文说起

孙国亮

重庆市教委在网上贴出了六篇高考满分作文,集中展示了中学语文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突出成绩。作为考场上的即兴发挥,《菊花飘香的时候》《独上髙楼》《诗人,明月,黄花》等几篇作文,古文功底深厚,文采细腻飞扬,妙语佳句信手拈来,填词造句对仗工整,给满分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

然而,在激赏和品味六篇满分作文之余,我却愕然地发现:以上列举的三篇作文形式上都是辞藻华丽、复古倾向严重的断章式结构一“拟古文体”,如果加上《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有四篇作文的题材都是忆古人;有四篇作文同是塑造三个主人公——《菊花飘香的时候》中的嵇康、庄子和项羽,《独上高楼》中的三个诗人李白、苏东坡和辛弃疾,《没有翅膀的飞翔》中的蛾、鸡和天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中的小姐、老太太和警察;几篇文章几乎都分三部分,讲三个故事,对历史人物品头论足一番,引用几句风花雪月的好诗妙词,谱写一曲新愁和空发一番感叹。而阅卷老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骨干,他们的欣赏趣味和思维结构竟然也如此单调和僵化。六篇满分作文,有五篇落入以上分析的俗套模式,令人禁不住诘问:老师的满分是否有鼓励和提倡“批量生产”这种可操作的“新八股”的嫌疑呢?这种导向对中学语文教育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年纪轻轻的少年,更多的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卖弄文史知识而漠视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实在是远非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必需和所长。因而,满分作文中的“硬伤”比比皆是,尽管我们不该过分苛求少不更事的同学,但却是我们认真剖析所谓的“满分作文”所必需的。如作文《菊花飘香的时候》:试问嵇康、庄子、项羽究竞和菊花有什么渊源关系?写几个人的事情就硬和菊花挂上钩了,是不是作者胸怀“范例”地生搬硬套之所为呢?为什么作者不提李清照与菊,陶渊明与菊,郑思肖与菊(宁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黄巢与菊(飒顿西风满院栽,蔬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古人喜欢竹、梅、松、菊都是有出处和典故的,恰恰未听说嵇康、庄子和项羽与菊花“攀亲”,真是“活学活用,与时俱进”的范例啊。几篇作文,如果剔除了无穷无尽的引用部分,整篇文章属于自己的文字就可能寥寥无几了,可是阅卷老师却过分看重这些古诗滥词,必将导致老师教学和学生作文华而不实的恶性循环,真是悲哀!“……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更是作者历史知识的错误,好像没有哪本史书会把项羽写成和屈原一个死法。

十七八岁本应是思想活跃、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年龄。正如已逝的伟人毛泽东诗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獎土当年万户侯。”尽管他们不可能深刻,彳旦对新理念的易受度应该是敏捷的,是敏于时尚、勇于介人当下社会、体验和抒写自我的一族,即使他们拥有缺乏理智的冲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看看这些满分作文的表现,却恰恰令人丧气,他们一头扎进了近似7服的“之乎者也”中,在久远的故纸堆中寻找获取高分的只字片语。通过大量引用,亳无个性,可以批量生产的高分作文,遮蔽了孩子们发掘现实真相的眼睛。加之老师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循循善诱,“成功”考取大学的诱惑,制造了年轻一代的不幸。尽管他们都是写古文、得高分的能手,可是我觉得他们离现实太遥远了。每个青年人踏入社会都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仅仅背几句绝句,填几阙新词,活在古人的世界里,而非自己和现代的生活中,缺乏拥抱生活的激情和穿透生活本相的独立思想,实在不是我们和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如此看来,这种“新壶装旧酒”的模式化、填鸭式的作文,贻害不浅啊!可是阅卷老师却过分看重这些辞藻的堆砌,误导和助长了学生作文华而不实、脱离生活’之风。

走笔至此,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追新逐后、数典忘袓的年代,本来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一个没有历史感和民族英雄的民族,是糟糕的民族。但是高考作文是考查学生背诵记忆的功夫,还是考査平时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方式和表达能力?

