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考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中问题很多,改革难度也很大,不存在十全十美或两全其美的招考办法。1998年1月,在厦门大学举行的“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台湾与大陆学者皆感到大学招生考试是中国敎育改革的一个关节点,甚至认为如果谁能解决中国的大学招生考试中的一系列难题,应该得到教育的“诺贝尔奖”。
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一些人对高考的看法很类似于1966年人们对高考的看法。“文革”前夕,很多人确实觉得髙考应该废除一许多高中生在废除高考后也真正觉得相当喜悦轻快。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定思痛,人们终于觉悟,其实中国社会还是离不开高考。竞争性考试就是这么奇怪,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应试的弊端,当你身处其中时,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巴不得解脱出来,可是当你挣脱考试的锁链以后,往往会发现连同公平竞争的机会一同失去了。当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环境之后,你可能变得很怀念过去那么痛恨的考试制度了,“文革”前后“老三届”中学生对高考的看法转变便是这样。
总之,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教育及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和问题多数还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髙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不要以为只要废止了高考制度,许多教育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若不以考试这种具有刚性标准的办法来竞争,就很可能用权力、金钱或关系来竞争。那么,应试的弊端解决了,其他恶性竞争的问题却浮现了。因此,我认为,如果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氛围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即使“将髙考送进坟墓”,不久后也还得将它重新请出来。
痛苦的经验是难忘的,说是一种财富有点夸张。它婁然让我成长,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仍然会隐隐作痛,潜藏心中的伤痛也是很难抹去的。如果我不参加高考,我不上学,没有升学的压力,我会怎样呢?
伤痛的高考
葛付柳
我有两次高考的经历,第一年的落榜彻底改变了我。我在高三患上了那时不怎么流行的“考试综合征”,习惯性的腹泻,打针吃药都不好使。我是从乡镇初中考上县中的。那几年,我们市对髙考很是关注,每年都要炒作“状元”,报纸会将高考录取名单公布。我上高一、髙二的那两年,每年暑假看高考名单是我们的必修课。我爸看着报纸总要对我说:“一中(我的县中)的升学率那么高,木科已经80%多了。我家二子至少上个本科。”我自己的想法也是那样的,本科考不上就什么也不读了。
1998年7月26日一我二十周岁的生日。早上我们家査了分数,496竟然500都没到?真是太少了,我不敢想像下面会发生什么。当时脑子一子嗡了,开始琢磨:怎么会那么少呢?我都核对了好几遍答案了,至少也有500吧?我爸也开始怀疑这个结果了。他怀疑我上学没有认真学习,肯定在玩或者混时间。从那天开始,他就不停地数落我,在家唉声叹气。我也不行了,没脸出去见人。晚上也不看电视连续剧,他们看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窝在床上听收音机(那是我哥的),调来调去闷闷地消耗时间。等电视剧完了,他们睡了,我还在听着收音机。虽然什么也听不到,我就是不想睡觉,不愿去想那可怕的496。我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不停地问自己,总是没有答案。我不敢叹气,不敢说话,只有成日成夜的失眠。我想通过中央台的“电视散文”来平静自己,来整理自己的思路。但节目是很短的,只有十几二十分钟。
不能睡、不想吃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啊?老天对我怎么这么不公平呢?(那年我的同学都考得很好,年是个机会,语文、数学和英语卷很简单,那一届的就业也很好。)
我真的扛不住了,我爸开导我说广二子,考不上也没有什么的,我经历比你多,能过去的。你不要太自责,大不了我们复读,明年再考。”可是,一天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他突然跑到我的房间,跪在地上对叙说:“好老子,好老子,你是我的好老子,你杀了我吧!你还在看电视,我的好老子,我被你害杀咯哇!”我和我妈赶快把他扶起来送回房间,他唉声叹气了一夜。父亲怎么会这样呢?我宾的伤他那么深吗?我并没有哭,我一直在强忍着泪水。我开始怀疑我父亲的坚强,痛恨自己的不争气。还是我妈说了一句公道话:“二子从来都没有让你烦过神,就这次髙考差了点,你就这样!”我很感动,知&莫如母。我妈也知道高考落榜意味着什么,但她还是能够容忍我的失败的。
我父亲就不一样了,他一直在求好。他是家里最小的,7岁母亲去世时,他还不会穿衣服。他上学时的成绩一直优异,可惜我们家是富农,他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他目睹了我爷爷逢年过节扫巷子、被批斗的场面,他深恶村里的书记对我家的歧视和打压。为了出人头地,他由一个富农子弟成了村里的会计一村里的管家人。80年代末,他不满足于.自己的初中学历,自学考试参加农校培训,三年风里来雨里去,终于拿下了中专文凭。那时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我最希望他能出去学习,一来他不在家没人管得那么严,二来我可以和我母亲睡在一起,我怕冷。现在看来,我父亲确实是个有毅力的人。什么让他如此脆弱呢?还是那个高考。他承担了太多我们不能承受的东西。我的父亲很纯朴,他只有一个想法:不要再做泥腿子,走出农村。我有点怀疑,考试制度的严酷怎么能代替亲情的温柔呢?两千年前苏秦落拓回乡的一幕在我的眼前呈现,父母不齿的巨大伤痛是谁给予我们的?它让人夜不能寐,欲死不能!
