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说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在高中时,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学习刻苦,成绩非常好,所有人都认为她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但在2001年高考中,她只考了400多分,刚好上一所二批本科院校。而平时成绩稍比她差一点的几个同学,却考上了重点大学。为什么呢?据她本人回忆说,刚在考场上坐下,突然感觉头变大了,耳朵嗡嗡直响,眼前一片漆黑。监考说什么,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20分钟,她才开始渐渐平静下来。考分低也就不足为怪了。
再让我们看一下已见诸媒体的考生们的日记吧:一位考生写道:“考场如刑场,我怕……”济南一位即将参加髙考的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随着时光一天天消逝,我的恐惧感也在一天天强烈……”
一位考生还写道:“明天就要髙考,如果失败,我就XX。”这样一个缺乏自信的考生,这样一个在大考来临之际说“我怕”的考生,这样一个不敢面对挑战和失败的考生,如果他们能成功,那髙考(制度)就真的失败了。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人生大的考验会很多’高考只能算一个较大的考验,如果这样的考验都经受不住,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脆弱的,社会的负担也是肩负不起来的。况且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资源被这样的人占据,虽然不能说教育资源被浪费,也应该说资源未达到优化配置。
结论一:选拔同时意味着淘汰,这是高考的作用,也是社会的法则。心理承受力的缺失,让一部分考生在选拔中遭遇淘汰,是必然的。
高考的压力被家长们扩大
我一直庆幸我的家在农村,我的父母在农村,不在我身边。如果他们给我定下他们的目标,我怕我达不到;如果他们天天给我大补,我怕我吸收不了;如果考试时他们站在门外焦急地等我,我怕自己考不好辜负了他们。因为我的父母不在身边,这些顾虑完全不存在,我可以轻松、没有压力地去学习、考试和生活。
我的两次高考都是在同一座县城参加的。对于考前的盛况,我清楚地记得。在开考前,我要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学校(因为学校住房紧张,我们高三年级的一部分学生在外面租房子住)。远远地看见,考生家长们早已将校门围得水泄不通。进入考场的时间到了,我只好在他们中间费力地挤过,不断地听见那些家长们叮嘱自己的孩子“别紧张”。其实话说到这也就可以了,可是他们还是忍不住再加上一句“好好考”,“一定要考好”。考生在里面热火朝天地考试,家长们就在外面等着,他们也跟着着急呀。——北京地区的一位考生家长不是因为紧张而猝死了吗?考生在考试,家长们就在大街上静坐。请问:这种怪异的现象是高考本身先天的毛病,还是广大家长后天的毛病呢?究竟是高考在扭曲人,还是人们正在扭曲高考本身?平常,家长们不接不送,这些高中生不也是一样安全、准时地上学回家吗?难道因为今天是髙考的日子,家长们就开始担心或是怀疑:这些高中生能不能安全地过马路或者会不会在路上贪玩?能不能准时到达考场?除此之外,他们的在场弯无意义和作用。
结论二:外部压力经由家长施加给考生,高考的压力被家长们扩大。
高考,与素质教育接轨之路还有多远
冯潇萧
我的孩子是2005年高考的胜出者,但是我依然说我们是高考的受害者。因为在应试教育的狂潮巨流中,很难有更完整的自我和更个性化的行为。
我对现行高考的几点感叹:
首先是现行高考下的学习太遭罪!12年马拉松般的苦役,童年在补习班的轮转中喘息,青春在题海书山中挣扎。要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怎么怎么受宠,多么多么娇贵,谁都不否认,但是在高考这事上,我们的宠儿和娇娃们可是遭了大罪了。我们这个民族这是在干什么呢?世界通行的定理、公式难道在我们中国有什么不同吗?显然,我们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不正常的。不仅如此,这种疯狂玩命的学习行为导致的是痛恨厌恶学习的心理。多少考生考后把书本撕得粉碎,又踏在脚下。而这与现代社会生活崇尚快乐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心态和理念又是背道而驰的。
另一个感叹是现行髙考下的学习其技术层面的成分太大,尤其是语文。作为课时最多、最受重视的语文,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她了。我用“她”而不是用“它”做代词,是我觉得语文更像一位母亲。在我看来,本来应该是教人以见识、育人以心智、启人以灵性、示入以美好的母亲,却成了扼杀人的灵性泯灭人的才情,既死教条又不得要领,让众多的学子厌恶痛恨又奈何不得,被其折磨得焦头烂额的一个挺无赖又挺霸道的家伙。我们的语文教育已经走人了一个荒诞的境地。其他科类呢,相对来说好一些,但也更多地处于技术层面上。我们总是在做题,总是在训练。会解题还不行,还要求解题速度。我们的学生做题常常不是以千计而是以万计。但我要说,我们这样过于重视技能、技巧、技法的教育对人才培养只能是低层次的。我想,教育更是一门艺术。显然,我们的教育被高考弄得太褊狹了。我们的教育除了培养能手,能不能也为培养大师提供些可能呢?