我们痛心地看到满分作文通篇追古却不溯今,最大限度地炫耀老调的知识,固守模式化的“拟古文体”。表面上,造成这一切的正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达成的默契和“同谋”,但在更深层面上,他们却都是被社会的“成功”渴望所威逼和胁迫,身不由己,别无选择。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通过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高考是完全脱胎于中学教学还是与中学教学脱钩?

追问我们的常规教学和高考选拔标准

陈红梅

世人畏高考如畏虎。高考三日,数张试卷。为了这三日和数张考卷,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竟准备了十几年。为了闯过这人生的重要关口,在临考的最后一年,老师殚精竭虑,诲人不倦;家长呕心沥血,无微不至;学生更是夜以继日,战战兢兢。书一本一本地买,试卷一张一张地做。从最.简单的识字音,辨字形,到最高深莫测的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学子们似乎要在这短短的一年甚至半年时间里,把学过的没学过的全都吃进脑子里。什么样的人有这样的智力和精力去翻书山跨题海?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在短时间里让学生成绩有质的飞跃,那还要这前面十年的辛苦学习干什么?或者说前面这十年,我们在干什么,非要学生拿健康和快乐作代价,在短时间里超负荷运转?

我们真得想一想,不是我们平时的教学出了问题,就是高考选拔的标准出了问题。我们应该反躬自省: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来安排日常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吗?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开展日常教学,又何必在高考将临之际惊慌失措,慌不择路呢?是我们的日常教学未实现目标,未完成计划,髙耗低效还是高考的选拔标准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计划各行其是,里外“两张皮”,以至于广大师生不能不在临考前的一年,拋开课本,一头扎进各种资料,花血本把知识补回来?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通过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高考是完全脱胎于中学教学还是与中学教学脱钩?将基础教育目标与高校选拔的标准统一起來,找到日常教学与高考的契合点。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高三到来之际如临大敌,手忙脚乱;才不会狀害健康,剥夺快乐;才能还读书学习的本来面目;才能让学生的继续深造水到渠成……

这样一路思考下来,也许我们可以更清醒更客观地认识高考:它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作为一种方式,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历史性,积聚了特定时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它的优势和缺陷。这需要我们在评价时,不要过于情绪化、表面化、简单化,而要学会综合地、多角度地看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能力,一种是创造能力。对于高考“状元”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无可置疑。但是创造能力呢?我看未必都比那些非“状元”甚至高考落榜生强。

理性地对待高考“状元”如何?

每年伴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高考“状元”也随之出炉,而围绕高考“状元”的新闻追踪、个人访谈、折桂经验,网络、电视、出书等媒体活动亦是层出不穷。与之相关的诸如“高考状元榜”“状元榜中榜”“状元最青睐的大学猜想”“状元语录”“状元书”“状元宴”甚至“状元”父母的家教传经等“高考状元秀”更是甚嚣尘上。尽管教育部早就明令不许披露、报道、炒作高考“状元”,但每年的七八月份,有关高考“状元”的种种话题还是塞满了人们的耳目。

媒体炒、作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大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当然也由此证明了人们对高考“&元”投入的热情之高。笔者以为,这种炒作其实是在作负面的引导。

说句实话,在高考分数的冗长队列里,第一名与第二名、第十名,甚至第一百名,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就像运动会上的金牌选手,很难说一个人比另一个人跑快那么零点零几秒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考那么一两分也体现不了什么。这纯粹是一个标志,如此而已。

正如一些教育专家所说,高考成绩只是一种参考,不要说考分相差一分,就是相差10分、100分都不能说明考生有本质的差异。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前些年招收了一批当年本二分数线都达不到的考生,按照传统标准,他们都是没人要的“差生”。然而,“差生”后来个个都不差。通过4年培养,这些人不仅拿到了学士学位,还有12名同学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一些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以前,他们都被老师认为是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上课不爱提问,有点懒散的学生观在,一个个都变得非常自信、独立,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很强。

高考“状元”唯一能表示的就是考试分数最高,并不能代表其他什么。

有一年,由于面试不合格,11名内地省市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笔者近日又在报上读到一条新闻: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洪堡大学招生院院长给申请者的信中写道广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进入学校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新生。

反观我们对待高考“状元”的态度,正如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说的那样:“高考成了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瓶口外一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连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去‘残酷’地培养一流的考生;瓶口内~~按照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去扩大招生、培养学生,反而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的学校所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