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管理日志
8184500000025

第25章 八月 真正给客户提供价值 (3)

在熟知商业游戏规则的李彦宏看来,对于投资人,确实没有比利益更好的东西能说服他们了,换言之,如果价格合适,百度随时都有可能被股东们出售。所以要想让自己亲手创建的百度继续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权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次融资时,徐勇与风险投资谈好的条件是100万美元,25%的股份,后来由于看好百度,风险投资将原始融资额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20万美元,按理而言,风险投资们的股份比例应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李彦宏的态度却非常坚定,比例坚决不变。

同样,在第二次融资中,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德丰杰联合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向刚成立9个月的百度投资了1 000万美元,其中德丰杰约占了总投资额的75%,成为百度的单一最大股东,但其仍然只拥有百度30%的股权,要知道一年前,120万美元资金就换到了25%的股份。

行动指南

创始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营公司,而不被风险投资所左右。

8月22日 公司有自身的生存规则

一家公司就是一个生命体,它应该和谁在一起,它应该如何去成长,它应该如何地看待自己,它应该如何突破自己,都有它自己的一个潜在的规则。作为公司的领导人,我们有些时候也必须要尊重这个规则。当然我们相信,有利就有弊,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百度只能选择符合当前生产环境和它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2006年1月,接受《华夏时报》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06年1月8日,户外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宣布,该公司已同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达成协议,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后者,这一交易的总价值为3.25亿美元。分众与聚众这对老冤家携手合并,企图分割更大的市场,这一举动引起社会关注,也让人心生疑问:百度会有和谷歌或者其他对手合作的意向吗?李彦宏的回答是:从内心上来说,我们一直坚持着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也不是没有面对过类似的诱惑,但是我们更愿意让中文搜索引擎真正地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行动指南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模式,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8月23日 让产业链更稳定、和谐

当你做到业界50%的市场份额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整个圈子如何才能合理发展。只有你的上游能够得到益处,下游也能够得到益处,你才可能发展好。如果老是想着如何赚上游的钱,如何占下游的便宜,就很难长远发展好。并非说是要建立以百度为核心的圈子,而是百度在一条生态链上;不是百度造就上下游,而是它们本身就存在。如果百度能为上下游找到合理的分配份额,就能让整个产业链更稳定,更和谐。

——2007年11月,接受本书作者采访

背景分析

在数字音乐问题上,李彦宏一直希望能够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产业链,能让唱片公司愿意把歌曲拿到互联网上进行推广。在唱片市场日渐式微的今天,无线增值业务才应该是数字音乐真正的希望所在。如果大家都要把互联网当做收益平台来做,市场会越来越小,这对产业链的任何一环都是不利的。如果把互联网当做推广平台,产业链可能越做越大,产业链上每一环都能够从中获益。这也是百度做音乐联盟的初衷。

行动指南

环环相扣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法则,这也正应了那句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8月24日 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产业链当中的每一环都应该各司其职,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百度是一个网络公司,是靠技术来挣钱的,就不应该做内容。负责做内容的,就应该获得做内容应该获得的收益。数字音乐靠什么来挣钱呢?应该靠无线增值业务,无线的收费非常成熟,也非常方便。从短信、彩信到彩铃,都做得非常成功。

国内的唱片公司也应该意识到,能够通过互联网捧红一些歌手,再通过无线升级赚到应该赚的钱。既让老百姓能够便利地获得想要的东西,也能给作者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再创作,这样的模式才真正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2008年11月,接受媒体采访

背景分析

李彦宏一直坚持百度只是一个搜索引擎,只能够提供搜索服务,并且告诉大家,用户要找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哪个位置,百度本身并不存储内容,更不提供音乐下载。产业里的每个成员都在探索真正成熟的赢利模式。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些小公司不停地控告百度,借百度进行炒作,这其实是产业当中的负面现象。

行动指南

在自己的环节上,做自己该做的,得自己应得的,就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8月25日 万变与不变

我觉得没有人是喜欢改变的,不幸的是百度所处的行业不断变化,所以百度所应用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去年我们在竞价排名上作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导致了一些客户的不理解。这是我们意料之外,但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好在竞价排名这种商业模式目前仍然是投资回报最好的推广方式,客户短期的不理解,我想很快会过去。

——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

背景分析

对于竞价排名推出以来所引起的争议与风波,李彦宏将其归类为对搜索产业以及竞价排名模式的不理解,这种不理解只会是暂时的,时间和广告主的业绩会说明一切。其实,即使是在竞价排名这样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型阶段,百度仍然保持了相对高速的成长,赢利的增长甚至达到了300%~500%的佳绩。客观来看,这样的成长性不单在很多行业中十分罕见,即使在互联网产业当中也难找到。数字证明,竞价排名是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