我现在是那么不自信,患得患失,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想了一下:小学初中我都是优秀学生,我天真无邪,没有感到升学的压力。高中三年是我郁闷而模糊的三年。我是一个农村的小孩,到了城市后那种自卑和小心翼翼,让我沉默寡言。我髙中的班主任归纳了我失败的原因一一不自信。我是不自信,但我在高考前的烦躁和失常,他注意了吗?在我最需要关怀的时候,他没有帮我一把。1相反,他会因为我上课时的疲劳眯眼和两秒钟的盯视钢笔,点名质问我,让我离开教室。我佩服他对高考知识点的把握和讲授,但我不欣赏他板着面孔训斥学生的表情。他不知道在无声的高考备战中,我们需要的是关怀和心灵的呵护,而不是简单的排名和分数的提高。那时人生的目标和心态的平衡比什么都重要,临战前的焦虑和失常是无坚不摧的。
1999年高考,我上了大学中文系,不是我想要的卖语系。我忍受了。我开始想方设法调整自己。因为目标不明确,2000年暑假我又经受了恋爱失败的打击。我疲劳至极,无精打采,昏昏沉沉,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值得庆幸的是,人的肌体调节能力是无法想像的。也许是我的身心太疲惫了,我在大二上学期开始恢复,一觉睡到天亮后能有神清气爽的感觉,那些都是久违的感觉啊。后来我们开了“心理学基础”课,我弁始大量阅读有关书籍,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和自我调整。大学的剩余时间还是比较充实的,我顺利地考取了研究生。其间,上网聊天对、我帮助很大,我敞开心扉和他人分享我的喜怒哀乐。大家在不愉快的时候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那样对自己会好一些。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多运用一些积极的行动和语言去鼓励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痛苦的经验是难忘的,是一种财富有点夸张。它虽然让我成长,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仍然会隐隐作痛,潜藏心中的伤痛也是很难抹去的。如果我不参加高考,我不上学,没有升学的压力,我会怎样呢?我想成为一张白纸,但走出农村的愿望,父辈的寄托,让我无法回头。我只能走下去,而那不是我想要的。也许,正应了苏轼的那句话:“忧患识字始。”
我复读过,我有过两次高考经历,三年前我也经历了考前、考时、考后的紧张和压力。经历难忘,高考难忘。但高考真的像一些人高呼的那样恐怖、一无是处吗?高考是“罪恶”吗?我不以为然。
话说高考
姜继飞
我复读过,我有过两次高考经历,三年前我也经历了考前、考时、考后的紧张和压力。经历难忘,高考难忘。但高考真的像一些人高呼的那样恐怖、一无是处吗?高考是“罪恶”吗?我不以为然。
考生失利:心理承受力的缺失
高考是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选拔和入才。既然是选拔,就一定存在竞争,有竞争必然有压力。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接受国家选拔的考生必须要承受住压力。再说人才,什么是人才或者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个人以为,人才除了有较强的身体、文化素质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所以说,高考是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查。
下面,让我们看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