再一个感叹是高考结果。不可否认,有很多杰、出的入才从高考中胜出。但是,现行高考游戏的成分还是很大的,考出来的不全是真才实学,尤其是语文成绩。在高考中,素养是相对的,一个有深厚语文功底的考生好像并不比一个一知半解的考生高几分,而游戏规则是绝对的,一个不懂规则的人肯定要一败涂地的。我们的髙考时常开这样的玩笑:我们比赛谁跑得快,而比赛的胜出者并不是跑得快的人而是适应游戏规则的入。而更多的悲哀也就由此产生:我们的更多努力不是研究跑而是研究规则。这样,我们教学中大规模的解题训练便有了更大的战场。其他科也都在施展着投机的本领,猜题’押题,模拟,唯恐不及。出题与被考者之间的较量一再地升级,而两者较量的平台却是搭建在游戏规则的默契之上的。
当然考完就万事大吉,背的是什么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哪怕考前昏天黑地,考完就忘。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的教育在人文园地几近荒芜的情况下,我们的科技园区却也并没有多少骄人的果实。那中国话我们的学生总该说得顶狐狐吧?不是。我有一个发现:我们国内产品的说明书的文字几乎都有毛病,这其中不乏非常知名的品牌。我时常是在看两遍三遍也弄不明白的情况下,就研究起原因来。哦,原来这句没宾语,这句动宾搭配不当,这几句又逻辑关系混乱……时常是几种错误纠缠在一起。我想,这接知名产品做这类重要的事情一定不会随便找一个人,很可能做这些的就是我们的大学生。那么我就想,一方而,我们对文法的训练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境地,高考中让考生改错的考题连科班教授都看不出来;一方面,又是这种忍俊不禁的文法错误处处可见。这不是开玩笑吗!
高考一定要改革,非改革不可。但高考还不能取消,起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取消。因为取消后的弊端会更大。也许有一天我们的高考会与世界理念及模式接轨,但在中间这一段时期,我们还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这就是高考与素质教育接轨的路。这条路不会遥不可及吧?
我以为,高考改革就是高考以教育为本,变教育围绕高考为高考围绕教育。而髙考改革首先就要从语文下手。下而更多地对语文提出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基础知识不要吹毛求疵,但而要广,题量不妨大些。考前也不必画范围,出大纲,就是撒网式考,考的就是素养,考生用不着大量做题,学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尽量不出选择题,让考生直接回答提问。因为选择题容易拿相近的答案来障眼,让考生被更多的东西分散注意力和脑力,也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在适应题路子上进行大量解题训练。
阅读理解是最让考生如履薄冰的地带,有种生死未卜的感觉。因为所谓的标准答案都是很想当然的、很自以为是的东西。对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我们不要总是力图让别人做一、二、三的机械回答。考生应该有弹性更大的回答空间,不可设绝对的“标准答案”。这一项的考试某种程度上也多余,难道不进行这一项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就不会看别人的文章了吗?
作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一项。作文应加大分值,以至达到一半的分值。作文的评判标准也要拉开档次,考生的分数不能都在43分~48分之间。作文的时间也不能只给那么一点。我们应该知道,四五十分钟,对一个题目要么考虑不透仓促写就,要么考虑成熟时间也到了。你让我们的考生怎么发挥潜力和施展才华呢?
出题不要被某几个人垄断,应该有专门的出题公司运作,每次高考后都对考题进行研讨。考题出笼之前,专门另有一套让汉语专业的教授及中学特级教师做一做,如果他们达不到90%的正确率就不要再拿来难为考生。
考题要规范,还要尽可能朴素,不绕弯子,不设陷阱,不似是而非,尽量不使考生在非考点上出错。出题原则、出题方式、考试时间,应该本着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思想。
无论哪一科的高考,能考出人的素养、能力、潜力、创新力,不用大量做题也能考好,不用耍小聪明投机也能考好,便是好的高考,成熟的高考。
权力应更多地下放给髙校,考生也应该有参加多次考试的机会。
今天,中国对人类在科技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与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并不相称。虽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能说与“学以应考、教以应考”的“应试教育”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