行动指南

再好的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8月26日 眼光放长远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指的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赚到更多的钱,而是能够在长期挣到更多的钱。作为一个搜索引擎来说,怎样才能长期挣到更多的钱呢?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如果用户来你这儿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下次还来;如果找不到,那他下次就到别人那儿找了。所以在百度的发展过程当中,从管理层到研究商业模式的部门到技术人员,都不断地互相提醒不要只看短期利益。首先得满足用户需求,才能获得客户。

——2008年2月13日,回答对浙江大学学生的提问

背景分析

竞价排名1998年最早出现在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商业模式。百度竞价排名,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企业在百度注册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后,企业就会被查找这些产品的客户找到。竞价排名按照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客户的访问数量计费,企业可以灵活控制网络推广投入,获得最大回报。直至现在,竞价排名依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商业模式,目前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在不断提升。在百度内部,每天都有一大批人在研究这个商业模式,研究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行动指南

眼光要放长远,不要困于蝇头小利。

8月29日 核心竞争力源自用户价值的提升

竞价排名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模式,它可以让商家很精确地定位客户。当你需要的时候,广告就出现在你面前。我觉得这是革命性的,也是非常有前途的,所以我们采用竞价排名的模式。但同时,我觉得赢利模式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重要,它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专利可以保护的。一个好的赢利模式出现,大家都可以去做。但其中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模式本身,而在于你能够吸引多少用户,你是不是真正地为用户提升了价值。

——2005年8月,接受《新快报》采访

背景分析

要在众多同类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整合所有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在运营流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并能带来巨大利润的独特能力。就网络企业而言,网站最核心、最有价值、最吸引人,最难被模仿,即使模仿后也难以超越的,就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并没有专门的专利能够保护企业独有的赢利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核心竞争力来保持企业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真正为客户提供价值,就变得非常重要。

行动指南

除了用户,谁说你好都没有用。套用一句俗语——用户好才是真的好。

8月30日 技术要符合市场需求才有生命力

中国市场显然没有被全面开发,也的确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尽管如此,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给百度带来了不少困难。要以这么小的营收状况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非常不容易。但是,百度也有自己的优势,百度目前已经处于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而百度自身也是一家非常专注于中文搜索的公司,这使得我们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更超前一些。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百度都能首先发现,首先满足。其实所谓的技术,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有生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其他一概是空话。

第一季度我们推出了国学、邮编、政府、教育和大学搜索。第二季度发布了百科和少儿搜索。百科上线一个月就成为最大的开放式中文百科平台。第三季度发布了空间、指数和法律搜索。第四季度我们发布了博客搜索、搜藏、杀毒频道。百度的主流产品在过去一年当中表现非常优异,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压倒性优势。

——2007年1月28日,在2006年百度年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IResearch 2006年12月的数据显示,百度网页搜索量占有接近70%的市场份额,其他几个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MP3 84%,图片70%,新闻60%。每天有1 000万网民会使用百度贴吧和知道。2006年,百度各种产品的搜索量累计增长超过100%。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年12月的数据,百度的用户到达率为80.79%。网页检索在过去一年当中,百度的索引量增加了175%,搜索浏览量增长了89%,服务器增加了72%,市场占有率增加了22%。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百度先后推出多种产品是分不开的。百度先后推出了国学、邮编、政府、教育和大学搜索、百科、少儿搜索等产品,产品非常丰富。这些产品的成功,与其说是百度技术的成功,不如说是这些产品符合了市场需求。

行动指南

先把基本功操练好,才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8月31日 1/3的收入投入到研发中

百度在很多产品及技术领域正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目前,百度每年基本都会将1/3的收入投入到公司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等体系中来。去年全年,百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是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增强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为百度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以便在当前信息高速膨胀和融合的背景下,针对用户不同的搜索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搜索产品和体验。

——2009年7月22日,在中英第二届互联网圆桌会议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尽管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百度对产品以及技术的研发却没有放缓脚步,反而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搜索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以2009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为例,百度研发开支费用同比增长66.7%,比2008年各季度均有所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研发人员总数有所增加。

李彦宏坚定地认为“技术创新将改变世界”,坚持每年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在李彦宏的主导下,百度的技术创新步伐从未停顿。从创办百度搜索,到推出百度知道、百科、图片、视频等一系列创新性搜索产品,再到“框计算”理念以及阿拉丁平台等产品的问世,百度前进的每一步都与技术形影不离。带动中国互联网走向世界的李彦宏,用百度的每一步成长和跨越,证明了自己对技术创新最赤诚的热爱。

华为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占营收的10%以上。国内外以技术为导向的优秀公司,大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这是技术导向型的商业模式的典型特征。

行动指南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缺乏投入是万万不能的。